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和俾斯麦的关系出现裂痕

我还是王子时,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海因里希·冯·阿亨巴赫手下工作,他是勃兰登堡省省长,我向他学习如何治理内部事务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经验,这些对我后来的工作很有帮助。海因里希·冯·阿亨巴赫极富感染力的言辞激励了我,在那段人生经历中我对国内的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对司法管理依然不感兴趣。后来,我整天忙着完善国内的基础设施,譬如建造运河、铺设高速公路、改善林业及各种交通设施、修缮住宅、在农业上引进大型机器及农业的合作发展等,尤其是兴修水利和铺设铁路网,因此我忽略了东德的领土问题。

王子时期的威廉二世(站立者)与家人

继任皇位后,我和内阁大臣们讨论过这些问题。为了激励他们,我允许他们在各自管辖的领域实行自治,但结果证明只要俾斯麦依然掌握着大权,他们就不可能实施自治,因为俾斯麦在任何事情上都独揽大权,压制了大家独立工作的能力。不久,内阁大臣们再次完全臣服在俾斯麦的铁腕下。对于“年轻君主”或“创新”的想法,只要俾斯麦不赞同,他们就不可能支持。

换句话说,内阁成了俾斯麦手中的工具,完全按照他的意志行事。这种情况很普遍,因为俾斯麦功勋卓著,他为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在政治方面赢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所以内阁大臣们心甘情愿臣服他,任由他实行一人专制。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我经常得到的回复是:“俾斯麦不想这样,我们没法使他同意这样做;威廉大帝不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不符合传统……”我渐渐地明白了,在现实中我没有自己的国务内阁,内阁大臣已经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俾斯麦的属下。

俾斯麦执政期间,内阁成员对我的态度可以从更新《反社会党人法》一事中看出。这项法律是俾斯麦为了与社会主义斗争社会主义斗争指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社会主义在德意志帝国蓬勃发展,俾斯麦对此深感不安,因此颁布了《反社会党人法》,试图通过法律限制社会民主党传播社会民主原则、镇压工人运动。——译者注提出的政治措施。为了修正这部法律,其中的一段话应该被删掉,但俾斯麦反对这样做。我和他的观点完全不同,于是我召开了御前会议。俾斯麦在接待室和我的副官谈话,他说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名佩戴腰刀的官员,他必须依靠军队,领导他们来和社会民主党斗争,以防社会民主党革命。他还说我应该给他自由,这样才能使德意志帝国永远恢复平静。在御前会议上,俾斯麦依然坚持他的观点。当问及内阁大臣们的观点时,他们表现得都很冷淡。投票结果是大家都反对我。

这次投票结果再次提醒了我俾斯麦对内阁的绝对统治权。对此,我非常不满。我将这件事告诉弗里德里希·冯·卢卡努斯,他听后非常震惊。后来,弗里德里希·冯·卢卡努斯专门找了一些大臣询问他们的态度,他们明确告诉他自己不敢反对俾斯麦,并宣称任何人都不会期望他们投票反对俾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