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中国传统健脊术
- 姜南
- 2字
- 2020-12-01 14:31:09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背景
本研究是基于当代社会“健康主题”的需要而提出的。“追求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自身的重视,针对“以人为本”和谐理念的社会反应。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这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健康模式,从而使人们对于维系健康以及影响健康因素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健康”是在生理、心理、自身行为以及社会外环境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而达到的动态平衡。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特别是步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人类生存的外环境、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时也对人们自身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这是一种与社会现代化相伴随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将超过全球所有疾病负担的70%,因体力缺乏每年将导致约200多万人死亡,世界许多国家大约有60%-85%的成年人体力活动没有达到有益于他们健康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明确指出:“久坐不动是导致疾病以及死亡的最终原因,是当今最不合理生活方式的重大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人们重视体力劳动,以改变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产生。体育运动是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以及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关键,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机体各器官组织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发生更多有益的变化。当今社会,体育领域与医学领域呈现内涵不断扩大的趋势,两者的结合能有效地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及健康促进运动的号召下,本研究提出了对“脊柱健康”的关注。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生命的脊梁、健康的保障。脊柱系统的失衡不仅会导致人体颈肩腰背的不适,还会造成机体其他器官组织的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脊柱学专家龙层花教授指出,脊椎病是多病之源,由脊椎病所引起的病症可达到76种,通过治脊疗法可为临床疑难病症开辟新的诊治途径。社会的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会给脊柱的健康带来重要的影响,如前面所提到的“久坐不动是导致疾病以及死亡的最终原因”,“长时间坐位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脊柱疾病的根本原因。长时间的坐位姿势会给脊柱带来静力性的损伤,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讲的“久坐伤肉”。在坐位姿势时,脊柱受力改变,腰曲减小或消失,同时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增大,脊柱解剖组织结构的改变会引起椎旁软组织、椎管、椎间孔、脊神经、椎动脉的病理性变化,导致一系列病症的出现。此外,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肌肉、筋膜紧张度增加,长时间的高张力高应力使得脊柱的平衡状态失调,导致疾患的产生。同时,精神的高度紧张、不良的心理状态造成心无所主,极易产生不协调的形体动作,在人不觉之下对脊柱造成损害。脊柱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90%以上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问题,超过一半的人都为各种各样的脊背疼痛问题所累。颈椎病、腰椎病已不再是中老年病的代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出现颈肩部和腰部的不适。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如何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自身抵抗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以及自我调整修复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脊柱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脊柱疾病治疗康复的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的重点,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如何获取和掌握维护脊柱健康的信息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脊柱相关学科的专家不能把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于脊柱疾病产生后的治疗和康复工作上,应重视脊柱疾病的预防,采用相关的途径消除有碍于脊柱健康的不良影响以及提高脊柱自身的防御能力。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随着民众对养生的重视和对健康的追求,如何使体育运动成为脊柱健康的守护者应成为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世纪先人就运用一些动作来预防和治疗脊柱疾病,这种名叫“导引”的运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防治脊柱疾病的主要途径。现代脊柱康复治疗学倡导运用体育锻炼进行健康保健、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体育运动已经成了脊柱防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肢体躯干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来增强脊柱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其抵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以及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具有非损伤性、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特点。欧洲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管理指导方针推荐运动疗法为脊柱疾病康复手段的首选。因此,医学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都在致力寻找最为科学、最有利于脊柱健康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在意识层面必须符合脊柱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实践层面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普及性。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枝奇葩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其对人体的特殊锻炼价值逐步被揭示并得到了详细的研究,成了有效的体育医疗项目。太极拳这种中华绵缓的健身运动项目区别于其他运动方式之处,会给习练者的身心带来更多有益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强调“意、气、形”相统一,并将其贯穿于运动的始终,是意识支配下呼吸与动作紧密配合的整体运动,体现了“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生命整体观;在意识方面强调精神意识在运动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意识指导动作,做到“意动形随”“以心行气”,把“用意”放在太极拳运动的首位。太极拳主张用意识调节呼吸,太极拳运动的呼吸方式源于导引术和吐纳术,是“以意引气、以气运身”的呼吸方式。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与在自然条件下的呼吸不同,前者是在意识控制下逐渐减少呼吸频率,加强呼吸深度的“深、长、细、缓、匀、柔”的腹式呼吸方式,并强调呼吸运动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以舒适为度,以自然为法”。太极拳对“形”有特殊的要求,正是这种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身形要求对脊柱健康有特殊的锻炼意义。太极拳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和解剖结构的螺旋式的运动,运动中以脊柱为中心不断地旋腰转膀、旋腰转髋带动旋膀转腕和旋腿转足,使人体周身上下完整一致,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实现“正、松、柔、缓、连、圆、合、整”的运动状态。太极拳运动“意、气、形”的整体锻炼原则以及特有的运动模式对脊柱健康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太极拳运动于理论层面在拳理、运动形式、动作要求上与脊柱相关理论具有一致性;在实践层面太极拳运动已成为大众健身最为常见的运动项目,为太极拳健脊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具有普遍性和可行性。此外,太极拳的理论技术体系已相当成熟,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因此,太极拳运动通过提高脊柱自身稳定性或及时矫正不利因素对脊柱影响的方式来维系脊柱系统的平衡、稳定、健康,将成为脊柱保健领域最为科学有效的功能体育项目。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尚未就太极拳对脊柱健康影响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对太极拳运动对脊柱健康特殊的促进作用进行全面的探讨和揭示,这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太极拳理论的梳理归纳提炼太极拳健脊要素,探讨这些太极拳健脊要素对脊柱系统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以期建立太极拳健脊理论体系,使太极拳这项中国传统运动更好地服务于脊柱健康,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二、理论支撑
通过对太极拳理论及脊柱理论的梳理,笔者发现两者无论在意识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有融通之处。其中,系统思维、生命整体观、阴阳平衡观、圆道运动观、天人相应观、气血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贯穿于太极拳理论与脊柱理论体系之中,为架构太极拳运动与脊柱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论支撑。本研究拟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以脊柱学、脊柱康复学、脊柱病因治疗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理论等理论学科为基础,针对太极拳对脊柱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通过提炼太极拳理论技术体系中有利于脊柱健康的因子,全面地解释太极拳健脊的特殊价值,为太极拳健身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因此,从理论上我们可做以下假设,为研究提供可能。
(1)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从理论上讲,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特殊的系统。所以,本书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即“太极拳健脊理论系统”。根据系统科学理论,这个系统有特定的组成要素及组织结构、系统特性、功能以及特殊的外部环境。本研究正是通过此系统内、系统间的复杂联系来揭示太极拳对脊柱的健康促进作用。
(2)在理论层面,太极拳对脊柱的健康促进作用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进行太极拳运动健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可行的,是可以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学习来提炼太极拳健脊要素,并以健脊要素为出发点来详细地分析太极拳对脊柱健康的影响的,进而初步建立太极拳健脊理论体系。
(3)在操作层面,太极拳运动作为脊柱保健和脊柱疾患的预防、治疗手段是科学的、有效的。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太极拳运动将成为脊柱保健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