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指的是哪个国家?

“容克”是德语Junker的音译,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了工业革命。1834年成立的以普鲁士为首的关税同盟,取消了同盟内部关税壁垒,制定统一的税制,有力地推动了德意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1862—1871年,俾斯麦利用“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俾斯麦是容克的代表性人物,所以在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容克的势力得到壮大,享有许多政治、经济特权。也因此,德国统一后一直到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战败瓦解为止,容克一直控制着德国政权(特别是军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期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分享到一部分政权,但实际掌握国家政权的依然是容克。不过这些容克也由于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和投资于工业而与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样一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便出现了其他帝国主义所没有的特点:一方面,容克贵族地主控制着国家政权,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分享政权,并且已经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列宁将德国概括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