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仁智之器
筝,秦声也。世谓蒙恬为之。然观其器,上隆象天 ①,下方象地 ②,中空象六合 ③,弦柱象十二月 ④。体合法度,节究哀乐 ⑤,实乃仁智之器也 ⑥,岂蒙恬亡国之臣所能关思哉 ⑦!《风俗通》曰:“筝,五弦筑身而瑟弦,并、凉州 ⑧筝形如瑟是也。”京房 ⑨制五音准如瑟,十三弦,实乃筝也。阮瑀 ⑩曰:“身长六尺,应律数也。弦有十二,四时度也。柱高三寸,三才具也。二手动应,日月务也。故清者感天,浊者感地。”而唐唯清乐 ⑪筝十二弦,弹之为鹿骨爪,长寸余,代指。他皆十三弦。今教坊无十二弦者,不知五弦合乎五音,十二弦合乎十二律,而十三弦,其一以象闰也 ⑫。圣朝用十三弦筝 ⑬,第一弦为黄钟中声 ⑭,设柱并同瑟法,然非雅部乐也。
([宋]陈旸《乐书》卷一四六)
【注释】①上隆象天:面板像天。象,象征。隆,高。②方:筝体方形。古人认为大地是方形。③六合: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指宇宙空间。④筝十二弦,象征十二个月。⑤节究哀乐:节奏快慢适应人的感情悲欢。⑥仁智:仁爱与智慧。⑦关思:关注与思考。他本作“开思”。以上数句引自傅玄《筝赋》。⑧并、凉二州:并(bīng)州:汉时地名,含今内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带。凉州:汉时地名,含今甘肃、宁夏、青海等部分地带。⑨京房(前77-前37):今河南浚县人,治《易》学,元帝时立为博士,乐律学家。⑩阮瑀(?-212):河南陈留人,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有《筝赋》。此处引文注释见后。⑪清乐:清商乐的简称。唐代清乐为汉魏留传下来的中原音乐。与宴乐有别。⑫象闰:象征闰月。⑬圣朝:这里指宋朝。⑭黄钟中声:黄钟律的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