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磁滞回线及其决定因素
2.3.1 铁磁性体的磁化曲线
——表征磁性材料磁学性能的基本曲线
将铁等磁性体置于磁场中,若慢慢地增加磁化能(电流),则磁性体内的磁通量也会增加。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磁化曲线。由这种曲线可以了解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如图2-13所示,随着磁化能增加,磁通密度缓缓增加。从O点到A点,磁通密度的增加方式是极其缓慢的,在此区域表现出可逆的特征。接着,在从A到B的范围内,随着磁化能增加,磁场发生剧烈变化,其中伴随着不连续的磁畴壁移动,曲线出现锯齿状,如放大图所示,称此为巴克豪森效应。而后,从B到C的范围称为旋转磁化区域,在此区域中再次出现磁感应强度缓慢升高的阶段,接着到达磁饱和的C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39D0/164997809058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39.jpg?sign=1738867871-DMwbP9kKd03flHqQbH6YuqlXHHyt5Tkz-0-217ef135d17eb2a41927a59145779972)
所谓旋转磁化区域是指从易磁化轴(磁性体容易被磁化的方向)向着给定的磁场方向发生旋转的区域。而且,在此区域中表现出可逆的特性。图2-14表示不连续磁化区域的磁化曲线。从A到B的不连续磁化区域中,若使磁化能减少,会形成从K到L那样的小回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39D0/164997809058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40.jpg?sign=1738867871-QRpLmm4SozsFCIaEXpVsl4Q1TLqJ22QI-0-f5aee9df23dc3c48cf3c597a9de820fb)
下面再看图2-15,图中表示磁性体的磁滞回线,并对该磁滞回线进行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若从饱和点C缓缓地使磁化力减弱,则磁通密度从C变化到D。若进一步在负方向给予磁化力,则会经由E到达F。而后,若由此处再一次外加正的磁化,则会经由G、H向着I上升。进一步增加磁化力,则会到达最初的饱和点C。在此之后,依此往返,描画出CDEFGHIC大回线,称这种表示磁性体性质的曲线为磁滞回线,其所围的面积表征磁性体中消耗的热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39D0/16499780905899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41.jpg?sign=1738867871-jILnXjYaH6YxMZA1p9wDFmlctFmKv91F-0-3429d0e0db05c762e24af34571176999)
本节重点
(1)铁磁性体的磁化曲线。
(2)不连续磁化区域中的磁化曲线。
(3)磁性体的磁滞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