上海医林名家辈出

民国时代,上海岐黄界主要分两大系统,一为丁甘仁体系,代表人物丁济民、秦伯未;二为谢利恒体系,代表人物 张赞臣、陈存仁。杂方医家在外。同时尚出现派别,影响较大的,如 恽铁樵、秦伯未、祝味菊、 陆渊雷派。恽、祝、陆提倡经方,属仲景先师学说信奉者,秦氏出自丁门,承接孟河衣钵,归时方派。老朽与其传人均有交往,了解一二,治学各具特色。虽然丁、谢、恽皆来于武进,却分道扬镳,独立春秋。从业务方面讲,时方占优势,经方家人数少,未执过牛耳,与沪地居民惧麻黄、附子,谈虎色变有一定关系。张赞臣创办杂志《医界春秋》、恽铁樵《铁樵月刊》、陆渊雷《中医新生命》阐述学术主张、介绍经验、传递信息、批评反对祖国医学言论、呼吁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家父同恽公铁樵友善,推称他的研医风度,故老朽亦攻读《药庵丛书》,染有恽氏振兴《伤寒论》见解。其弟子陆渊雷也是章太炎的门生,文医双茂,有中学作体、西医为用思想,曾采集大量日本汉医著述,写出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的今释,风行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