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道德经》治大国如烹小鲜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争名夺位;不以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使人民不做偷盗的事情;不展示可贪的事物,来让民心不产生乱念。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人民的温饱,减少人民的野心,提高人民的能力。经常让人民达到没有固有见识,没有过多欲望的状态。使那些有智巧的人不敢肆意妄为。以无为的方式去施为,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道德经的众妙之门在于妙徼相生,这个视角也是道祖的视角,能用去看待后面的经文,并能为之用,就近乎于大道了这个视角不明晰,可以从天地人三才来看,天,是存乎道中的客观规律;地,是存乎治国治业治家等诸象中的规律;人,是存乎自身修行中的规律。这一章,看上去是治国策,但天地人三才来看,都有内涵,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什么是烹小鲜呢?汉初《毛诗故训传》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乾隆朝史籍编修杭世骏曾著《订讹类编》曰:“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溃。”河上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淮南子·齐俗训》说:“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咸酸而已。’”《韩非子·解老》篇:“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从这里可以看到,烹小鲜,就是烹饪小鱼。其中的技巧在于不能过多干预,烹鱼繁则碎这个道理,带到本章里去看。从天的角度,正是顺应自然,顺道而为,减少对于民众的干预。把对于才名的推崇,贵物的价值,相比之欲,从治理中去除,去关心更加实在的东西什么是无为呢,前面说过了,就不详细阐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也即是顺应自然本来的生长,去推动它“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以无为的治理方式是让民众先虚心,减少骄狂,达到踏实沉稳这样的态度,才能够有所增进空杯心态属于心理学概念,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也非常推崇这句话,他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虚心之后,是“实其腹”,实腹就是充实自己,让自己肚子里有货空杯以入酒,空无以求全在增长自己学识的同时,要“弱其志”这里的志,和项羽谋士范增对刘邦的评价一样“其志非小”是野心的意思,“弱其志”就是在见识增长后,仍然能保持虚心,很多人的野心会因为学识的增长而膨胀,变得自大骄狂,所以在增长学识的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清空里面的傲慢和野心,这个过程就叫做“弱其志”“弱其志”之后,是“强其骨”这个骨有两种意思,也可以看做两种见解,一个是身体骨骼,这种意思下,“强其骨”就是强健民众的体魄,这种治国方式就类似于道教个人修行里的“性命双修”第二个是说风骨,这种意思下,民众的心态沉稳了,学识增长了,就要树立风骨,有民族风骨,国风,也有个人的风骨。有学识但是没有风骨的人很多,所以从这里看,要让所学为国为家为民谋利,就需要塑造风骨,这两个意思都对人有增益,可以践行“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不解释了,我们看“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不好解的地方,不在“无欲”,在“无知”和“智者”无知,不是没有学识知识,而是没有固定见识,仿若无知,理解这个意思,可以从“智者”入手,“智者”不是说有大智慧的人,而是说“聪明巧智之人”从现在看,诈骗犯就属于这种人诈骗犯的伎俩,比较出名的有冒充银行人员和冒充警察如果人心沉稳,不被固定的见识所阻碍,就不会被他们伪装外衣所带有的权威性震慑,从而沉稳的观察他们,这就是无知相对应的有知,就是认识事物时,会被已有的见识所阻碍,心中有了偏离,就无法窥见真知,这里,我把字面意思都解释了一遍,其中的“天”就在于“无为”“地”在于字面,治国意,可以引申到治家治业那么“人”,如何解呢?放到修身里,可以把这一章里的“民”和“其”换成“我”或者“心”如下“不尚贤,使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我心,实我腹,弱我志,强我骨;常使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乱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个自己理解,放到自我修行里,“智者”又是什么呢,就是“智”,人心分为“理”“智”“欲”智就是智力聪明,理和欲相对,欲是执着一物不管其他任何,理是相对欲存在的人对自己的约束,所以有理智,也有欲智,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让欲望驾驭智力,就会衍生很多可怕的东西,所以要约束好欲望,让“智”不妄为,放到“天”里,就不是可以从字面领会的了,需要归纳总结:以“理”(圣人之治)束“欲”,“智”不乱为,这里有几个概念解释一下,圣人,是至理之人,对于欲望的控制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所以圣人之治,就是至理之治,存欲而去执,清静经里有“遣欲澄心”只说,这个“遣”是管理的意思“遣散”也是管理命令使之散的意思道家并不认为欲是绝对坏的东西,在第二章里就说过万态都是相对存在的,欲也有清欲和执欲的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哪里呢?前面说了,欲是对一样情感的向往执欲就是不顾一切,不受理约束的欲,特点是“求愈多”“放不下”,清欲则属于“不贪求”“放得下”我以前有个比方,人和欲的关系就像遛狗,清欲就是人遛狗,执欲就是狗遛人人遛狗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狗遛人就是“撞南墙而不止”,因此有欲望过重会招致毁灭的说法,拿情欲来说,“执情欲”可以因爱生恨,“清情欲”可以放下,这就是执欲生祸。其他不说太多了,一个道理,可以在不同情境里有不同运用,列举只是为了使人明白,后来人总能举一反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人类但凡想求进步,永远是这四个步骤。这是一切修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