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诗》让我精神饱满,礼仪让我立足于社会,音乐让我的道德学问日臻完善。”

“诗言志”,不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述怀,也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诗歌都是为了表达人的志趣、情怀和抱负。中国是诗的国度,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这里所言的“诗”——《诗经》。孔子多次谈到《诗经》,《季氏第十六》载他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阳货第十七》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可以把这里的“诗”理解为广义的诗歌、诗词。诗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文字凝练、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意蕴无穷,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文精神不可无诗。我们在不断吟诵中,不仅享受着诗词语言形式的韵律美,更在陶冶情操、修养心性,润物细无声地把亲情、友情、爱情与家国情怀、人生哲思转化为乐于接受的人情物理,从而营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恒久的精神家园——“诗和远方”。诗词是中国文化、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标志之一,理当学好用好。

“礼者,所以立身”,礼是社会生活中大家共同遵奉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规定了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定下了适当的行为模式,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份位置,明白“我是谁、在哪里、做什么、怎么做”,从而能用恰当的方式面对天地、神灵、祖先、亲师、朋友。用现在的话说,孔子的“礼”就是协调社会各阶层以及各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从而让社会和谐稳固。行礼的目的是成就自己,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有礼节才能成功,故孔子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第十六》),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第十四》),“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第十三》)。也因此,《荀子•修身》才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乐者,心之动也”(《礼记•乐记》),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旋律和节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诗、礼、乐虽然都在表达情感,但诗与礼比较直接,易于理解,音乐空灵飘逸,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社会感悟和音乐修养不易理解,因此孔子才说“成于乐”。孔子本人就是音乐家,《述而第七》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可见孔子几乎天天唱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史记•孔子世家》亦载孔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孝经》载孔子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因此,传统文化一直将“礼乐”并称。当然,“仁”是礼乐的灵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第三》)

需要说明的是,本章句只是孔子在某个特定场合谈学习诗、礼、乐对人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每个人成长路径不一样,要想成为仁德高尚的君子,仅仅学诗、礼、乐远远不够,孔子也不是只学诗、礼、乐就成为孔子,这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