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名称的演变
史料记载,二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十二生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十二生肖的称谓也有所差别,其中蕴含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认知的变迁和各个朝代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
生肖又称属相,在中国,生肖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日期。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十二年一个轮回。十二生肖由自然界的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十二生肖的名称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从不同历史时期对“十二生肖”的异名别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十二生肖名称发展演变的历史,感受到生肖文化的辉煌灿烂。
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大部分时期,人们往往把动物类统称为“禽”,通常人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动物都可以称为“禽”。东汉学者王充所著《论衡·物势篇》里讲到四相与十二生肖时说“以四兽验之,十二辰之禽效之”,这“十二辰之禽”就是十二生肖。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对十二生肖名称的提法也开始多了起来。隋代王度在《古镜记》中描述对铜镜铸文中十二生肖图案时将十二生肖称为“十二辰畜”。唐代《事始》一书中又有了“十二兽”的提法。“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文学作品中多将十二生肖称作“十二神”。当时大部分时期实施的是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随着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一些少数民族中的生肖文化也逐渐传入了中原地区。据《新唐书·回鹘传下》记载:“黠戛斯,古坚昆国也。……以十二物纪年,如岁有寅则曰虎年。”这其中的“十二物”就是十二生肖。
宋朝时,十二生肖的名称大致有“十二虫”和“十二时”两种叫法。苏辙在岁暮守岁之际,感叹星移斗转、岁月易逝,写了一首《守岁》诗:“於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诗人自注“是岁壬寅”,古时楚人称虎为“於菟”,“於菟绝绳去”表示“虎”年将尽。可见,“十二虫”指的就是十二生肖。宋代李溥在《五代会要》中将十二生肖称为“十二时”:“文武官及庶人丧葬,三晶已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
到了清代,又有了“十二辰禽象”的称谓。李光地等奉旨编纂的《星历考源》一书卷二中云:“十二辰禽象: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我们较为熟悉的“十二相属”的叫法,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列有一条,题名就为“十二相属起于后汉”。
民国期间,还有“十二支神”的提法,当时出版的《中国明器》中认为东汉十二生肖画像砖是“后来明器中十二支神所本”,十二支神即十二生肖。
以上十二生肖不同的称谓之中包含着历代文化发展的轨迹,蕴藏着民间风俗的历史变迁,更深载着传统生肖文化的无穷奥秘。从十二生肖名称的演变中可以看到生肖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中国民族语言的发展历程。
延伸阅读
十二生肖的分类
根据十二生肖的来源以及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把十二生肖分为三个大的类别:第一类是已被人类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和鸡,它们是人类早期为了生存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人丁兴旺、吉祥美好的夙愿。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和蛇,其中有人们所敬畏的虎和蛇;也有人们所厌恶、所忌讳但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兔和猴。第三类是中国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集许多动物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代表着富贵和吉祥。
十二生肖起源说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从民间里巷到正堂书院,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探究生肖的起源,产生了人类模仿说、图腾起源说和生肖纪年起源说。
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生肖的起源。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曾向大弟子蔡元定询问“十二相鼠起于何时,首见何书?”蔡元定瞠目结舌,不知如何作答。时值今日,关于生肖的起源仍是众说纷纭。
人类模仿说
很久以前,古人就已经发现,木星绕太阳一周需要十二年的时间,认为木星运行的不同时期会对地球上生物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玉函山房辑佚书》中的记载,在木星绕太阳运行的十二年中,会有三年收成,三年水灾,三年丰收,三年旱灾,同时人们还发现,在十二年中各有一年特别适宜某种动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就开始在不同的年份向该年当中生存能力最强的动物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适应地球复杂多变的环境。如此,每十二年为一轮,就有了现在的十二生肖。
“模仿说”是人们顽强的生命意识的体现,这种生命意识通过古代巫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类对动物的模仿也反映了先民们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
图腾起源说
考古学家发现,在甲骨文上已经有了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有人认为,生肖可能产生于夏代,最迟不晚于商代。但是,对于古人为何如此来搭配,人们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解释是,生肖与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有关。
图腾是“氏族”、“亲属”、“标记”的意思。图腾文化是人类文明历程中一种非常独特和奇妙的现象,图腾崇拜作为最早的宗教信仰方式之一,遍及世界各地。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为了对不同的氏族进行更好的区分,图腾便应运而生。原始氏族社会的人们,往往把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和植物视若神明,并将他们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进行祭祀、崇拜,不准任何人杀戮、食用。当时,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惧怕虎、蛇以及想象中的龙等动物,就把他们作为图腾来崇拜。随着人们开始定居,诸如牛、鸡、狗等用来营生的动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人们把这些动物选入了图腾。
不可否认,古人对于图腾的崇拜势必会影响对于十二生肖的确定,两者之间也必然有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但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推测,尚缺乏确切的科学根据。
生肖纪年起源说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一些民族使用“十二兽历”来纪年,以十二年为一轮,循环往复、绵延不断。在云南哀牢山自古至今使用的都是十二兽历纪年法,并且在遇有重大节庆时,还要请女巫装扮成十二兽神来跳舞。
其实,“图腾起源说”与“十二兽历说”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远古氏族有可能是在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和图腾崇拜的影响下创造出“十二兽历法”的。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历法是干支纪年和动物纪年相结合在一起的。
总之,十二生肖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是华夏民族和其它各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先人们无穷的智慧和美好的愿望。
延伸阅读
秦简《日书》中对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日书》中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这其中的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的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十二生肖排列诸说
生肖的排列问题一直在传统文化中是个不解之谜,自古人们就不遗余力地试图加以解释,对于生肖的排列问题也形成各种不同的说法。
对于十二生肖的顺序,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十二生肖为什么按照“鼠牛虎兔”这样的顺序排列呢?
在汉族,流传着一个很广泛的传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给忘了,猫就错过了日期,没有报上。原本推牛为首,结果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了先机,于是老鼠排第一,牛为第二。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鼠和牛的后面,这下兔子又不服,要和龙赛跑,于是兔子又跑到了龙的前面。狗又不乐意了,一气之下咬伤了兔子,被罚到了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了一番较量,到最后,猪又跑来,狗又成倒数第二了。这个传说反映了人们渴求得到答案的美好愿望。
对于生肖的排列,有两种比较科学的解释:
时辰排列说
清代刘献的《广阳杂记》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序。刘献认为:“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侯,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侯。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阳类也,故午属马。羊食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臂之气数,将乱则狂儿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习性排列说
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对“时辰排列说”加以吸收利用,并结合阴阳之说,用各生肖动物的习性来作解释:
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子时。子为阴极,象征着幽潜隐晦,配之以鼠,因为鼠的特征是藏匿,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点到三点,是丑时。丑属阴,让人想到俯首而生慈爱。牛有舐犊之情,故以配丑。
清晨三点到五点,是寅时。寅为三阳,阳盛则暴,以虎配寅位,因其为猛兽,性暴,最为凶猛。
五点到七点,为卯时。卯,月亮落西方卯位而含东卯之兔,因此,卯属兔。此时,月亮挂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
清晨上午七点到九点,为辰时。辰,表示阳气升起而动作,其盛以龙配之,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故辰为龙。
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此时,阳起的动作并不那么旺盛,像蛇,故巳为蛇。
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午,为阳极之象,因为马疾驰而矫健,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可以代表阳极的意义。所以,午为马。
下午一点到三点,为未时。未为阴,而羊“仰而秉礼行焉”,且有跪乳的习性,故未配羊。
下午三点到五点,为申时。申为三阴,阴盛则黠,以猴置申位,正因为猴性黠,而且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点到七点,为酉时。西酉有鸡,且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所以酉以鸡配。
晚上七点到九点,为戌时。戌,阴敛而潜寂,狗司夜,是为持守之物,故配狗。
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为亥时。亥为猪。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酣睡,正好相属。
总之,生肖的排列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历史渊源的,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逐渐形成并最终确定的。
延伸阅读
《大集经》对十二生肖的排列
佛教经典《大集经》卷二十三中有关于生肖排位的记载,佛经所说四大洲之一阎浮提即赡部洲的四方大海之中各有海中的神山宝地:南海琉璃山,山名为潮,山上的种种色窟中住着一条毒蛇,无死窟中住着一匹马,善住窟中住着一只羊;西海玻璃山,山上的上色窟中住着一只猕猴,誓愿窟中住着一只鸡,法床窟中住着一只犬;北海银山,山名菩萨提月,山上的金刚窟中住着一头猪,香功德窟中住着一只鼠,高功德窟中住着一头牛;东海金山,山名功德相,山上的明星窟中住着一只狮子,净道窟中住着一只兔,喜乐窟中住着一条龙。
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
生肖的来源有各种说法,关于生肖的最早记载出于何人何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人们对于传统生肖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全面,在关于生肖的最早记载问题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从文献记载来看,清代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关于生肖的最早记载问题。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四中认为,十二相属之说起于东汉。因此,有不少人将东汉王充的《论衡》视为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物势》中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卯,兔也。亥,豕也……”在这段引文中,只有十一中生肖,唯独缺龙。王充又在《论衡·言毒篇》中记载:“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东汉赵晔在其所著《吴越春秋》中也有“吴在辰,其为龙”的记载。这样,正好是十二生肖,并且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搭配已经非常完美,与现在民间所流行的说法相差无几。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发现不断增多。1970年,考古人员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秦简中发现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比较完整的记录。这批秦简里有《日书》两种,其中一种《日书》背面的《盗者》一节载有十二生肖。据研究,《日书》竹简很可能成文于秦始皇称帝之前,这就比《论衡》的记载前推了将近300年。秦简的记载中,十二地支齐全,除了“辰”一项原简漏抄生肖外,其余十一项均标有生肖:“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猪,秦简所录这五种生肖与今一致;而“巳,虫也”、“申,环也”、“酉,水也”三项,同巳蛇、申猴、酉鸡相近;其余三项则与今不同。对此,业界说法不一。不管怎么样,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后,《论衡》记录十二生肖的率先优势一下子被超越了。
当代学者大多认为,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是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例如《吉日》篇中“吉日庚午,即差我马”等。战国诗人屈原在《离骚》的开篇也有相关的内容:“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说自己出生是在寅年寅月寅时。另外,《礼记·月令·季冬》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
考古家还发现,早在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干支表以及运用干支的例子。可见,产生了秦简和《论衡》的时代都不一定会是有关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和产生的源头。相信随着人们对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科技的逐渐发达,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问题以及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延伸阅读
生肖最早记载汇总
近代著名文艺批评学家、民俗学家杨萌深在《事物掌故丛谈》一书中将各种有关生肖起源的最早记载综合起来,做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十二地支配合十二兽之说,以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物势》和《论衡·言毒篇》为代表(上文已有论述)。
其二,北族起源说,首见于明代陆深所著的《春风堂随笔》:“北狄中,每以十二生肖配年为号。所谓狗儿年、羊儿年者,岂此皆胡语耶?”
其三,印度起源说,佛教经典《大集经》中所言:“阎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
其四,兽足奇偶说,这在宋人的《家·公选》一书中已有体现。
其五,性情说,首见于明代学者郎瑛所编著的《七修类稿》。
其六,体亏说,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中认为:“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十二属各有不全。”
中国少数民族生肖文化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肖并不是汉族的专利,中国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的生肖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国生肖文化的多样性,彰显出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光辉灿烂的魅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悠久的历史,以及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生肖文化也不例外。华夏范围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部分彝族等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文化影响很大,与汉族的基本一致。由于生存环境以及所熟悉物种的不同,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各少数民族往往会选择本民族最为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此外,少数民族还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用生肖纪年、纪日的方法,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和风俗。
傣族十二生肖
生活在西双版纳等地区的傣族,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傣族把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不仅用来纪年,还用来纪月和纪日。傣历中的“骨”是汉族的“年”,“血”为“月”,“皮”为“日”。他们所说的“子年鼠骨”就是“子年鼠年”;“一月鼠血”就是“一月鼠月”;“申日猴皮”就是“申日猴日”,以此类推。可见,汉族的十二生肖在传入傣族以后,其应用要远远丰富于汉族中的十二生肖。
黎族十二生肖
在海南省居住的黎族同胞,其十二生肖为: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以鸡为首,又以虫代替虎。在海南省保亭县毛道乡居住的黎族人(毛道黎),其十二生肖则为:鼠、牛、虫、兔、龙、鱼、肉、人、猴、鸡、狗、猪。
彝族十二生肖
生活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用十二生肖来纪年、纪月和纪日,只是在各地所采用的首月有所差异。有的地区以羊月为首月,有的地区以马月为首月,有的地区以猴月为首月。哀牢山彝族在十二生肖中,用穿山甲代替了龙的位置。居住在云贵川三省交接地区的彝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习俗。他们在虎日这天赶虎街(集市),在猪日这天赶猪街等。有些地方还建有十二生肖的神庙,每年举行祭祀活动,还跳十二神舞,热闹非常。
藏族十二生肖
传说,藏族的生肖纪年法是在公元7世纪时由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带去的,因此和中原地区的十二生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也是以六十年为一轮,相当于汉族的甲子年。每六十年的第一年称为“回登”,为木鼠之意,即鼠年。藏历生肖纪年有将阴阳、五行与十天干结合在一起的特点: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每对中前者为阳,后者为阴。另外,藏历中还以男女代替阴阳,如阴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阳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等。
纳西族十二生肖
居住于云南省境内的纳西族以生肖纪日,并配以方位,方法非常独特。他们将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每月都是30天。单月第一天为猴日,按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的顺序往下排,一直排至单月的第29天为鼠日;进入双月时,跳过双月第一天并不是牛日,而是把牛日跳过去,定为虎日。
延伸阅读
少数民族以生肖取名
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生肖除了用来纪年以外,还用于取名。云南哈尼族以生肖为新生儿取名,如降生于属牛的时辰,便以牛为首字,例如叫“牛山”。云南普米族人的名字也有取于属相的,如鸡年出生的人,叫“罗次”或“罗米”,“罗次”为男,“罗米”为女,既包含了性别,又包含了属相。羌族以生肖取名的情况较为普遍,如“泽木子”,意为属羊的女子;“别木子”,意为属猪的女子;“别木基”,意为属猪的男子;“合木基”,意为属虎的男子。在苗族聚居区,巫师一般根据孩子的出生日取名。例如,给丑日出生的孩子命名为“水牛”或“田”,取义为丑属牛,牛耕田。
中国生肖文化的传播
随着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国的生肖文化逐渐向外传播。中国生肖文化在向域外传播过程中,有些仍然保留着原貌,有些则因为生活环境和地域条件的不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历史上大多实行适度宽松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政策,除了华夏各族之间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之外,其它国家和民族与华夏各民族之间也有彼此文化之间交流和吸收,生肖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日本生肖文化的影响
绿雉(别名贝母鸡)是日本的国鸟。中国和日本都有崇信金鸡的信仰,然而两者却有着不同甚至迥异的文化烙印。在中国,金鸡不仅是祥瑞之兆,能带来财富,更多地蕴含着助善救贫、伸张正义、惩恶除贪等文化内涵。而在日本金鸡的价值理念只被简化为吉兆发财。中国的金鸡信仰传到日本时,其中的道德价值取向便被日本人舍弃了。这种金鸡崇信在日本的变异也凸显了日本国对外来文化自信、自强和重塑的巨大力量。
另外,日本的生肖在种类上与排列顺序上与中国也大体一致,有所不同的是,日语读十二支,将子读为鼠,将丑读为牛等。可见,在将地支和生肖结合程度上,日本比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对泰国生肖文化的影响
生肖文化在传入泰国时,排列顺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泰国还把中国的干支与生肖纪年法加以改造,他们把生肖的一轮即十二年称为小周纪年法,与小周纪年法相对的是大周纪年法。大周纪年法六十年一周期,不用干支,直呼生肖,并以从一到十的十个数目字相配合,起始年为蛇一年,接下去是马二年、羊三年……牛九年、虎十年。之后为兔一年、龙二年、蛇三年、马四年……每种生肖轮五次,每个数目字轮六次,最后由兔九年、龙十年收尾,六十年后新一轮的大周纪年法便又从蛇一年开始了。这显然是对中国干支纪年法的变形运用。
对越南生肖文化的影响
越南的十二生肖也是由中国传入的,与中国的基本相同,只是把“兔”换成了“猫”。据说,越南之所以把“兔”换成了“猫”是由于当时翻译的失误,因为“卯”和“猫”同音,翻译听错了,以讹传讹,结果一直错到今天。
对缅甸十二生肖文化的影响
缅甸的生肖在东南亚地区别具一格。缅甸人在吸收中国生肖文化的同时,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与改造。他们变十二生肖为八大生肖,分别配以八大星球之名,自周一至周日依序排列,如周一为太阳,出生的人属虎;周二为火星,出生的人鼠狮子;周三上午为水星,出生的人属双牙象;下午出生的为魁星,出生的人属无牙象等。
当然,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生肖文化并不只是十二种动物那么简单,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包孕其中的。十二生肖包含着十二种动物,但十二种动物未必可以形成十二生肖文化。也正因为如此,生肖文化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广大。随着十二生肖文化的域外传播,十二生肖已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延伸阅读
中国古书中对于柬埔寨生肖的记载
柬埔寨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真腊。元代成宗元贞年间,学者周达观随使去往真腊,编著了一部记录柬埔寨当地风俗人情的著作《真腊风土记》,其中就有关于柬埔寨十二生肖的记载:“十二生肖亦与中国同,但所呼之名异耳。如以马为卜赛,呼鸡为蛮,呼猪为直庐,呼牛为个之类也。”从此记载中可以看出,柬埔寨的生肖文化在吸收中国生肖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本国自己的特色,显示了中国生肖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和强大融合力以及对于其它国家尤其是周边各国的深远影响力。
诗文里的生肖文化
生肖文化的流行在于中国人的普及和宣传,尤其是知识分子推波助澜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在文人雅士的笔下,生肖文化的文学样式变得丰富多彩,也颇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成为生肖文化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生肖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经千年而不衰,得益于华夏之邦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更是离不开骚人墨客的妙笔生花。从古诗到小说当中,从灯谜到对联当中,都渗透着十二生肖的痕迹。
生肖古诗
古人把以生肖为题材写就的诗称作“生肖体”,“生肖体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列朝诗集》中收录明代胡俨的《十二辰诗》:“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眠,画蛇添足实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诗人巧妙地把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与典故融入其中,既讲述了有关生肖的知识,同时又充满了趣味性和可读性,不愧为一首十二生肖诗的经典之作。
生肖也是民间百姓们的最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写出属于他们的“生肖诗”来:“老鼠不留隔夜粮,水牛身上拔根毛。画虎不成反类犬,兔子不吃窝边草。天龙难斗地头蛇,打蛇要打七寸处。好马不吃回头草,羊毛出在羊身上。青肚猴子教勿乖,偷鸡不成反蚀米。打狗要看主人面,千年野猪老蚀食。”这首生肖诗并未进行太多的艺术加工,把人们熟悉的生肖习俗与传说根据十二生肖的顺序依次串联起来,反映出生肖文化的大众性和趣味性特点。
生肖小说
一部真正优秀的小说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自身的写照,更是一个朝代、一个社会的万花筒,是对某一个时期民俗文化的展现,生肖文化当然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明代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其中对于生肖文化的描写,更是现今研究生肖文化的珍贵资料。《金瓶梅》中写人物往往是以属相来交代年龄,如书中申二姐自言“属牛的,二十一岁”,潘金莲也说“奴家虚度二十五岁,属龙的”等等,不胜枚举。纵观《金瓶梅》一书,对于生肖的描写,足有20余处,而单单表示年岁的就多达三分之一,其它如算命、丧葬等,也多有涉及。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自然少不了对于生肖文化的描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一回中,贾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有一首诗写到“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此处借用生肖“虎兔相逢”的禁忌,暗示了“四春”中元春的命运悲局。
生肖灯谜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有闹花灯的习俗,灯谜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灯谜中的许多谜面和谜底都是以十二生肖为主题。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广笑府》一书中就有这样一个生肖灯谜:“月在半天,女子并肩,火烧羊脚,鸡立水边”,打四个字。谜底是:有好美酒。其中,鸡属酉,“鸡立水边”即为“酒”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在平常的游戏或是小品、相声等众多艺术形式中,人们也常常拿生肖谜语来增添乐趣。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谜语:“兄弟十二我行七,四六推倒二十一”,这是在说他自己的名字:十二生肖中马排第七位,“四六推倒二十一”则为“三立”两个字,生动形象,抓住了人们的兴趣所在。
生肖对联
生肖对联易于观赏者记忆,雅俗共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生肖对联的内容有多种写法,可以只以一种生肖入对,如“牛郎芳草地,丑待吉祥年”;也可以将两种生肖嵌入其中,作为新旧交替之际的新年联,如“东风放虎归山去,明月探春引兔来”等。
在传统戏文以及新兴的歌词当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生肖文化的体现,将生肖文化根植于诗词、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之中,不仅丰富了文学的题材,同时也赋予了生肖文化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延伸阅读
生肖对联巧拜寿
一次,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应邀参加青州一位乌姓老寿星的寿宴。席间,众人请他们夫妇俩合作一副寿联,祝贺乌老寿诞。赵明诚有意难为妻子,随即写下上联前半部分“乌龟方姓乌”和下联前半部分“老鼠亦称老”。李清照诗才卓绝,稍加思索,和上一对:“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联中“鼠姑”为牡丹的别称,上下联立意精巧,幽默风趣,既祝福寿主长寿,又表达寿主品行高尚,而且巧嵌“乌老”二字。众人听后满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