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张冰冷的卡,真的比九年的感情还重要吗》

「卡给你,随便刷。」因为他这句话,我成了所有姐妹眼中嫁的最好的那一个。也因为这句话,我成了离婚时被算计的最惨的那一个。

当男人把信用卡交到你手上,他递过来的可能不是无限的额度,而是一把未来随时会捅穿你的刀。

我叫李菁,32岁。在遇见程云之前,我以为好的爱情是各自独立又彼此依偎,可他用六年恋爱,三年婚姻,给我上了我这辈子最昂贵也最恶心的一课。

我和他是大学同学,他追的我。那会儿的他,就像所有青春故事里的男主角,开朗大方,浑身都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他是那种兜里有100块,愿意给我花99块,然后用剩下那一块钱坐公交车回单位宿舍的男人。

他跟我从不计较,我俩吃饭永远他抢着买单,我手机坏了,他会默不作声的给我买最新款。我工作上受了委屈,他能撬掉重要的会议,开车一个多小时来我公司楼下,就为了带我去吃一顿我念叨了很久的火锅。他的口头禅就是,「菁菁,跟我客气什么。」

朋友们都羡慕我说我找到了绝世好男人,我也曾一度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我们谈了六年恋爱,从校园到职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结婚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场盛大的婚礼。司仪问他,「程云先生,你愿意娶李菁小姐为妻,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爱他照顾他吗?」

他抢过话筒,看着我的眼睛,几乎是吼出来的,「我愿意,我的钱就是她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台下掌声雷动,我哭的稀里哗啦。

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工资卡,所有的投资收益全部绑定在了我这里,他说他负责赚钱,我负责貌美如花。又给我绑定了支付软件的亲情支付,额度都调到了最高,他说,「老婆,以后家里的日常开销你就用这个付,省得你再花自己的钱了。」

我当时感动的一塌糊涂,觉得这简直就是被爱到了骨子里的证明。可我用了几个月,越用心里越觉得不安,那种感觉很微妙,就好像我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是我自己的所得,而是一种被圈养的投喂,我开始刻意的用自己的工资去付账。

程云很快就发现了,他没有生气,只是用一种我无法反驳的、温柔的语气说,「菁菁,你干嘛呢?我们是夫妻,分那么清楚干嘛?你的钱就存着当你的小金库,我的钱就是我们家的钱,就是用来花的。」他说的那么理所当然,我如果再坚持,就显得我矫情,不识好歹。

就在我还为这件事感到别扭的时候,他又甩出了一记王炸。结婚一周年纪念日,他神秘兮兮的递给我一张黑色的卡片,是他的附属卡,额度很高,「老婆,以后亲情付也麻烦,大额的消费也不方便,这张卡给你,密码你生日,你随便刷。」

他抱着我,在我耳边说,「为你花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感。」听听这话术,我要是但凡有一点犹豫,是不是就辜负了他的爱?我当时也不想为了用谁的钱这种小事闹别扭,就收下了。

收下这张卡的第二个月,公司组织去澳门团建,程云说看上什么就买,当他送我的礼物。澳门是什么地方?纸醉金迷的氛围,加上程云电话里一遍遍的买买买的怂恿,我头脑一热,刷了这张卡。

我买了一个我看好了很久的名牌包,又走进一家珠宝店,给自己挑了一枚40分的钻戒。刷卡单上签下我名字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有点虚,这是这张附属卡唯一一次由我主导的消费。可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两张消费凭证在两年后会变成成上法庭用来撕烂我的脸的罪证。

从澳门回来后,我们的感情急转直下,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开始变得很忙,每天都很晚回家,身上总是带着一股不熟悉的香水味和酒气,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我试图关心他,给他发消息,他要么不回,要么就回一个,嗯,或者在忙。那个曾经阳光开朗的成员变得越来越阴郁,越来越陌生,我们开始频繁的吵架,每一次吵架他都会用「我天天在外面累死累活,为了这个家你能不能懂点事」来堵住我的嘴。

我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心一点点的冷下去,可那张被我放在钱包夹层里再也没动过的信用卡,它的账单却开始变得越来越长。我偶尔会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提醒短信,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消费地点五花八门,高档餐厅、奢侈品店、五星级酒店……我问他,他只是不耐烦的说,「应酬客户不花钱能谈下生意吗?」我信了。

直到我一个朋友在市中心最高档的日料店门口,看见他给一个年轻女孩开车门,那个女孩手里拎着的,是我在澳门买的那个包的同款不同色。朋友把照片发给了我,我拿着手机坐在空无一人的客厅里,从天亮等到天黑。

他回来的时候,我把手机扔在他面前,我以为他会震惊、会愧疚、会解释,但他没有,他只是平静的看了一眼照片,然后抬起头看我,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还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解脱。他说,「李菁,我们离婚吧。」没有挽回,没有争吵,就这么一句话,给我们九年的感情画上了句号。我同意了,爱莫大于心思。

我天真的以为我们没有孩子,财产也算清晰,可以好聚好散,可我还是低估了人性的恶。离婚协议的谈判桌上,他的律师,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男人,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厚厚的信用卡账单,「李女士,根据我们的统计,这张尾号6686的信用卡在您和程先生婚姻存续期间,总计消费116万,目前尚有84万欠款未还清,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我们主张由双方共同承担,即您需要偿还42万元。」

我当时就懵了,「开什么玩笑,这张卡我根本没用过。除了最开始在澳门那一次,后面所有的钱都是他花的。」

程云自始至终没有看我一眼,他的律师慢条斯理地拿出另外两张纸,轻轻的放在我面前,「李女士,您别激动,这里有两份消费凭证,一份是品牌包袋消费8万,一份是品牌钻戒消费4万。上面的签字是您的名字吧,那两张纸就是我在澳门的刷卡单复印件。李女士,这张卡是陈先生的附属卡,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张卡长期由您持有和使用。这两笔总计12万的消费就是铁证。至于后续的消费,法律上如何认定夫妻共同用途呢?一张卡夫妻二人交叉使用,你今天买包,他明天应酬,流水混在一起,请问您能清晰的指出这后续的一百多万里,哪一笔是陈先生的个人消费,而不是用于你们的共同生活吗?比如他去高档餐厅吃饭,是不是为了维系家庭收入的必要应酬?他去酒店,是不是为了招待对你们家庭有益的客户?」

我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程云,「你那些钱你花到哪里去了,你心里没数吗?你给莫名其妙的女人买了多少东西,你敢说出来吗?」

程云终于抬起了头,「李菁,说话要讲证据,你说我给别人花钱了,证据呢?但你用这张卡消费了12万,可是有证据的。」

我愣住了,‘是啊,证据呢?我有什么证据?而他只需要这两张签着我名字的刷卡单,就足以证明我没有交叉消费的习惯。他只需要把所有的消费都用应酬、家庭开支来包装,就能把那些挥霍在别人身上的钱变成我们俩的共同债务。好高明的浑水摸鱼,他早就为这一天铺好了路,从给我亲情付到给我信用卡,一步一步都在引我入局,让我心甘情愿的走进他精心设计的陷阱,目的就是让法官都分不清楚,让这笔账变成一滩烂泥,最后只能判决共同承担。’

法庭上无论我的律师如何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那两张刷卡单是铁证,因为我无法证明后续的消费与我完全无关。最终法院判决债务一人一半,42万。我从没想过,谈了九年的恋爱和婚姻,最后留给我的不是美好的回忆,而是一笔从天而降的债务。

宣判那天,程云和他父母都来了,他妈指着我的鼻子骂,说我这个丧门星,不仅败光了他儿子的钱,还想赖账。而程云,那个我爱了九年的男人,就站在他妈身边冷眼旁观。这个我曾经以为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此刻在我眼里面目可憎。

现在我才知道,“卡给你,随便刷”,从来就不是最动听的情话,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硼砂,是一剂包裹着糖衣的毒药,是一份在未来离婚时能让你万劫不复的债务合同。

夫妻本一心,感情比金贵,可如果连情话包裹的都是毒药的话,那有些人真的未免也太可悲了些。而我……就是那个最可悲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