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家祭祖,哥哥嫂嫂给我们准备了家乡的美食,兔肉、油香、酒饭、包子,让大家尽情地享用。看到了酒饭,我想到了母亲。
我的母亲做的酒饭是乡村一绝。做酒饭的作料是一升燕麦两碗米,煮熟晾凉后放一个酒曲蛋,包好就算结束。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费工费时。先取出一升带壳的燕麦,浇少量的水,蒙一会儿,从中取出两碗燕麦倒在簸箕里,搓燕麦的外皮,搓一会儿,簸出一些燕麦皮。就这样反反复复把一升燕麦皮搓掉簸净,燕麦颗粒晶莹剔透。母亲就开始给大锅里倒水,再生火等水煮沸,把拾掇好的燕麦倒进去煮,煮一个多小时后,再倒两碗米,继续煮一个多小时。这时两样材料都煮熟了,此道工序就算结束。然后把煮熟的材料取出,倒在案板抹平,晾一个多小时,把酒曲研细撒在煮熟的材料上面搅匀,就装盆了。盆上面盖一个洋瓷盘子,抱到热炕上,用棉毯子包好绑住,上面再盖一层被子,做酒饭就算结束了。酒饭熟需要二十四小时。做的酒饭快到熟的时候,满屋子都是酒香味。那时没有表,母亲装好酒饭后就在太阳落下的影子画一道印子,第二天太阳的影子落到此地,就是时间到。打开层层包裹,满满一盆酒饭已经成大半盆了,酒饭上面一层白白的细毛。这时母亲就拿一个擀杖,转圈圈地搅,味道芳香四溢。我和弟弟站在酒饭盆跟前,母亲用擀杖上粘的酒饭给我们嘴里喂一点,酒味、甜味混合交错,味道让人咂舌。再放一个多小时就能食用,但越冷味越甜。多食用一点,如似酒醉,晕晕乎乎的。如果开车人食用了,经检查肯定是酒驾。
就这样,母亲成了当地的做酒饭高手,谁家做酒饭都请母亲帮忙。母亲有求必应,给谁家做出的酒饭都是香甜可口。乡间说这是手法,母亲做酒饭的技巧名扬乡里。曾记得几位县长贾世昌、马兆福,还有多位乡领导等来我们村蹲点,都知道母亲做的酒饭好吃,让母亲做酒饭一饱他们的口福。母亲做酒饭的名声也传到了当地及县乡。大集体时期,母亲无劳动能力,在家给我们看护孩子。生产队有一个养猪场,猪生长发育非常缓慢,甚至经常出现佝偻病。大队领导在报纸上看到养猪要喂膨化饲料。领导知道母亲酒饭做得好,就让母亲做酒饭来做发酵的曲子。每做一次酒饭给母亲二十分工,还能贴补我们的收入。酒饭做熟后做成小圆蛋当发酵配方的曲子。猪饲料经过二十四小时的发酵,有一股酒香的味道,猪非常爱吃,一槽食争抢着很快就吃完了,猪健壮了,还根治了猪的佝偻病,真是一大发明。母亲也成了长期做酒饭的人了。那时燕麦有限,就直接用黄米做,一样香甜可口,做发酵曲子一样管用。
城市菜市场也有酒饭,叫甜醅。我和妻子吃过几次,还不如大嫂做得好吃,比起母亲做的就差远了。回味母亲做的酒饭,又联想到了父母健在的音容笑貌,劳作辛苦,热情大方,朴实无华,特别是能和乡亲和谐相处,还有和别人交财最怕别人吃亏等,倏时萦绕我的脑际。我的父母啊,真是我一生做人的典范。艰辛付出一生,没有享受到我如今的幸福生活,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我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