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引出

报纸对大陆和台湾均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1978年是大陆改革开放的元年,1979年是大陆当代广告业的元年,拉开大陆广告业元年帷幕的是报纸广告。丁允朋吹响广告业恢复的第一声号角——《为广告正名》也是在大陆报纸媒体《文汇报》上发表的。[1]报纸基本统治了大陆当代广告的前15年。电视只有中央电视台一枝独秀,其他电视台广告叠加起来都没报纸广告那么多。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大陆广告发展过程中,报纸起到了特殊作用。[2]

报业解禁以来,台湾报纸广告伴随着报纸的成长而丰富多彩。广告数量和产品类别从少到多;企业性质从单一到多元;版面位置从下方到多种位置;版面大小从1/8以下到整版乃至跨版;版面分布从未区分到细分;广告设计从分离式到镶嵌式,再到叠加式;广告色彩从黑白到套红,再到彩色;从最初的纯文字和以文字为主到图文并茂和以图片为主;表现手法从无到有;广告模特的运用从单一到多元;广告标题和广告文案字数从少到多;广告内容从简单的功能诉求到精神诉求,我们看到,报纸广告越来越赏心悦目,越来越以消费者为中心。而这一切的发生,与市场经济自由度提高的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媒介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发展催生了消费社会的碎片化、分众化和个性化,而报纸的发展带有一定的福利意义,报纸是市场上少有的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的商品,它的发行亏损必须由广告收入来填补。[3]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广告必须放低姿态,迎合消费者的种种需求,改变自身,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

我们知道,报纸的广告经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时代背景、办刊特点、版面改革、主编喜好、读者群等。因此,特定报纸的广告风格必然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均不含海外版)三大报纸广告表层内容变迁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变迁的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比较台湾三大报纸广告表层内容变迁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