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座鼓
(一)乐器概况
座鼓,亦称“座堂鼓”或“堂鼓”。源于流行于西域地区的打击乐器羯鼓,南北朝时传入中原,盛行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在隋唐燕乐中的龟兹伎、疏勒伎、高昌伎、天竺伎诸部均用之。据唐代南卓《羯鼓录》记载,其形制“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古文又名两杖鼓。鼓面直径约400毫米,鼓帮高度约600毫米,音色洪亮、坚实,鼓边与鼓心的音色区别明显。
图2-2座鼓
(二)使用简介
座鼓,西安鼓乐坐乐用鼓。僧、道、俗各派乐社均有使用,且有严格规范的鼓扎子谱。演奏时,座鼓平卧在月牙形鼓架上,放置在案桌上用双木槌敲击。座鼓与战鼓、乐鼓、豆鼓均由一人兼奏,其演奏手法丰富多变,能获得较大范围的音量及音色对比。座鼓在坐乐中主要用于【浪头子】【三股鞭】【头匣】【二匣】【三匣】【花鼓段】【前退鼓】【后退鼓】等曲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