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园,在京斯敦的中区
自1987年自己参与创业的公司上市并售出,康海山就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一个非等闲之闲人”。说起投资,他的语气既谦恭又清醒:“拉拉杂杂的事情做了一大堆,回过头,总的来看,数量上失败多,经济上赚了钱。”
他成为百万富翁的第一桶金,来自房地产。经过几十年起伏跌宕,最终,熟悉的、稳定的生意,依然是房地产。
说着话,康先生要做点“小事情”的公寓就到了。
位于纽约州北部的京斯敦市,人口大约五六万,历史上,这里曾因是青石集散地而繁华;但目前口岸经济衰退,市区建设也处在萌动的前期。既然在京斯敦12英里外买了别墅,而且要长期陪儿子,康海山就在这个市内既非富人区又非穷人区的城市“中区”,一次性投资买了套价值160万的中档公寓。
京斯敦的中区,缺少绿植的柔软和温情。
他看好这里的前景,将公寓起名“易园”。
“你干吗要改造停车场?”
隔着铁栅栏往里看,工地上干活的人不多,该做什么每个人都很清楚。
这让我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银行家和老黑人,利用放风,一次次把越狱梦想变成实施计划。导演总是将镜头对准铁栅栏,透过空隙让观众看清角色面孔。那些富有真实感的场景,给人监禁与自由强烈冲突的暗示。
康海山放缓语速:
“这么大一个地方,利用好了,可以兼顾功能性和观赏性。
还留有空间让房客做花园,种点东西……
“住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人位于社会中下层,还有从监狱出来的……
“越是文明程度差,越要用环境来影响他们。生态环境和京斯敦的中区,缺少绿植的柔软和温情。是个事业鼓动者嘛!
我的电脑上,正好记着一些平日随想,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事,他了解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而且做事的过程中,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人生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这好像就是针对眼前这位康老板而言。
康海山和大儿子康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