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未来之路:培养有梦想的孩子
- 赵昂 任国荣
- 10819字
- 2020-06-24 22:40:25
主动成长:超越焦虑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积累越发迅速,社会变迁沧海桑田。谈到未来的时候,人们往往深陷焦虑,这样的焦虑来自世界变化对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影响,也来自由此带来的对于教育的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将来的工作被机器人代替了怎么办?现在的孩子需要学点什么,才能保证在未来不失业?
年轻人层出不穷,使得不光是从事文娱体育类工作的人,就连工程师到了35岁也面临着被裁的风险,而职业生涯却有延长的趋势。那么,要让孩子发展什么能力,才能有更持久的职业生涯?
信息更新速度快,每个现代人都陷入了持续更新自己知识系统的焦虑。而这样的焦虑又直接传导到孩子身上:奥数、英语、兴趣特长班等。学点什么,才能不被别人落下?
……
之前,人们把进入职场的起跑线放在大学,这意味着,高考成绩考得好,进入名校选择了热门专业,就能有辉煌的未来。后来,人们一再地把起跑线向前推进,直到认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于是,教育的焦虑和发展的焦虑,就在一代父母身上彻底地实现了“合体”。
这样的焦虑,体现在课外辅导班的快速发展上。如果留意观察,大家会发现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小区附近,都有不止一所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培训机构,放学的时候,几乎每一所学校的门口都有培训机构在做招生宣传。这样的焦虑,体现在教育类书籍的出版上。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这一类书都卖得很好,行业内人士都知道,教材教辅以及少儿类书籍是出版行业的重要阵地,其市场份额会占到出版物的半壁江山;这样的焦虑,还体现在学区房的房价上,每个城市都有学区房,父母都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在北京,有些地方的学区房能够标价到二三十万元一平方米。
从人们平时的谈资看,从一些人的生活重心看,从有些人的事业目标看,不管你是否关注教育,都不可能忽略教育焦虑所带来的影响。人们焦虑于各种比较:考试成绩不好不行;才艺学少了也不行;孩子的同龄人都在学什么。人们焦虑于孩子的发展:哪些能力需要培养;如何应对未来变化;如何培养孩子,才能既符合个性发展,又能匹配社会要求。人们焦虑于家庭关系:如何维护健康的亲子关系;如何屏蔽祖辈的教育干扰;如何实现夫妻双方的教育观点一致;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家校合力。
这样的焦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未来发展,并从仅仅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回归到关注自身的成长上来,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焦虑,而主动学习、不断成长是超越焦虑的不二法宝。
摆脱这些焦虑,还是要先回到源头上来。
一、生涯主题中藏着焦虑的来源
教育的焦虑是父母的,是老师的,这样的焦虑与成年人的职业世界紧密相连。站在生涯发展的视角看,分析教育焦虑问题,必然要先分析成年人自己的焦虑。就像很多教育类书籍和课程中谈到的观点一样,只有教育者的成长才能带来孩子的成长。也只有认清了成年人的焦虑,才能处理好教育的焦虑。
如果像医学透视一样深入地剖析焦虑,可以发现成年人的焦虑分为三层,从外至内,最外一层是焦虑的表现,中间一层是焦虑的原因,最内一层是焦虑的源头。
前面我们说了焦虑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类原因。
第一类原因,是对于不确定性的焦虑。最近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和行业更迭,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企业寿命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职业生涯长度,有些创业企业甚至只能存活一两年。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都无法确定。不确定就不好准备,不好准备就会焦虑。这是第一类重要的原因。
第二类原因,是难以适应的无力感。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各种长短期迁徙成为家常便饭。换企业、换行业、换城市、频繁出差、创业……有的时候是主动为之,有的时候是被动接受。这样的转换,一定会经历一个适应期。在过去,可能一生也就经历一两次大的调整,而现在,一生中需要多次调整适应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了。每一次适应,都需要重新开始、重新学习、建立圈子、调整情绪和状态,这往往让人感到无力。
第三类原因,是担心被淘汰的恐惧感。从某种角度来看,被淘汰似乎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终将退出主流社会,交际的圈子也会越来越小。但是现在,我们被淘汰的频率增加了,时间提前了,跟不上新技术的迭代,甚至不熟悉一个网络热词,就会感觉被淘汰了。这样的恐惧感源于比较,和同事比、和朋友比、和同龄人比,乃至和各种媒体上触手可及的同行比。比较之后的焦虑,又直接延伸作用于教育。
现在我们透视最内一层,也是最核心的一层,焦虑的源头在哪里呢?走进人生的长河,我们会发现,焦虑是成长和发展的副产品,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然而,这些焦虑伴随着我们的生涯主题一直存在。这些重要的生涯主题,就是焦虑的源头。总结起来,有三类主要的生涯主题。
1.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
说到生涯,人们一定会与职业连接在一起:职业生涯,甚至好多人会把“职业生涯”等同于“生涯”。这虽然有些偏颇,但也确实反映了人们对于职业的重视。
确实如此。一般来说,一个人从二十多岁开始拥有工作者身份,到六十岁左右退休,大概要工作三四十年。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六十岁已经不再是以前“老人”的概念了,六七十岁依然在持续工作的人很常见。生涯越是发展得好,职业寿命就会越长,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这些老科学家依然在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从初出茅庐到走上神坛,直到去世的前一年,七十一岁的时候,还在演出。
工作者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个人可以从一份职业中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即挣钱养家,还可以凭借做出的成绩,从一份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可以说,工作者角色在生涯中至关重要。所以,如何让职业获得发展和成功,是生涯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以职业发展为主线,展开生涯画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主题场景:一个人在青少年阶段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为未来做准备;进入职场之后适应与调整,朝气蓬勃地发展;随着资历增加,职业能力持续提升,职业价值持续增加;随着经验的丰富和资源的积累,开始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程度地达到自我实现,带领团队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随着年龄增加,慢慢退出职业圈,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在这幅画卷中(如图1-1所示),发展的同时又充满着焦虑:青少年阶段有学习的焦虑,有与同伴比较的焦虑;初入职场时,有适应职场的焦虑;职业发展初期,有对于未来定位的焦虑,还有对于能力提升的焦虑,以及机会、资源积累的焦虑;职业发展中期,除了能力提升的发展焦虑之外,还有被淘汰的焦虑,如何突破人生瓶颈,实现更大自我价值的焦虑;在即将退出职业生涯的时候,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焦虑,有自我意义追寻的焦虑。
图1-1 生涯发展时间线
可以说,正是因为一直在追求发展,所以焦虑不断产生。而这些焦虑,又都因为出现了“父母”“老师”这样的教育者角色,而传递给孩子。
有一位父亲,因为工作中的竞争压力大,经常加班,一直没有时间陪孩子出去玩。好不容易到了暑假,在孩子的一再请求下,终于挤出来时间陪孩子玩。可是在游乐场,这位父亲的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手机,一会儿查阅邮件,一会儿在微信群里沟通,一会儿打电话和客户交流。到了午饭时间,孩子不想走,有些哭闹。结果,孩子的哭闹和父亲的焦虑碰到了一起,父亲的情绪被点燃了,大发雷霆。
大家对这样的场景可能并不陌生,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看到父母、老师声色俱厉地训斥孩子,除了孩子可能真的是犯了错误之外,其中,也一定有教育者自己的情绪在其中。
有一位作家,在成为母亲之前非常自信,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大城市买房买车,实现了财务自由。可是,自从有了孩子,就开始关注教育,读书、听课、参加网络社群。自从加入一些父母社群,焦虑也就来了:原来幼儿园的孩子都可以用英语实现与外教的自由交流,原来上一个顶级的国际幼儿园一年学费需要三十万,原来别人家的孩子不到六岁就能在国际大赛上获奖……这样的焦虑印证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上,这位母亲变得焦虑: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起点,才能让他实现阶层跨越。
大家对这样的焦虑可能也非常熟悉,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有的父母不惜夫妻两地分居,有的父母不惜举家搬迁;有的父母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全职陪伴。
所有这些焦虑,都指向未来,指向发展。
2.角色意识与生涯平衡
生涯一词的内涵丰富广泛,从角色的维度来看,职业生涯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工作者的角色之外,人们还拥有其他丰富的角色,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这些角色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比如,作为家人,开始的时候,人们是儿子、女儿,后来成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成人之前,是被抚养者、学习者,后来就可以独立成为工作者,也会发展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拥有了同学之外的角色,有同事、朋友、老乡、同行。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有些人会把自己定义为成长者,有些人会说自己是终身学习者,还有人把自己的时间分配出来,做休闲者,有人又是某些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即便是工作者本身,有人也会进行区分,如管理者、协调者、领导者、执行者等。如图1-2所示。
图1-2 生涯角色变化示意图
角色的划分,首先来自角色意识。我们每天要做很多事,一个职场人早晨起床后,可能要先去送孩子上学,此时就是父母的角色。然后接了个客户的电话,这时工作中的服务者角色出现。赶到公司做汇报,一起商讨方案的修改,可能是协调者和组织者。然后是部门开会,安排具体实施,此时是领导者。中午老同学出差,一起小聚,同学身份出现。下午工作一段时间,去健身房运动,可能是运动爱好者,也可能是休闲者。晚上或陪客户,或加班,或陪家人,或看场电影,或泡吧……就又会出现更多不同的角色。
然而,很多人只是被动地安排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角色。
有些父母每天接送孩子,辅导功课,帮孩子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辛辛苦苦,却从没有认真想过作为父母的角色。有人会很诧异——怎么可能?每天被孩子叫“爸爸”“妈妈”,怎么能没有父母的角色意识呢?
我们来看,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母亲)?这样的父亲(母亲)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此,我还要做些什么调整?这个阶段的父亲(母亲)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下个阶段会有什么改变?只有主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才会意识到进入了“角色”。
连特别熟悉的父母角色,我们思考得都不多,更何况其他的角色呢?我们每天读书,却不知这样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出去游玩,也仅仅是“到此一游”,不知道怎样才能玩得更有趣。我们和别人维护关系,可每次的约会又都非常随意。我们拥有了很多角色,每天也在做着很多不同角色的事情,却从没有想过“角色意识”。
缺乏角色意识,我们就会缺乏生涯的主动性,缺乏角色意识,我们的生活就会经常陷入被动而不知所措。
对于很多人来说,平衡是一个让人为难的话题,特别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处理好工作之外,还需要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维护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还要抽时间自我充电,学习成长。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是平衡问题带来的最直接的焦虑。
角色与平衡的问题,也出现在我们整个生涯的很多节点,对孩子也一样是挑战:如何处理好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如何安排好每门功课的学习。而一个忙碌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也都会在明确角色意识之后,分阶段地找到角色重点,将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源有重点地投入到不同角色中,从而实现生涯平衡,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从容。
3.愿景使命与自我实现
生涯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主动意识,而不同于自然而然的生命发生,也不同于按部就班的生活日常。除了一般的职业发展和角色意识,有些人会经常思考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哲学问题。
有些问题看似如柴米油盐、无关痛痒,其实却是困扰年轻人的“重大问题”。有位物理老师分享过一个学生的问题,这个孩子问他:“老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把老师也问住了,该如何回答呢?
为什么要学习?我到底要去往哪里?如何更大地实现我的价值?类似的问题在年轻学生中间并不少见。可见,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并不是遥不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然,这也是个体生涯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与哲学思考有所不同,生涯视角对于愿景和目标的研究更倾向现实层面的落实。比如从一个人过往的经历中梳理出所看重的价值观,探索出有热情的领域或者有天赋的专业,进而找到一个人的职业目标。那么,人生的意义就会在职业发展中实现。
一个人不断追寻自己的价值,就会挖掘出个人与世界的连接,寻找让自己充满动力的目标。比如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发展为带领团队一起前行。从满足一个人的短期目标,发展为更大的愿景。
耶鲁大学毕业的村官秦玥飞就是一个例子。秦玥飞是别人眼里的“高才生”,考入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大学期间,他完成了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专业的学习。在很多人看来,秦玥飞会走上一条穿西装、拿高薪的职业金领之路。然而毕业之后,秦玥飞报名村官,坐着绿皮车,扎根湖南农村,一干就是近十年。期间,多次拒绝提拔和各种回到大城市的机会。他说:“我的价值在农村,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走,还要继续。”
很多人不理解秦玥飞,其实只是用所谓的“大众价值观”来衡量一个有自己主见的追求罢了。愿景和使命,每个人都可以不同,但只有让自己充满热情的愿景,才能帮助一个人自我实现。而这样的愿景,一定是从小开始,在一个个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的。
意义是人们建构出来的,我们给一些目标赋予了意义,那就是梦想。当我们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有价值,自己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也就会体验到自我实现。
意义感所创造出来的目标、梦想、愿景、使命,成年人有,孩子也有。作为父母和老师,不仅要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和目标,还要培养他们建构自己梦想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会伴随终身。
人生的课题有很多,而且因人而异。从生涯的视角看,职业发展与成功,角色意识与生涯平衡,愿景与自我实现,可能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如果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生涯主题,我们就会感到成功和幸福,但如果缺乏相应的生涯意识和生涯能力,处理不好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就会感到焦虑。而且,即便在青少年阶段,这些问题依然有所对应,非常重要。
生涯教育,不仅是让孩子注意到这些方面,还在于培养孩子的生涯意识,训练他们的生涯能力。了解了这些生涯主题,我们就会安心。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当下阶段生涯发展的任务,做好当下的事情,这样,孩子们才能赢得未来,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美好。
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挑战
具体到青少年阶段,在这个生涯时期,孩子们又会面临一些非常现实的挑战。
1.缺乏动力
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是让很多老师和父母都很头疼的问题。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又不爱学习。智商没问题,动力不足,对什么事都无所谓,苦口婆心说不动,打骂不起作用。父母都愁坏了,这是不是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娇生惯养的结果呢?以前人们总是力争上游,勤勉努力,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学习了呢?是兴趣的问题吗?可是孩子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啊,任凭怎么哄,都没有动力。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身上。他们学习成绩好,但是状态并不好。这一点,父母是最清楚的,他们知道孩子只是得过且过地应付当下,眼睛无光,说话无力,行动没神。“好歹是在学习”,这是孩子和父母及老师们之间达成的默契。一旦出现更大的危机和压力,这样勉强维持的状况难以坚持的时候,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大问题。比如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考试出现闪失,成绩大幅下滑,此时,这些平时只是应付学习的孩子就会因为动力不足而放弃努力。
缺乏动力是因为缺乏远大的目标。如果去问孩子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基本上都是,我要做……职业,我要考进……大学。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梦想充其量也就是一种门槛,翻过去,梦想也就实现了。这与梦想的真实内涵大相径庭。考上某所大学是路径,做某种职业也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然后呢?希望实现些什么?缺乏对于未来的具体期待,梦想也就只是空洞的想法,自然起不到对人的激励作用。现在的经济条件普遍有了很大改善,但这不应成为没有目标的借口。贫困的时候,人们为了生存而动力十足,那么现在呢?有了更为丰盛的物质条件,底层需求被满足了,就要追寻更高层级的需求。是时候建构梦想,树立目标了。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国产动画长片,其导演饺子的生涯发展,也充满了传奇。《哪吒之魔童降世》投入巨大,动用了国内动画产业近半数的力量,整个电影的视觉效果用了20个外包团队、近1600名工作人员,反复修改,才勉强赶上档期,因为经费有限,饺子一个人要承担多个角色,制作过程中都不敢生病,个中滋味一言难尽。是什么原因,让饺子能够这么勤奋,精益求精呢?
好多人不知道的是,饺子并非“科班出身”,他大学学医,大三爱上动画软件,于是决定转行。在众多反对声中,因为父母的支持,他开始了艰苦的寻梦之旅。有一段时间,都是靠着母亲每个月给的一千元退休金过日子。即便如此,他视导演李安和周星驰为自己的“精神盟友”,从不放弃梦想。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为动画而生,这是他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正是因为持续地努力,饺子才做出了被誉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的《打,打个大西瓜》,以及十年之后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幸运绝非偶然,正是梦想的强大动力,支撑着饺子持续努力,树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从“学习动画”,到制作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再到“国漫崛起”。
动力,因远大的目标而生。
2.缺乏自信
比缺乏动力更让人痛心的,是有些孩子缺乏自信。或许是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可能是某件事的触发,也或许是自己的独特性没有被父母与老师看到,也或许是环境封闭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有天生的因素存在。有些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就是自我效能低,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便获得了成绩,也不会内在归因。有些人会以为这是谦虚,其实,谦虚和缺乏自信的区别在于:如果是谦虚,会看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继续努力;而如果是缺乏自信,会因此束缚了自己,不敢继续行动。
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评价低,本质上是对美好事物的不相信,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也不认为未来的期待可以实现,其实也就是对梦想没有信心。相信梦想,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虽然现在总能听到大家谈“梦想”,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梦想呢?很多人会认为梦想等同于空想、幻想,于是就羞于谈梦想,会把梦想和不靠谱挂钩,认为那是随便说说的对欲望的表达。比如有人说,我有个梦想,买一个小岛做岛主。你再问他,为此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如果想都没想,那就只是一时的热情和幻想而已。
如果一个人拥有对于梦想的正解,就会把每一个特别期待的事情当作梦想,会知道梦想无关大小,无关远近,哪怕小到去广场上跳一支舞,近到今天可以自主地完成一篇作文,这都是梦想。神奇的是,当一个人用这种怀着梦想的状态开始生活的时候,就会信心满满。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里创造梦想,实践梦想,有时候还会实现梦想。对他们来说,实践梦想的过程,就是在为自己活,为自己的使命活。一个个小梦想实现了,信心也就来了,因为相信梦想,所以自信。
《别与自己擦肩而过》就是一本由一个最初完全没有自信的人所写的书。作者保罗·波茨在这本书里写的是自己的故事,他是一个在别人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人,一口烂牙、身材矮胖、个性木讷,36岁的时候还在做着枯燥的手机推销工作。他也曾身患肿瘤,锁骨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然而,幸运的是,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保罗16岁爱上歌剧,梦想是走向梦寐以求的舞台,自费学习,负债累累。
在梦想的激励下,保罗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自己的怯懦,最终走上了选秀舞台并一鸣惊人,获得了全场喝彩。保罗的结局令人羡慕:成为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的首届冠军,获得了10万英镑的奖金,获得了为女王献唱的资格,开启全球选秀的疯狂热潮,成为草根逆袭的标志。
这个励志故事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其实是一个重要细节:为什么一个如此没有自信的人,敢报名参加选秀,其实,在报名的过程中,保罗也是一直在纠结。但是不断犹豫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励自己,最终,选择了尝试。这么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因为对舞台心怀梦想,于是选择了勇敢。对梦想的信心,让他在持续努力和探索自己的过程中充满自信。
自信,源于对梦想的信心。
3.缺乏方法
还有一类孩子,学习非常努力,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不管是考上某所大学,还是实现自己的逆袭,不管这些梦想是否需要继续调整,至少,他们非常有动力,也十分勤奋。然而,他们总会付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间久了,他们的自我效能也会因此而降低。
有些老师看得很明白:他们缺乏学习方法。但是,如果等着老师一个一个去指导,那会出现一种新的被动:这个孩子指导了,那个孩子没注意到怎么办?这一科指导了,另外一科怎么办?这学期指导了,下学期换老师了怎么办?这不仅是方法问题,还有一个主动性的问题。主动寻找方法,主动连接资源,主动调整自己。而所有这些主动,都是在实践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着重提升的能力。
梦想能唤醒一个人的动力系统,同样,在实践梦想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变的规律:任何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需要探索具体的方法,比如,向前辈请教,收集信息,比如,连接资源,找到方法,再比如,利用支持系统,彼此进行鼓励和监督。这些都是梦想实践过程中的通用策略和思路。从这个视角来看,一个拥有梦想的孩子,一个有实践梦想经验的孩子,一定会自己主动寻求方法,持续调整,在一个具体的梦想中提升自己实践梦想的能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英国,有一所名为“国王之土”的学校,名字高贵响亮,却是一所处于经济贫困地区的弱势学校。学校资源少,没钱建教室。但是,在学生的讨论中,却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想法:要一架飞机做教室。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变得越来越真实。成为定案之后,同学们分工合作:高年级的同学负责向政府申请,中年级的同学负责买飞机,低年级的同学找设计师来进行设计。最终,这个想法实现了。教室建成,取名为“国王的翅膀”,供全校学生来上地理课。从那以后,地理课成了最受欢迎的课程。
一件成年人不敢想的事情,一群孩子却做到了。这不仅是源于一个看似荒诞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为梦想所做的努力。当我们拒绝梦想的时候,我们是在封印自己的天赋。只有当我们相信梦想,才会提升能力,才会创造方法,也才能打开自己。有很多人抱怨自己能力不足、天赋不够,其实,又有谁是天生的成功者呢?唯有那些心怀梦想的人,在持续践行的过程中,主动寻求资源,主动提升自己,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后,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茱莉亚·罗伯茨说:“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翅膀的,一种是没有翅膀的。”梦想,不是目的地,是每个人的那双翅膀。
能力,因实践梦想而产生。
三、生涯教育是照亮未来的一盏灯
1.生涯教育与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场景、生涯挑战,以及训练和提升自己的机会,与成年之后进入职场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在教育中树立孩子的生涯意识,早早地了解了不同生涯阶段的发展状况和策略,孩子就像是拿到了一张人生的地图,伴随着成长,把握规划的主动性。一个人在进入职场,甚至是进入大学之前,越早了解未来的发展情况,就可以越早有意识地开始各种准备。这样的准备,不是早早地练习各种职业能力,而是一种生涯意识的准备。
一个有生涯意识的孩子,会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进行信息收集,会连接榜样人物,会早早地开始主动学习。进入大学之后,又会主动拓展视野,进行相关实践。进入职场之后,就会主动争取机会,主动创造挑战,主动适应环境……以上这些需要在生涯教育中,让孩子们知道未来的生涯发展是什么样子的,让孩子们进行有意识的准备,而且,不只是一次“教育”而已,要在不同阶段,以多种方式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涯阶段有认知。
对于孩子来说,开阔视野和格局,不只是看到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还要建立自己的系统。这里有知识系统,也有认知系统。对于职业发展的认知,是认知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树立关于未来的目标,甚至改变将来做事的方式。
2.生涯教育帮助受教育者丰富生涯视角
生涯教育并不复杂,如果用一句话来说,生涯教育就是以生涯视角开展教育工作。那么,什么是生涯视角呢?我们前面谈到了三类重要的生涯主题: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角色意识与生涯平衡,愿景使命与自我实现。当我们运用生涯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并在其中寻求解决方法的时候,使用的就是生涯视角。
生涯本是一个有主动意识的生命过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对生涯有不同的理解。生涯视角就是基于对生涯理解基础之上的智慧表达。所以,生涯视角其实是我们对人生中出现的种种重大生涯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思路,甚至对于这些问题的分类,本身也是在运用生涯视角。
现实中,我们周围有很多方便易得的资源,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缩短了空间的距离,AI、AR等新技术的使用让资源的获得变得更加便利,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出版物、网络课程、视频资料、社交平台获取资源。但是,职业获得持续发展这件事却不是通过简单的信息收集和技能学习就可以获得的。拥有了职业价值交换的生涯视角,一个人就会审视自己的价值与职位的匹配。拥有了生涯发展阶段的生涯视角,一个人就会合理规划如何为下一步的前进做必要的准备。
可以说,生涯教育就是帮助孩子丰富看待现实中各类问题的视角,进而可以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游刃有余、坦然处之。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增大,开始有了畏难情绪,不愿考试,变得很焦虑。这样的焦虑也影响了父母,有一次晚上11点了,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妈妈索性带着女儿出去散步,讲故事,聊生活。孩子忽然问妈妈:“你认为女儿是合格的女儿吗?你认为我除了是女儿,还是什么呢?”
轮到这个妈妈困惑了:“是啊,除了是女儿,还是做不完作业的学生,还有吗?”这个妈妈很智慧,她问女儿:“你认为,除了是女儿,是学生,你还可以是什么呢?”
孩子回答:“我还希望自己是个海豚,我可以救人。我还希望自己是达·芬奇,我想和他一样,拥有坚持不懈的品质,我想和他画得一样好,去追求那样美的艺术气质。”
孩子的回答震惊了妈妈,从孩子嘴里冒出这些想法的时候,作为父母,你会怎么看,怎么做?你是会觉得挺好,敷衍地夸奖一下?还是会觉得她在胡思乱想,要想办法引导她好好学习?
其实,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和做出这样的回答,说明孩子对自己有所期待,在建构一个理想的自己。作为父母,不仅要保护,而且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把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做连接。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孩子思考。
想做海豚,是想成为一个助人者。那么,助人者都会做些什么?
助人者需要具备哪些助人的能力呢?
你想在哪些地方和海豚具备一样的特点呢?
你希望自己是达·芬奇,是想成为一个艺术家。那么,你想拥有达·芬奇的什么特质?
如何才能练出这样的特质呢?
带着这些特质,你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既是妈妈的女儿,又是一个学生,还是海豚和达·芬奇,你会怎么做?
这些问题慢慢问,认真听,就是在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