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人归来应不识,二

  • 请君见戮
  • 拣墨
  • 2295字
  • 2025-02-04 02:01:19

常嫀同易原禹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两个人却还挂心着今日遇到鬼气浓郁的翟耐玦。

常嫀端在临仙案旁,倒了两杯茶,一杯推到易原禹面前,问道:“不如,我去看看?我先前试探他,他却那般冷静,不像是不知情。”

易原禹看了看腰间的玉佩,想起了翟耐玦腰间的玉佩,道:“他是皇族,如果他真的豢养了鬼,很有可能整个燕越豢养恶鬼的皇族大有人在。曜罹认为,此时不宜打草惊蛇。”

常嫀轻笑道:“我们又不是来捉鬼的。”她抬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道,“况且,鬼也分善恶。像江湖中流传甚广的四大传说,长渊无忌鬼无影就是凶鬼,他杀人全凭心性。断崖回鞭秦执却四处行医,救济苍生。”

“从前我听娘说过依遥宫,神宫听竹住在那里,她也是鬼吗?她是善是恶?”

常嫀摇了摇头,“或许神宫听竹不是鬼,有传言说她是神。至于传说那四人中的拨盘画梦,世人对他知之甚少,只传闻他有一星盘,可为人画梦,不留遗憾而去。”

常嫀与易原禹对望一眼,又徐徐道,“你要记住,人死后执念不消,需得杀人剥皮才能为鬼,但是,尽管他披上了人皮,也不会有影子。”

“那他们岂不是无处遁身?”

常嫀又笑了一声,道:“那倒也不是,有的鬼是可以有影子的,他们可以用披着的人皮来印。”

易原禹深思着,眼中有一丝的担心,他又问道:“如何印?”

“那得看他想怎么印了,许多鬼长久忽略自己的影子,印出来的影子往往有差错。”

……

这夜,房上瓦动,易原禹睁开了眼睛,跟了上去。月色中,一人身形颀长,背对着他,他的黑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看背影该是位一身傲骨的翩翩儿郎。

“早日离开紫谣城,这只是一个警告。”那黑衣少年并不曾转身,说完便离开了。易原禹不觉得有追的必要。

回到客栈,常嫀坐在他房中,微微撑着头,察觉到他回来,轻轻拔下了头上桂琼玉的凰尾簪,拇指摩挲着上面的纹路,道:“城中有异动。”

“师父的意思是?”

常嫀的目光从桂琼玉的凰尾簪上挪开,看向易原禹的眼睛,“是走是留,你来决定。”

易原禹没有答话,常嫀道:“其实离开紫谣林就是为了让你步入这红尘,体验这世事,这些年很抱歉,让你一直没有机会过这普通人的生活。”

易原禹微微皱了下眉头,很快舒展开来,道:“师父,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的,如果不是师父,我就连今日站在这里也不可能了。”

常嫀的凰尾簪在指尖转了转,又回到她掌心,她屈指将其握于掌心。“那…你…”

“陛下于我有恩,若是城中有难,自当解围。爹生前有训:忠君报国,肝脑涂地。”

易原禹又想起翟孟涵来,他慈爱的目光,还曾说要像易阖一样对他好。翟孟涵对易原禹也确实视若己出,甚至让有的皇子生妒。

常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点头道:“好。”

易原禹又想起易阖说的话:忠明君,保家国,本就是我们大丈夫的责任,肝脑涂地亦将不辞,不怨。

只是,爹,没有爹娘在身边,原禹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承启十二年,陛下指尚书令之女月曦云为太子妃,城中人尽皆知月曦云天生丽质,世家女公子陌上绝尘有三,皆是令人见之难忘的绝妙女子,而这月曦云就是其中之一。

若说陌上绝尘,苏太傅苏颐家小女苏茴位其一,评者以紫谣花来喻她。丞相凉灏家小女凉姣苓位其次,评者以红梅做拟。尚书令月笙家月曦云位其三,评者言此女子为遥遥一朵静心莲。

月曦云被指为太子妃,本该是佳话,但太子翟耐玦却心有不平。太子与凉姣苓暗生情愫,私下定情,翟耐玦更是许诺要娶凉姣苓为正妻,却不料翟孟涵赐婚来得突然。

闹腾一阵,尚书府面子上不好看,翟孟寒也撑不住脸,最后将凉姣苓迎娶为侧妃,毕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月曦云是太子妃还是不能改的。

微暗的天空,微弱的日光透过厚厚的云层被抹去了耀眼的光芒,懒懒散散的勉强照亮这个世界。

曲折悠长的水上回廊,刚刚破土而出的尖尖荷叶,风过无声,人来无息。月曦云和丫鬟乐瑶在幽静的回廊上散步,四周空气都凝结着。

月曦云停下了脚步,在亭中坐下,看着那一群欢快的鱼儿,目光随着鱼儿摆尾而去。不知看了几时,那鱼儿窜入水中,不见了踪影。月曦云缓缓抬了眼眸,只见那对面亭中一紫袍公子正看着她,她恍然间心惊肉跳,收回了目光,十分不自然地转身端坐。

乐瑶见了月曦云的反应,伸头去看,也看见了那紫袍男子,她便换了个位置挡住月曦云。

“乐瑶,今日我们就先回府吧。”

乐瑶同着月曦云走了一会儿,听到踏步之声愈来愈清晰,月曦云却不回头,乐瑶回头一看正是方才看月曦云看得出神的男子。

“且慢。”男子气喘,不曾说出下句话来。

月曦云转过身来,问道“公子有何贵干?”

但见这公子羸弱得很,像是一张薄薄的纸,这会儿跑得累了,气喘得紧。但他的眉眼生得温和,一双含情目秋波荡漾。

他先是做了个揖,月曦云作揖回礼。随后他展开笑颜,道“鄙人今日连心湖赏莲,恰逢姑娘在此,实乃缘分,鄙人见了姑娘觉得情趣相投,心中甚欢。”

“公子何人?”

“江都凉府凉昭度,敢问姑娘姓名?”

江都凉府,当朝宰相的府邸,长公子凉昭度八年前在济云会上一展风采,摘取文试榜二,封了“闻嫦令”,整日整理文集,编修经史。

乐瑶听了当即跪下行跪拜礼,“见过闻嫦大人。”

凉昭度面上有些尴尬,笑道:“不必行礼,快起。”

月曦云也再次作揖,却是行礼。

“不论声名,我只问姑娘姓名。”

“江都尚书令府月曦云,未曾有字。”

凉昭度略吃了一惊,笑道“原来是尚书大人家小女,御定的太子妃,失敬失敬。”

月曦云有些奇怪,道“闻嫦大人处处谦让,小女子受不起。”

“红尘相遇便是缘,更何况今日这连心湖并无他人,更无莲花可赏,但遇见姑娘已成乐事,幸哉!”

“闻嫦大人是风雅之人,小女子不过是出来散心罢了。虽说相逢便是缘,但小女子已有婚期之人,怕辱了大人清誉,就此别过。”

说完月曦云抬步离去。

凉昭度遥遥看着月曦云的背影,不禁感慨:此女子,玉琢芬芳,尤比天仙。

月曦云亦是难以忘却,只道:凉相公子,温润如兰。

传闻所言,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