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读国学·第二辑(套装共6册)
- 萧史
- 465字
- 2020-06-24 19:16:39
第二章
导读
本章引用《尚书》中的三句话来阐释“明明德”,说明“明德”是上天所赋、人之本有的美德,是必须要弘扬的。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4373C/1693802830470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7hapter-80.jpg?sign=1739310747-QqKF2Ez6DpiXSqqsiwXWMv3buvnqiMSL-0-b612be2f0bb8929f774d32fffe36ef2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夏禹画像
释义
《尚书·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尚书·大甲》说:“常常想起上天赋予的光明美德。”《尚书·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自己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故事
大禹治水
传说上古时期,洪水泛滥,各地百姓深受其苦。帝尧时,派大禹的父亲鲧(gǔn)去治水,鲧采用围堵的方法治水,不断筑堤堵水。结果由于方法不当,反而使洪水越来越大,鲧也因此被流放。
大禹后来接替父亲的职位,继续治水。他吸取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凿山开河疏通水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最终制服了洪水。其间,大禹处处为民先导,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历代人的称赞。大禹治理洪水,不仅使当时民众受益,而且泽及后代。因此,舜(shùn)把帝位传给了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4373C/1693802830470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7hapter-91.jpg?sign=1739310747-gp8mT4aebo8pUmK7xSlQ6TZYeP9f5yPh-0-aff0421d88d6c3b733451c465a870586)
清末《钦定书经图说·禹贡》一章中的《随山刊木图》,描绘大禹治水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