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你的母亲如何影响了你

第一章 代际创伤:母女关系的爱与恨

母亲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心灵的母体

一直以来,我对我的母亲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我的成长经历和许多女性一样,既受到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又深受我母亲人格的影响。我的脑海里有许多对她的回忆,如今她已经满头白发,每每看着她,我内心依旧涌动着悲伤和愧疚的情绪。外出求学之后,我很少再和母亲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如今,我依然忍受不了她喋喋不休的抱怨,以及永远觉得我很好,而我的爸爸和弟弟都不好的想法。她的肯定虽然让我自己感觉良好,但也迫使我努力成为一个乖女儿,这让我不堪重负。

因为受训于精神分析,我知道我的母亲心理发展水平不高。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外公很慈爱,但在母亲小的时候,他常常暴打她,作为长女的她也从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我对母亲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我无法和她好好交流,我们就像两个世界的人。但是,我知道我的内在和母亲紧紧联结着。我爱她,又离她很远,这有时候会让我感到愧疚。

我想,与母亲之间这种复杂和矛盾的爱恨情感,是许多女性都体会过的,而这些复杂的情感也会在女性和自己的孩子、丈夫甚至婆婆的关系中得到体现。

我的母亲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妇女。我在很多方面都和她不同,比如,她认同并遵从传统文化观念,哪怕是男尊女卑这样的落后观念;而我虽然戴着乖乖女的面具,但骨子里很叛逆,且追求独立。年轻的时候,我不怎么喜欢我的母亲,甚至有些瞧不上她,也许,这正是我不认同她的原因,这一点可以用心理学中的反向形成解释。即使到了如今,我仍在反抗对待女性不公平的行为,这甚至成为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虽然母亲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但她的情感很饱满,她把所有好的情感都投射给了我,而把不好的情感都投射给了我的弟弟。这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是很反常的事情,所以村里的人说我母亲重女轻男。我的母亲总认为我的弟弟不好,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弟弟,使他发展得很不理想,常常表现得暴躁和焦虑。我想,是我母亲对我做出的好的、积极的回应,才让我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

这种情感体验能力指的是理解、感受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于我而言,这决定了我能否理解我自己、我的孩子和我的来访者。这样饱满的情感是我母亲给予的,我对此心怀感恩。

近代依恋理论、客体关系和神经心理学研究都认为“母亲对孩子的人格具有决定性影响”。

母亲不仅用身体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还通过情感纽带孕育了我们的内在心灵。

如果把我们的内在人格比喻成一栋房子,那么,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就是房子的地基。高品质的养育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而成熟的人格,就像房子有坚实的地基,可以抵御台风、抗地震;而低品质的养育会让孩子充满不安全感,可能导致孩子一生都觉得自己很糟糕。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像一栋地基不牢固的房子,未来的很多情况,比如学业受挫、事业失败、与恋人分手等,都可能令房子倒塌,也就是说,这个人面对挫折时更容易崩溃。

因此,高品质的养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人格发展的成熟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对有些家庭而言,母亲的人格特质决定了养育孩子的质量,而养育质量为孩子人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格不成熟或有问题的母亲,有的会和孩子共生而难以分离;有的会把孩子视作自我的一部分加以控制,把自己内在那些无法承受的东西投射给孩子;有的会在情绪崩溃时歇斯底里,甚至发泄情绪、殴打孩子;有的会严重忽视孩子,等等。这些养育方式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可怕的灾难,使孩子成年以后也难以有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或者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使他们常常做出躯体化的表达、发泄,造成身体上的各种疾病,等等。

而一个人格成熟的母亲,会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爱,会理解、回应和支持孩子内在的需要、欲望和各种情绪情感。

母亲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待孩子长大之后,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在转身回头的时候,都会发现身后有父母。电影《无问西东》中陈鹏对王佳敏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不要我给你托着。”看电影的时候,这句“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让我泪流满面。我知道回头身后没有人的感觉,也知道没有人托的感觉。我想,生命中最早托住我们的是母亲,之后还有父亲,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人托,也许我们一生都在寻找能托住自己的人。

通过养育,母亲成为创伤的代际传递者

母亲是女性的一个重要身份,有时甚至成为女性的主要身份,这个身份似乎承载着女性所有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不少人认为,如果外在的权力和金钱是男性追求和想要征服的,那么在家庭里,拥有一个儿子就成为很多女性的追求。特别是在过去,母亲被认为是女性最有价值的身份,当然,前提是母亲能生儿子。这样的观念在一代又一代女性身上传递,即便现在的女性越来越独立,这样的观念依然隐蔽地存在着。

有些女性曾经被不公平对待,被忽视、嫌弃甚至虐待。当这些伤痕累累的女性成为母亲时,很容易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代际创伤。可悲的是,这些苦难的经历不仅没有让有些女性觉醒,去爱惜自己的女性身份,反而使其憎恨自己这一身份。在那些被母亲忽视、嫌弃、利用和虐待的女孩身上,这一点暴露无遗。

一个有过创伤的母亲,她的孩子也会经历创伤,也就是我们说的代际创伤。当然,我也见过很多坚韧的女性,纵使自己过去经历了许多苦难,仍非常努力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自己经历过的伤痛。

我首先要在这里澄清的是:当我强调母亲在养育中的重要性的时候,并不是说父亲不重要。我秉持的观点是,我们内在的人格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父母遗传给我们的基因、父母的人格特质、父母的关系质量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等等。比如,父母离婚或争吵打闹、父亲在家庭里缺位,都会给下一代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是在本书里,我想围绕母亲这个核心,透过和母亲的关系来帮助你理解自己,疗愈自我。如果你的主要养育者不是母亲,那么,那些养育你的亲人,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作为母亲的替代者,也可以是你的主要依恋对象,这些人在养育中对你的影响同样非常深远。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有六个妹妹(其中两个被送人了),还有一个弟弟,排行最小。

当我这位朋友生第一个孩子时,我去医院看望她,向她道喜,可她看上去非常阴郁和悲伤。我本来是来道喜的,见到她之后却笑不出来。她妈妈正在向大女婿道歉——因为女儿生的是女孩。后来,这位朋友为了生男孩,竟连续生了三个孩子。

我对此感到非常震惊。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她和自己的妈妈一样,如此执着于生男孩。

我之所以特别关注“母亲”这个议题,是因为无论在我自己身上,还是在我看到的、听到的事例中,有太多的创伤通过养育在一代一代地传递。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在心理学上也是有道理的。

近代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主要是7岁以前在和妈妈及家庭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被刺激从而发展的。人的大脑功能在这个阶段奠基。一个人7岁前大脑受到的刺激将影响他的一生。而这些刺激主要来自3岁之前的母婴关系,以及之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尔比和同事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研究发现,人在3岁以前就形成了稳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并且这个模式很可能持续一生,而且会经由养育传递给下一代。

假如一个女孩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照顾,总是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那么她就会体验深刻而绝望的孤独。她长大之后,很可能会害怕孤独和被抛弃,总是需要抓住一个人,或投入繁忙的工作中,以此来逃避恐惧和孤独。

如果一个女孩1岁的时候由外婆抚养,妈妈只是定期去看她,直到上幼儿园或小学的时候她才回到妈妈身边,这样会构成一个孩子不断和妈妈分离的情境,会带来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孩子会产生分离创伤,长大后她可能会非常恐惧分离,往往会在各种关系中感到不安全,特别是在和伴侣的关系里,她需要紧紧抓住伴侣。当她成为妈妈后,就会无意识地让孩子也经历分离创伤。这样的关系会不断重复,构成一个“强迫性重复”。

如果一个女孩因为身份被嫌弃、忽视,遭受很多不公平对待,那么这个女孩成为母亲之后,就很有可能把对女孩身份的不接纳投射到自己的女儿身上,从而无法去爱自己的女儿,使女儿也不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

创伤会经由母亲或主要养育者的养育方式被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所记忆,进而传递给下一代。

所幸,在成年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还是可以改变的。这意味着,无论早年经历过什么样的创伤,我们都可以运用相应的方法重塑大脑回路。

母亲作为女性,其实也是受害者

当我们说到母亲没有给予我们好的养育时,大多数情况是我们的母亲也从未得到过好的养育。

我曾听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孩说,她小时候经常被母亲暴打。后来我了解到,她的母亲小时候因性别经常被奶奶虐待、暴打。我想,这个奶奶要经历怎样的创伤,要多么憎恨自己的女性身份,才会这样虐待自己的孙女?这是四代人的创伤。

我见过很多因为抑郁来咨询的青春期女孩,我经常因为她们无法被理解、支持和回应而感到绝望,同时,我发现这些女孩的母亲早年都经历过严重的创伤。也有很多母亲在生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她们生了女孩的时候,被嫌弃、忽视;有些母亲得不到丈夫的帮助,几乎独自养育孩子。

这些创伤你的母亲经历过,现在你也许正在经历着。

要想让“强迫性重复”停止,终止上一代内在的痛苦和关系模式,我们就需要直面代际创伤。

剖析和母亲的关系,是看见自己、疗愈自己的重要方式。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自己的母亲所爱。如果得不到这份爱,孩子也许会终身追寻。就如歌曲《默》中所唱的:“我被爱判处终身孤寂,不还手,不放手,笔下画不完的圆,心间填不满的缘,是你,是你。”试问,有多少孩子没有得到母爱,长大之后,终身都在从伴侣或者孩子身上找寻,想要满足那个渴望,而这往往成为亲子关系里出现悲剧的原因。

但母亲和孩子之间并非只有爱。事实上,无论是孩子对母亲的情感还是母亲对孩子的情感,都有爱有恨,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流动的、成熟的、完整的。

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在与母亲的关系中常常心存愧疚,也恐惧被社会和家庭批判。即使对母亲有所不满,也往往耻于表达。于是很多人选择隐藏自己的痛苦,内心饱受煎熬。但这样的痛苦会通过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好好处理对母亲的愤怒和恨,我们和伴侣、上司或孩子的关系就很可能出现问题,进一步地,我们的身体也很可能将承载精神上的痛苦,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病痛。

如果要自我救赎,我们就不得不面对早年和母亲的关系,在爱与恨中找到自我。这是一条艰难的自我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