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安全用电操作规程和技术防护措施

1.1.1 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要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用电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1.2 安全用电技术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通常采用的技术防护措施有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安装低压触电保护器两种方式。下面介绍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及漏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在使用中,若设备绝缘层损坏或击穿而造成外壳带电,则人体触及外壳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按功能分,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设备外露部分(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必须与大地进行可靠电气连接,即保护接地。

接地装置

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

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小,利用保护接地可使人体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在中性点接地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是指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将设备需要接地的外露部分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相当于设备外露部分与大地进行了电气连接。

保护接零的工作原理
重复接地

在电源中性线做了工作接地的系统中,为确保保护接零的可靠性,还需相隔一定距离将中性线或接地线重新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当中性线断线时,设备外露部分被人体触及同样会有触电的可能,于是引入了重复接地系统。

在上图电路中,即使出现中性线断线,但外露部分因重复接地而使其对地电压大大下降,对人体的危害也大大下降。虽然有重复接地的保护,但也应尽量避免中性线或接地线出现断线的现象。

漏电保护装置是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

在电气设备中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而人体尚未触及时,漏电保护装置会切断电源;或者在人体已触及带电体时,漏电保护装置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切断电源,减轻对人体的危害。

漏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晶体管放大式漏电保护器。

1 当人体触电或线路漏电时

2 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有零序电流流过

3 零序电流互感器在二次侧产生感应电动势

4 加在输入电路上

5 放大管VT1得到输入电压

6 进入动态放大工作区

7 VTj1的集电极电流在R6上产生电压降

8 使执行管VT2的基极电流减小

9 VT2的输入端正偏,VT2导通

10 继电器KA流过电流启动,其常闭触头断开

11 接触器KM线圈失电,切断电源

>> 提示

接地需要借助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其中,与大地相连的部分称为接地体,一般需要深入地层,如右图所示,然后通过接地线与地上电力系统相连。人工接地体的顶端应埋入地面下0.5~1.5m处。这个深度以下,土壤电导率受季节影响变动较小,接地电阻稳定,且不易遭受外力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