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女子篇4

《晋世家》·女子篇(下)·穆嬴

穆嬴的史料极其缺乏,不是历史重要的关头有女子的身影在,史家一般不会记述,这让现在读历史的人,比较不容易把握其时其事的究竟,而且虽有相关的女子系列,比如《列女传》,但是其中渗透了浓厚的对女子的贬抑思想,都夹带了私货,不能完整的给我们一个女子形象,这是史料方面最大的缺憾,似乎整个历史都是一帮男人在玩儿,非也,许多的关键处,女子发挥了重要的力量。

譬如之前提及的怀嬴,也即文嬴,不论对秦还是对晋,政治上的斡旋很了不起,尽管只是片言只语,零星几笔,也完全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女子那种刚毅、果决,以及女子特有的智慧。

穆嬴也是晋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女子,但是找不到更多的资料,唯一的只是在晋襄公死后,能力排众议,用她自己的方式影响了晋国接班人的选择,逼迫赵盾拥立晋灵公。至于晋灵公的稀里糊涂,那是另外一回事。

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将安置此?”出朝,则抱以適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

晋襄公死,太子尚幼,其时国际上风起云涌,以赵盾为首的晋国权臣,考虑到太子幼小难以理政,正是多事之秋,恐怕拥立太子会影响到晋国的未来,毕竟君弱臣强容易引发国内的政治动荡。于是赵盾把眼光投向其他公子,选择新的接班人必须要考虑到他的势力背景,兼顾姻亲的力量。公子雍在秦,与秦国的关系比较密切,虽然庶出,如果迎立公子雍,等于加强了与秦国的关系,秦晋两国可以恢复到晋文公时期,这对晋国的未来有利无害。

于是穆嬴出场了。太史公的这段记述非常详细。日夜抱太子以号泣於朝。要知道现在的太子是晋襄公亲自确立的,临终前也曾托孤赵盾。穆嬴是个明白人,如果废太子立公子雍,那么她们母子的结局可以设想,死路一条,怎么可能让新君与旧太子共存呢?穆嬴在决定自己命运的关头爆发了,一方面制造舆论,晋襄公在位多年,晋国日益兴盛,国内上下都拥护,襄公一死,亲自选立的太子却要被废,这是明摆着要对抗晋襄公。且太子是嫡生,是合法的晋君第一继承人,现在放弃这个太子到别国迎立新的公子,你们打算把襄公的这个太子怎么办?

这下不得了,很严重,穆嬴的做法有没有得到太子党的支持不好说,应该是有,只是赵盾的权势太大,不好公开反对,只能让穆嬴出场。穆嬴是什么意思?很明显,你们要废立太子,就是造先君的反,你们迎立新君,这个太子怎么办,留下来吗?怎么会,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要背负弑君的罪名,国内站不住脚,国际上也说不过去。这是公开大闹晋国朝堂,在舆论上争得更多的支持,站在道义的一面。

另一面,私下接触赵盾,动摇他改立新君的想法,襄公当初把这个孩子托孤给你,对你是无限信任,也曾跟你说过,这个孩子如能有作为,拜你所赐,如果有什么事故,帐我要记到你的头上去。这是先君千叮咛万嘱咐给你赵盾的,言犹在耳,你反而要废太子,你怎么面对先君对你的信任?

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

穆嬴的做法从前到后,就是抓住道义这一点,你们谁要废太子就是造襄公的反,就算你们迎立新君,新君会怎么面对你们这些造反者呢,当初晋惠公怎么对待里克的,大家都清楚。

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

前车不远,当时里克诛杀骊姬母子三人,迎立夷吾晋惠公,最后什么结局呢?惠公说,没有你里克,我做不了国君,但是你连杀二君,给你当国君怎么这么难啊?里克留给后人的名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仔细想想,惠公诛杀里克也是不得已,里克能杀骊姬母子,拥立惠公,也完全能废惠公迎立新君,有这么一个狠人在身边,惠公怎么睡得着?

同样的道理,穆嬴和年幼的太子也遇到了这种情况。穆嬴在舆论上公开表达出,太子是先君亲自确定的,改立新君就是造反,就算你迎立了新君,新君会容得下你吗?你说赵盾这些人,谁敢担当这个罪名,里克的例子并不远。穆嬴的舆论造的非常厉害,赵盾之所以皆患缪嬴,且畏诛,正是不愿意背负废太子的恶名,不愿意步里克的后尘。于是灵公得立。

话说回来,这次申诉是由穆嬴亲自出面做的,也见得当时赵盾在晋国的势力,没有人敢公开反对赵盾,而穆嬴已经做好被杀的准备,太子立则可,若被废,只有被杀这一条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抗争,在这关乎命运的关头,穆嬴爆发出无比的力量,为她也为年幼的太子。

穆嬴,不知为何为“穆”,按常情来讲,这个女人该叫“襄嬴”,也有人议论说“穆”应该是她的谥号,《谥法》称:“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而得“穆”号的譬如秦穆公,周穆王,甚至后来的武穆岳飞,都可见的非同一般,我觉得很有道理。也有人说穆嬴不是秦国女子,如果是秦国女子的话赵盾不会放弃太子迎立在秦的公子雍,其实这很简单,赵盾就是考虑到太子年幼不能理政,而公子雍常年生活在秦国,当下与秦国的关系很好,在秦为官,出于这个考虑才产生废太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