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说谎的筹谋阶段

谎言的发生需要人们反复斟酌,以便根据自己的动机更顺利地欺骗他人。但是人们总是根据不同的动机来筹谋谎言,所以要想了解如何筹谋,一定要先了解说谎的动机。成年人在心理状态已经成熟的条件下会根据自己的动机筹谋谎言,但在儿童发展阶段,就算儿童的谎言不能用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父母也要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谎言会编造得更加精致,说谎能力会随着心理理论的发展而提高,坎迪达·彼得森(Candida Peterson)等人(1995)认为这种提高也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提高的表现。因此,要正视儿童的说谎行为,还需结合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6.2.1 说谎的动机

寻找谎言背后的缘由即可解决问题,获得真相,而缘由就是人们说谎的动机。多项研究指出不同的需要组成了说谎动机。这表明谎言是在不同动机的驱使下出现的。影响说谎的动机有内因和外因,最大的内因是需要和内驱力。比如小偷偷窃却不承认,因为某物对他充满了诱惑,获得某物就是偷窃的诱因。诱因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驱使人们得到它;另一种驱使人们远离它。比如人们做错事不想被惩罚,就会用说谎来逃避。由此可以看出,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所以当有人说谎时,可以先了解他的需求或找到其诱因,顺藤摸瓜就能找出原因。

打翻了姑妈的花瓶沉默不言,偷了同学的铅笔死不承认,对考试作弊得来的好成绩沾沾自喜。人总是在不同动机下说着不同类型的谎言。那么到底有多少种动机指导人们说谎呢?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把动机与行为当作两个相对的概念,行为是个体外显活动的体现,而动机是促使个体发生活动的内在动力。要想了解谎言的发生过程,就要从动机下手。至于人们为何说谎,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

丹尼斯·特纳(Denys Turner)(1975)根据不同的说谎频次提出5种不同的说谎动机并发现了不同说谎动机的占比。它们分别是:(1)为了自己的面子(55.2%);(2)为了增大社会的联络性(9.9%);(3)当发生冲突时,为了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22.2%);(4)为了影响人际关系(9.6%);(5)为了获得权利或维护自己的权利(3.2%)。你可以发现人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说谎的占比最大。

哈姆(Hample)(1980)根据受益人的不同将谎言的动机分为四类:一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二是为了维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三是为了对方的利益;四是为了其他原因。他还发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谎比其他类别多2倍,这表明说谎者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黛博拉·喀莎(Kashy Deborah)等人(1996)也认为,人们会为了自己和别人获取很大的利益与逃避严重的惩罚而说谎。为了游戏、获取利益和自我夸大则属于另一种说谎动机。另外,说谎的动机还可能是向权威进行挑战(Ekman, 1989)。西塞拉·博克(1979)提出人们说谎还有可能是因为想开玩笑。

卢乐珍(1999)从儿童说谎的角度分析说谎动机的产生,她认为儿童说谎的动机可能有6种:(1)“童言无忌”的谎言;(2)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产生的“酸葡萄心理”;(3)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地位;(4)帮助朋友躲避惩罚;(5)躲避使自己恐惧的事;(6)得到某种利益。

朱艳新(2003)依据不同的交往动机,将动机分为三个类型:善意性、利己性和玩笑性。夏艳芳(2010)把说谎分为不清楚性说谎、有目的性说谎、保护自我性说谎、比拟性说谎、报仇性说谎、寻开心性说谎和表现性说谎。

通过梳理大量的心理学说谎研究发现,虽然每个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与分析,但重叠度很高,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游戏性的:有些人想通过说谎的方式,使别人受到惩罚或被人嘲笑,从而得到乐趣。比如你在愚人节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同桌,“老师叫你去办公室”。

第二种是逃避惩罚:人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违反这些规范,都不希望自己受到惩罚。有时人们为了逃避惩罚,就选择说谎来掩藏自己的错误,这就产生了说谎动机。例如,你在考试的时候作弊了,为了逃避惩罚,你很有可能表现出“受害者”姿态。

第三种是获取利益:说谎可以带来某种利益。比如较高的学术地位可以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就有学术造假;又如一个人假装自己家中特别贫困可以获得学校和国家的贫困补助,则他很有可能会在陈述自己的家境时添油加醋。

第四种是自我夸大:因为夸大自己能得到他人的欣赏,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可能为了博得他人的同情,夸大自己的痛苦。比如你这次考试考得很差,可能会被别人嘲笑或被家人责备,如果你说你在考试时生病发烧了,就可能避免被嘲笑或被责备。

第五种是保护他人:善意的谎言。有些人说谎不一定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保护他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会避免让对方感到不舒适而说谎。如果你的朋友来到你家不小心弄坏了你最心爱的玩具,当他感到非常抱歉且不知所措时,你可能会告诉他这个玩具本来就有问题,这可以维持人际关系。

在浏览了上述内容后,你也许对说谎及其动机有了一定了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谎言实质上都是为了自己。但人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会为了别人而编造出善意的谎言,这种谎言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达到更好的生活与状态。比如为了避免伤害对方或是为了缓和气氛,而说的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Levine & Schweitzer, 2014)。白谎有两个特征:一是刻意性,人们明明知道真相却说出不相符的“事实”;二是特殊性,在知道具体事实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对被说谎者的伤害而说谎(刘秀丽,史华一,张娜,2016;张娜,刘秀丽,2014)。

贺舟颖等人(2010)通过情境故事访谈法,调查了7~12岁的96名小学生对不同动机类型说谎的道德评价。研究发现7岁儿童更看重“事实”,只有在对说谎进行道德评价时,才考虑对方的说谎动机及当下的情境因素。9~12岁的儿童对白谎会有转折点,他们会考虑说谎的类型,会对白谎区别对待。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白谎的评价分数也显著提高。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当结果是物质奖励时,儿童的说谎行为相对较多。朱艳新(2003)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对白谎有较高的评价,且高于玩笑性说谎和只利己的谎言,这些结果表明儿童会考虑对方的说谎动机。也许儿童已经明白,白谎往往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

李康(Lee K)等人(1997)发现,青少年和大学生认为白谎不是谎言。朱艳新(2003)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白谎会增加。这也许表明到了一定年龄,人们大多认为白谎不是真正的谎言。王丽等人对说谎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出于善意而说谎的机会较多,这也许与他们从小就习得的观念有关(王丽,胡英君,2008)。他们认为善意的谎言能帮助他们维护对方的利益。大学生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说谎。大学生说谎大多是希望自己被尊重和认可,他们被虚荣心驱动,通过说谎的方法获得大家的认可(王益文,林崇德,2004)。

从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善意的谎言要比恶意的谎言更能被人们接受,因为恶意的谎言与其他行为相比更容易被视为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刘秀丽等人的研究发现,谎言动机会增加内疚和羞愧,这两种情感在人们感知别人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方面发挥很大作用,给人们将来准备说谎提供“情感”体验(刘秀丽,张娜,2014)。

善意的谎言

雨果和巴尔扎克是两位伟大的作家,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巴尔扎克去雨果家做客。雨果让巴尔扎克到处看看,于是巴尔扎克就参观了雨果的房子。当他在雨果的书房走动时,只听见啪的一声,原来是巴尔扎克把雨果的笔筒碰掉了,看到这个被摔得四分五裂的笔筒,巴尔扎克难过极了,因为他知道雨果很喜欢这个笔筒,也知道这个笔筒很珍贵。于是他告诉雨果自己不小心把这个笔筒弄坏了,并希望得到雨果的原谅。这时,雨果大笑了起来,说:“没关系,这只是一个赝品,不值钱的,我改天再买一个……”听到朋友的解释,巴尔扎克这才松了一口气,没有刚才那么自责了。

其实这个笔筒是无价之宝,也是雨果的心爱之物。即使这个笔筒已经摔碎了,雨果还是把它收藏了起来。为什么雨果会向巴尔扎克说这个笔筒不值钱呢?原来雨果是怕巴尔扎克知道真相后心怀愧疚,郁郁寡欢。雨果认为这个笔筒远远比不上两人的友谊,所以才向巴尔扎克说了这个善意的谎言。

6.2.2 说谎与心理理论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说谎进行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都是站在成人的行为或道德问题的视角进行的(刘秀丽,2005)。直到20世纪80年代,心理理论的出现使得研究者们从另一个角度对说谎进行了定义:说谎是指人们有意图培养对方的错误信念,以使对方产生错误或进入这一误区的行为(Wimmer & Perner, 1983)。从心理理论的视角研究说谎可以贯穿人的一生。

普雷马克(Premark)和伍德乐夫(Woodruff)最早提出了心理理论(Premack & Woodruff, 1978)。广义上的心理理论不仅仅是理解自己的信念和意图,并且同样也能理解他人的心理,推测他人的行为。当今的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心理理论处于日常生活中人的一系列心理因果事件中,构成了前科学知识体系,最后组成有关心理的知识。这个知识体系可以预测或解释人的行为,也许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个知识体系与其他科学理论一样,有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也许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说谎。心理理论是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如果从心理理论的视角对说谎展开研究,要从儿童的视角展开。所以如果据此给心理理论从狭义上下一个定义,就是儿童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徐芬,包雪华,傅根跃,1999)。

总的来说,根据前人的研究,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愿望、信念等概念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如何组织在一起的思考与理解(王益文,林崇德,2004)。心理理论的成熟也标志着儿童的成长。在心理理论与说谎行为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儿童阶段开始进行研究的(陆丽娟,2016),多数研究把心理理论的发展作为研究说谎筹谋阶段的重要主题。

1.信念与说谎

信念是人们对具体世界的心理看法,它可以表现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人们根据心中的信念进行活动。即使有时候这种信念是错误的(Wimmer & Perner,1983),比如说谎去欺骗别人,此时人们即使知道说谎不正确,也会说谎。这个错误信念是人们说谎前就存在的。他们先是让自己对信念开始说谎,然后指导自己说谎(详见第1章)。

前面已经提到信念与说谎的关系,同时也提到信念是指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向采取行动的意识(徐芬,刘英,荆春燕,2001)。信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真实信念,指人们所说内容与具体客观世界相符,如鱼在水里游;二是错误信念,即人们所说的内容是错误虚假的,与客观世界不符,如鱼在地上走。当儿童理解了他人的错误信念时,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成熟。这种错误的内容表示人们有错误信念,就产生了说谎现象。然而,人们有时也会把事物看错,或观点跟不上事物的变化,或从他人处获得了错误信息,这些不属于谎言(刘秀丽,2004)。

生活中我们总是与他人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维持关系需要理解他人心里的想法。有的信念直接影响人们对事情的理解,尤其是儿童。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是他们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标志着儿童说谎能力的发展水平。比如,小明把自己喜欢的乒乓球藏在一个红盒子里,不让其他人看到,然后就离开房间出去玩了。小强也喜欢这个乒乓球,他在小明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这个乒乓球从红盒子里拿出来,放到了一个黄盒子里。如果问听故事的儿童:“如果小明回来了他会去哪儿找这个乒乓球?”这是一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莫书亮,2007)。通常,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因为他们在信念认知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他们认为小明会去黄盒子里找乒乓球,但事实上,在小明的信念中乒乓球在红盒子里。所以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错误回答并不是在说谎,只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正确区分各级错误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提高对错误信念的识别能力。李东林(2008)的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对错误信念有了自己的思考,且明白错误信念的存在,他们对说谎的识别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威默(H. L Wimmer)和约瑟夫·佩纳(Josef Perner)(1983)认为,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级信念,它主要描述自己对客观事实的思考,但并不能很好地揭示社会互动的本质。然而,这些研究所探讨的仅是儿童对于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张文新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心理状态。他们可以从理解“小明认为乒乓球在一个黄盒子里面”发展到“小红认为小明认为乒乓球在一个黄盒子里面”,前面的理解即是一级信念,而后面则是二级信念(刘娟,2008)。儿童对于这种信念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开始懂得在爸爸妈妈心情好的时候询问是否可以购买自己想要的礼物。二级信念的发展,在儿童筹谋说谎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它帮助儿童即使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谎,也能使这个谎言看起来更加真实。

目前,到底哪个年龄阶段是理解错误信念的关键期仍存在争议。陆丽娟(2016)认为某种错误信念的出现可能发生在3岁左右的孩子身上。例如,3岁甚至2岁的儿童,就可以自动发生说谎行为,且他们可以明白对方的错误信念。迈克尔·钱德勒(Michael Chandler)等人(1989)的研究表明,2岁左右的幼儿在游戏时,为了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有可能欺骗对方(Chandler, Fritz, & Hala, 1989)。他们还发现,3岁儿童可以制造错误的信息且控制真实信息的出现,能够使他人产生错误信念。艾伦·波拉克(Alan Polak)和保罗·哈里斯(Paul Harris)(1999)的研究发现5岁左右的孩子不承认自己有偷看行为,这与他们的错误信念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儿童可以伪装真实的想法,以达到欺骗对方的目的。刘秀丽(2004)的研究发现,5岁半和6岁的儿童可以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逐渐过渡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

波拉克(Polak)和哈里斯(Harris)(1999)采用抵制诱惑的范式研究儿童在说谎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儿童的确可以成功说谎。这主要是二级错误信念对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指导。刘秀丽、王益文和林崇德的文章提到,7~11岁儿童会假装自己是无辜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有明显增长(王益文,林崇德,2004;刘秀丽,2005)。这些研究均表明,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给儿童说谎行为提供了指导,使得儿童可以成功地向别人说谎。此外,国内研究人员发现心理理论发展较成熟的儿童说谎能力高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儿童(刘秀丽,车文博,2006;刘秀丽,张娜,2014)。这些研究都发现了儿童的错误信念与说谎的发生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为人们解释说谎提供了新思路。

2.意图与说谎

心理理论中不仅有“错误信念”这种可以指导儿童说谎的概念,而且有“意图”的概念,这可以进一步解释说谎发生的缘由。意图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直接帮助人们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意图在愿望和行为之间起着某种中介作用,意图在说谎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它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愿望。

既然意图在谎言的筹谋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到底意图是什么呢?意图是人们做某事的决心,意图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行为选择,最后把想法表现为内生的意图行为(杨丽珠等,2017)。在人们说谎之前,会先经过意图的指导,然后呈现说谎行为。当然,这一切取决于说谎意图的程度,程度越强烈,就越会促使人们通过说谎来达到目的。

已有研究表明,通过人们的行为意图和行为结果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其中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是人类进行谎言识别的重要依据。人们对说谎的判断,会依据他们的心理状态编码整合他们的意图及相关信息,最后做出合理、有效的判断。所以,意图是帮助人们了解其行为的依据。在一个人行动之前,对其意图进行分析,我们会更好地明白其行为倾向,从而就会发现说谎行为的背后是由意图指导的。

对意图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预判一个人接下来的行为倾向,这种对意图的理解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郑小蓓等人对婴儿意图的理解进行了探讨,但是对于意图理解能力到底来自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经验,并未得到直接答案(郑小蓓,孟祥芝,朱莉琪,2010)。研究还发现意图理解是伴随着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的,婴儿期的说谎可能并不是有目的的行为,人们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

了解了意图与说谎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并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直接支撑意图的存在,大多数的证据来自心理理论。现在也有研究者正在研究婴儿动作的意图推理过程,或许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支撑意图的存在。

路易莎·萨托里(Luisa Sartori)(2011)等人提出先天机制论,他们认为婴儿天生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线索,会根据不同的线索判断别人的意图和行为结果以达到目的。普雷马克(1990)认为婴儿会根据他人的意图来解释他们的行为。盖尔盖伊·奇布劳(Gergely Csibra)等人提出了“合理性准则”,他们认为婴儿会把动作归因为有目的的行为(Csibra & Gergely, 2007)。这些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有时候人的撒谎能力可能是天生的,因为从婴儿阶段就拥有了观察对方意图的能力。

当下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后天经验理论来支持婴儿的心理理论,他们认为婴儿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别人的意图。有些后天经验也得到了模仿学习理论的支持,该理论认为站在他人的角度对他人的动作进行理解,就形成了类似模仿性的心理状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赛李阳,2012),对镜像神经元的研究为这个机制提供了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国外的相关研究首次为意图推理提供了神经科学的基础——镜像神经元,后来有很多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和情绪理解、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心理理论机制有关。这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认知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Gallese & Goldman,1998)。意图推理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他人说谎的动机,以帮助人们及时阻止有害谎言的出现。

6.2.3 心理理论与说谎的相关研究

目前研究者们站在新的角度探讨儿童说谎的发生发展,主要探讨的是儿童阶段的说谎是如何伴随他们的心理理论发生发展的。目前他们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1)一些研究人员认为2~3岁的幼儿可能出现说谎行为,但儿童说谎行为主要出现在4岁之前(马金祥,温秀芳,2004);(2)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只有拥有心理理论的儿童才可能说谎,因为只有在他们可以洞察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对他人的行为关系有了一定认知后,才拥有说谎和理解说谎的能力。4岁左右就是儿童心理理论成熟的关键时期。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1989)等人的研究表明3岁的儿童能够隐藏自己的“心情”,欺骗成人,已经具备说谎的能力,这个研究支持第一个观点。另一些研究支持第二个观点。比如,约翰·塞特(John Seiter)(2007)和贝特·索甸(Beate Sodian)等人(1991)观察儿童是否可以通过操控他人的信念来理解“说谎”的发生,让别人做出错误的行为使其无法达到目的。结果发现,4岁的儿童能够通过向别人说谎来控制对方“某些事件的发展”,但是3岁儿童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能力。琼·佩斯金(Joan Peskin)(1996)考察了儿童隐瞒自己的意图不让别人发现的能力,结果表明,4岁儿童能隐瞒自己的意图并为了不被发现而说谎,但3岁儿童不能。这些研究支持第二个观点。

4岁之前的儿童为什么不能完成说谎任务呢?有研究者提出三个原因:第一,4岁之前的儿童不明白可以通过说谎来建立错误信念;第二,他们不能理解什么是错误信念;第三,他们没有编制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欺骗他人的能力。这三个关键原因中,到底哪个才是主要的,还需要依靠以后的研究结果支撑(徐芬,郭筱琳,2016)。

综上所述,幼儿说谎的发生发展大致上是随着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的,但说谎的目的与意图也有独特性。这种谎言虽然区别于成人的谎言,但人们也要正确对待。一开始,也许幼儿的谎言并不是有目的或是有其他意图的,倘若他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对之后的人生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家长正确处理孩子说谎很重要,首先要分析他们说谎的原因和目的,正确对待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均衡发展。

小结

人们总是根据不同的动机来筹谋自己的谎言,了解说谎的筹谋情况,要先了解说谎的动机。在不同的阶段,谎言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动机。通过对大量的心理学说谎研究的梳理,说谎的动机大致分为5种:游戏性的、逃避惩罚、获取利益、自我夸大和保护他人。说谎是指人们有意培养对方的错误信念。从心理理论的视角,研究说谎可以贯穿人的一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理论都可以作为说谎的筹谋阶段的基础。谎言是在说谎的动机或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发生的。

思考题

1.说谎的动机有哪几类?

2.什么是白谎?

3.信念、意图和说谎之间有什么关系?

4.不同阶段的心理理论有什么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