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灵活辨治谵语

《伤寒论》谓“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众皆周知,阳明高烧、大便燥结,易出现谵语,属白虎、大承气汤对象,然发汗多或重发汗之亡阳虚证,亦有谵语,且指出“脉短者死”。因此要结合其他灵活看待这一症状,绝不可以实邪论治。少阳处于表里之间,往来寒热为主,属小柴胡汤的适应证,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也开用此方,重点是在“呕”与“白苔”上,所以兼清外邪,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乃临床掌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