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兰为了医治罗金水,不但花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和做生意的本钱,更还不断地卖田卖地,但最后也还是落得了人财两空的境地。
当罗金水去世时,那罗家就只剩下村前靠近龙江边的一亩半耕地了,这区区的一亩半耕地是不足于用来养活一家人的,特别的是,当时那李雪梅还挺着大肚子,眼看着家里也就快要添新丁了,这添新丁就必然意味着要增大开销和所费。
因此,这即将的开销及温饱问题就着实是愁杀和考验着罗家的一家人。
在这种困境下,没想到的是,那林木兰也确实不愧是一个大家闺秀,这大户人家出身的女人呀就与一般人家的不一样,她有着聪明灵活的头脑,也有着克服困境的胆量和魄力。
在这天的晚上,林木兰把福、禄、寿三个儿子和李雪梅召集在了一起,她要开个家庭会议共同来商量生存和生活的对策。
当晚,林木兰搂着才7岁的罗家寿,她面对着儿女们在郑重地分析着家里的情况:“你爸走了,家里的地也几乎是卖光了,现在只剩下塘前江边的那一亩半地了。妈原来是想卖地医好你爸,妈与你爸共同生活了20多年,先后生了你们三兄弟,养育着你们四兄妹,一家人恩恩爱爱、开开心心,试想,有谁能舍得你爸呢?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也是落得了人财两空的境地呀。现在,这一亩半地的收成呀,那可是做盐不咸做醋不酸,因此,家里的油米吃饭呀都成了大问题了,雪梅也很快就要生了,不管她将来是生男还是生女,那可都是咱家天大的大喜事啊,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一定得先要解决吃饭温饱的问题。今天呢,咱全家人就坐在一起聊聊,家寿嘛还小,还不懂事,就看你们几个大的,你们想想看,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办法么?”
那李雪梅先开口了:“妈,爸走了,那你就是咱的家长了,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妈有本事有办法,我就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吧?好不好?”
那才14岁的罗家禄也说道:“嗯,对,大嫂说得对,妈,你说咋办就咋办吧,我也能帮手了,我也能干活了,只要能吃饱饭,只要能赚到一碗饭吃,只要不用饿肚子,你让我干什么都可以,我什么都能干!我听你的。”
林木兰说道:“家禄真乖,好,男孩嘛,就应该这样,就要有男子汉的气魄!就要有不怕苦不怕累敢做敢干的志气,就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妈就喜欢你这种气概。”
那罗家福在思索了许久后,他便持重地说道:“唉!妈,你就别难为他们了,他们都还小,家禄才14岁,家寿才7岁,雪梅又挺着大肚子,他们几个能干些什么呀?”
林木兰说道:“不管大小,咱家现在的情况变了,那么,这就要求大家都要懂事,都要一起来克服和面对。”
罗家福说道:“爸走了,家里就只有我一个成年男人了,另外呀,我也很快就要为人之父了,所以,那就让我来承担起这个养家糊口的责任吧。”
林木兰说道:“家福呀,这是肯定的啦,俗活说呀:有钱长子富,无钱长子苦。这……这肯定是要辛苦你了。那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么?”
罗家福说道:“这世态炎凉,人情如纸张张薄啊,自从我爸出事以后,这他的生意搭档也一个个的转投别人了,也不睬我们了,但是,这放排嘛,也还是需要人来帮忙的,我以前不也帮我爸和二叔干过放排,那我就去帮帮他们放排吧,赚些辛苦人工费来养家,我……我想去找找他们,我想他们应该还是会给一点面子雇佣我的吧?”
林木兰说道:“你知道这个道理就好,凡事呀不能怨人,还是要靠自己为好。”
罗家福说道:“我只是卖苦力,我想他们应该还是会请我的吧?另外,那唐湖村的大户人家唐叔那里,他也是需要长工和短工的,我也可以去帮他打打长工或者短工,来赚取一升半斗米,来供弟妹们生活。但是,有一点,那程屋楼人欺人太甚,咱就绝对不能去帮程屋楼人打工了。”
那李雪梅听后便眼眶湿湿的,她有些怜悯罗家福的味道,于是,她便含着泪说道:“妈,真没想到咱家也要落到这种地步,也会变得如此的艰难……”
那林木兰看了看李雪梅忧伤的面容后,她便打断了李雪梅的话说道:“梅呀,别哭!生活啊从来都是不相信眼泪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谓花无百日红,这风水呀轮流转,咱家现在虽然是跌难了,你爸走了,我也是卖田卖地医到他最后一口气了,也算是尽到良心责任和爱了,我们都不舍得他走!但是,死者已去,生者还要生活,所以呀,我们要振作起精神来勇敢面对,这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只会流眼泪是绝对没有用的。”
李雪梅应道:“嗯,是,我听你的。”
林木兰说道:“妈在想呀,我有福、禄、寿三个儿子,还有你,只要咱们一家人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共度难关、走出困境的,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滩头自然直嘛,只要我们不怕辛苦,靠我们的双手,只要我们勒紧裤腰带、撸起袖子干,我想咱家就一定能再创造出咱们以前的好生活的,再过个几年,等我儿子个个都长大了,说不定那生活呀还要更好过呢,只是,就是我们现在要比以前辛苦得多了。”
这林木兰那是何等的坚强啊!她是在给儿子们满满的生活信心、勇气和巨大的鼓励呀!
罗家福说道:“我看就这样吧,明天我就去联系一下还在放排的陈叔、王叔,再联系一下唐湖村的唐叔,咱们也要适度地放下身腰和改变态度了,今时不同往日了,我去求求他们,希望他们能雇佣我,我想长短工兼顾,争取多干活,多赚些钱来买油买米、养家糊口……”
那林木兰听了大儿子罗家福的话后,她便点了点头:“好,今时不同往日了,妈也会去做些短工,赚些钱来帮补家用的,嗯,这……哎呀,能不能……”
突然,那林木兰在“哎呀”了一声之后却陷入了沉思中了。
那罗家福、李雪梅和罗家禄便在望着林木兰。
一会后,只见那林木兰在说道:“儿呀,妈的脑中刚才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就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做?就不知道你想不想干?”
罗家福望着林木兰问道:“妈,你有什么想法呀?你说吧,儿子男子汉大丈夫,能干的我都干!”
林木兰便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呀,古语有讲:‘工’字无出头。你看这‘工’字呀,上下都不出头,这不出头呀,就说明打工呀是没有前途的、就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帮别人打工呀,既辛苦又累。”
罗家福说道:“我们现在不打工,还能干什么呀?”
林木兰说道:“咱罗家和妈那边的林家呀祖祖辈辈几乎都是以做生意为生的,我们的生活呀那从来都是红红火火的,虽然咱家现在是跌难了,也没有了做生意的本钱了,但是,妈在想呀,咱可以从头再来,就是要打工干活,那咱也要往最有利可图的这边靠,也要往比较有前途的路子上去靠。”
罗家福说道:“这怎么靠呀?”
林木兰说道:“我在想呀,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这里紧靠龙江,你爸生前长期都是在龙江上风里来浪里去的,你们几个也跟着他练就了一身的好水性,妈看你们也不比那《水浒》里的浪里白条、阮家兄弟差多少,我在想呀,咱能不能在龙江上做文章,就在龙江里讨碗饭吃呢?”
罗家福问道:“妈,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呀?”
林木兰说道:“家福呀,我在想呀,咱能不能改做打鱼的功夫呀?你看呀,偌大的一条龙江就摆在咱家门口,妈嫁到这里都二十多年了,就没见到有多少人在江里打鱼,这江里呀肯定有鱼,我就想不明白呀,咱龙头镇的人呀,怎么都去买咸鱼吃,这放在家门口江里的鱼怎么就不去打来吃呢?这多浪费呀!”
这林木兰呀就是有头脑,她看到了龙江里的商机和谋生的手段了。
罗家福一听,他霎时便惊讶和恍然了:“打鱼?在龙江里?这个……嗯……”
罗家福便在点起了头来。
那罗家禄一听,他顿时便也兴奋了起来了:“打鱼?好呀!咱既有鱼吃,又可以卖钱……”
林木兰笑了:“对啦,我儿子真聪明!妈一点呀你们就明白了。”
此时,那罗家福却皱起了眉头在说道:“可是,打鱼需要渔网,也要船,我们都没有……”忽然,他的眉头很快就又舒展了起来了,口中便在叫道,“哦……哦!我明白了……我舅父他们……”
林木兰便跟着笑道:“对了,你舅父一定能帮到咱们,我呀想让你到你舅父那边去跑一趟,我想要让你舅父他们帮忙一下,要让他们来帮忙解决这个渔网的问题,顺便也让他们来教一教你怎么打鱼。”
罗家福便笑了:“嗯,这个想法好。”
林木兰说道:“咱龙江呀,是洪水河,下雨的时候呢,涨水,不下雨的时候呢,水浅,水流很慢,江里有潭也有滩,还有礁石丛,依我看呢,只要你们水性好,能游能潜,在江边走走路,那就不需要船,这不像你舅父他们那边的榕江,妈在小的时候呀看过他们捕鱼,他们那边江面宽、江水又深,那才需要船。而我们龙江这边呢,依我看呀,由你家福为主,让弟弟家禄帮你忙,两兄弟合手合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看这打鱼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那罗家禄一听,他便高兴地应道:“好呀,我就喜欢玩水,我以后就跟我哥去打鱼了……”
罗家福说道:“嗯,这是一个好主意,玩水、捕鱼,这也是我们几兄弟的强项呀,这就不会枉费我们的一身好水性了,我看可以试一下。”
林木兰便继续地说道:“我就想呀,你家福和家禄一边打鱼,在农忙时,一边也可以打些短工,两边兼顾,江里可以打鱼时,就打鱼,不可以打鱼时,就上岸帮人耕田打短工,同时,也还可以兼顾到家里,这打鱼嘛,也会有侥幸,下雨水涨时,那下游的鱼必然就会往上游这里窜,就可以打多一些鱼,也可以赚多一些钱,比较有盼头,另外,打渔人有句口头禅叫做:打鱼赢打猎,没有一盘也有一碟。这说明呀,打鱼还是一种不错的职业选择,你们说是不是?”
那罗家福和罗家禄便异口同声地应道:“是!是是是是!”
那李雪梅也应道:“对,这个主意好,咱妈就是有高见,嗯,等我生完孩子后,我也可以去帮手的呀,我也会游水的呀,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林木兰说道:“好吧,就这么定了吧,这凡事呀宜快不宜迟,等一下,妈就写封信,那明天一早,家福你就带着妈的信,就去找你的舅父们,依我看呀,你就在舅父那边住上10天半个月吧,去跟他们学一学怎么打鱼,学会了再带上渔网回来,回来后,咱们也就可以自己开档了。”
“好,那就这么定了吧。”罗家福在应道。
就这样,在母亲林木兰的主持下,这维持一家人生计的谋生办法便这样就被定了下来了。
在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那罗家福就带着母亲林木兰的亲笔信,他就往榕城的方向赶去了。
罗家福连走带跑,他走了一整天,直到在天黑掌灯之时,也不知是翻过了多少座山,在走完了七、八十里的路后,那罗家福才好不容易赶到了榕城市郊舅父的家里。
那林家乃是榕城市郊的亦商亦农亦渔的大户人家,林木兰有七兄妹,众舅父们见外甥罗家福远道而来,便既惊又喜,乃热情招待。
那林木兰的大哥林木荣及其兄弟们在看了林木兰的信后,便了解了罗家的困境和意图了,于是,兄弟们便在商量着要合力来帮忙拉一把罗家。
于是乎,罗家福在休息了一天之后,他便开始跟随着舅父们到榕江里去学打鱼了。
那罗家福也真是聪明,在一个月不到,他便掌握了所有捕鱼的方法、要领和技巧了。
之后,舅父们根据上游河流的特点便在当地为罗家福购置了好几张拦网和手网,这网格有大有小,有可捕大鱼的、也有可以捕小鱼的,这几张网都十分适合在龙江里捕鱼。
这样,罗家福便又用了一天的时间,他便挑着渔网匆匆地赶回了罗家寨。
林木兰、李雪梅、罗家禄和罗家寿在见了罗家福又听了他说的在舅父家的情况后,众人便大喜。
在第二天上午,那罗家福便带着弟弟罗家禄到家门口的龙江河段小试牛刀、开始打鱼了,而没想到的是,兄弟俩竟获得了满满的收获,竟打得了数十斤鱼。
罗家福便留了数斤给家人吃,而把其余的鱼拿去龙头镇上卖,这便获得了钱银了。
见此情况,林木兰等家人们便无比欢喜了。
从此以后,在龙江河里,人们便经常可以见到罗家福与罗家禄在打鱼的身影了,打鱼时,那年纪较小的罗家禄只在一侧的岸边拉着网头,而罗家福则游来游去穿梭于两岸在放网或收网……
也自此,在龙头镇里或在江边的一些村寨里,则时常都可以见到罗家福与罗家禄兄弟俩背着沉甸甸的鱼篓在卖鱼了。
在农忙时,在天冷下不了水时,那罗家福就种作自己的那一亩半地,他也帮忙别人打些短工,而在农闲时,兄弟俩则专注于捕鱼,时年,龙江河里的鱼虾也都比较多,他们捕了鱼,除了自己吃外,就这样拿到市场或者是江边的村寨去卖,这罗家人便开始了半农半渔的生产和生活了。
就这样,这罗家人的生活便也就可以勉勉强强地维持着过了。
至当年的年底,这年是1932年,那李雪梅生产了,她顺产生了一个女儿。
尽管李雪梅生的是一个女婴,但那林木兰乃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她并没有受当地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因此,她便十分的高兴、并对李雪梅母女俩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此时,罗家一家老少都格外的高兴。
随后,经林木兰与罗家福的斟酌,罗家福的这个女儿便被取名为:罗海燕。
因为,当地人有时把江也叫做海,那罗家人又是在开始了半农半渔的生活了,而那燕子可是人见人爱的、唧唧喳喳活泼翩翩的益鸟,燕子来家造窝了,那就是有福气到家了,农家人都喜欢燕子,所以,家人认为把小女婴命名为罗海燕那是十分的贴切和喜庆的。
从此,罗家的家里便又充满了忙碌和欢快的笑声了,其一家人的生活便又幸福起来了。
那罗海燕便在母亲李雪梅和奶奶林木兰的照料和关爱下在健康地成长着。
所谓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当时间来到了1935年的时候,那罗海燕便已是近3岁了,此时,她长得可是十分的聪明活泼可爱、十分的惹人爱惜。
在人前人后,罗海燕总是在甜甜地叫罗家福:“爸爸、爸爸……”在叫李雪梅:“妈妈、妈妈…”在叫林木兰:“奶奶、奶奶……”在叫罗家禄和罗家寿:“二叔、三叔……”
屋里便总能见到罗海燕那活蹦乱跳活泼的身影和那甜甜的小酒窝,也总能听到她被人逗后发出的“嘎嘎嘎……”的银铃般的欢笑声。
只是,由于经济状况的不尽人意,另外,作为女孩,那私塾也是不接收的,所以,在家里的罗海燕以及未成年的罗家寿便都已经没有去私塾接受教育了,其两人便只能在家里由林木兰教些识字和算数的知识。
而在到了1935年这一年的上半年时,那李雪梅则又怀孕了。
当林木兰知道了这个喜讯后,那就别提她有多高兴了!
因此,林木兰便一边在呵护着李雪梅,一边又在提请罗家福与罗家禄兄弟俩要多打鱼多赚钱,以准备再次迎接家里的新生命的到来。
也因此,罗家人在内内外外则又都比较勤快和忙碌起来了……
然而,至1935年的冬季时,那罗家禄却坚决地要去过番了。
罗家禄为什么要坚决的去过番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续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