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赤

李花二首·其二

〔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1],洛阳园苑尤纷拏[2]。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3]。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4]练帨[5]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6]。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注释

[1]争奢华:争奇斗艳。

[2]纷拏:繁盛的样子。

[3]玉皇家:这里形容的是月下花间宛若天宫一般。

[4]缟裙:白色的裙子。缟,白色。

[5]练帨:白色的佩巾。

[6]置齿牙:说话的意思。

色彩小百科

赤色

◎赤色

赤,是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云:“南方之星,其中一者最赤,名大火。”成语“七月流火”指的便是这颗星星。

事实上,在古代,“赤”泛指不同的红色。而今,“赤”作为红色的意义已经较少了,多是出现在书面语中,反而是红色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颜色在古代社会中颇有讲究。在最早的殷商甲骨文中,单纯表示颜色的词语只有四个,即幽(黑)、白、赤、黄。后来,因五行发展而来的五色也只有青、赤、黄、白、黑,儒家礼仪将这五种颜色定为正色。在唐以前,赤为红色的统称,运用较多。而唐以后,由于“品色服制度”的出现,大臣们的服装颜色要体现尊卑关系。因此,赤色作为正色,代表着高贵与庄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多,而红色作为五间色之一开始被大量使用,渐渐代替了赤色。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1]半江红。

谁怜[2]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1]瑟瑟:颜色若碧色的宝石。

[2]怜:爱。

[3]初三夜:这里指的是夏历初三的晚上。

色彩小百科

红色

◎红色

《说文解字》言:“红,帛赤白色也。”这里的意思是红是一种赤色与白色混合而成的色彩。

据考古发现,“红”字的出现大约是在商朝时期,而那时候考古学家已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赤”字。一直到唐代以后,“红”字取代“赤”字成了此色系的泛称,且一直沿用至今。

红色是我国人民很喜欢的一个色系,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在婚嫁习俗中,女子一般都是穿着红色礼服,且一直沿袭至今。如在很多皇室建筑中,它也是一种专用色。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就是很好的例证。再如我国的传统节日上,也会以红色装饰,以示喜庆。等等。

而在诗文中,红色除了是颜色的专有名字外,由它派生出的许多词,也都有不同的意思。如将貌美的女子称为“红颜”,吴伟业在《圆圆曲》中言“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里的“红颜”指的便是美人陈圆圆。如将女子的闺房称为“红楼”,韦庄在《菩萨蛮》中言“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等等。

国风·邶风·简兮[1]

〔先秦〕诗经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2]。

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4]。

硕人俣俣[5],公庭[6]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7]。

左手执龠[8],右手秉[9]翟。

赫如渥赭[10],公言锡爵[11]。

山有榛[12],隰[13]有苓。

云谁之思[14]?西方美人[15]。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1]简:鼓声。简兮则是形容舞师武勇的样子。

[2]方将:将要。万舞:舞名。

[3]方中:正好中午。

[4]在前上处:指的是位于行列的前面。

[5]硕人:身材高大的人。俣(yǔ)俣:魁梧健美的样子。

[6]公庭:公爵的庭堂。

[7]辔:马缰绳。组:用丝织就的宽带子。

[8]龠(yuè):一种古乐器,指的是三孔笛。

[9]秉:持。翟:野鸡的尾羽。

[10]赫:红色。渥:浓厚润泽。赭(zhě):赤褐色。

[11]爵:青铜制酒器,用以温酒和盛酒。

[12]榛:落叶灌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

[13]隰(xí):指的是既低洼又潮湿的地方。

[14]云谁之思:思谁,思念谁。云,句首语助词。

[15]美人:古代赞美男女皆可用美人,这里则指的是舞师。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唐〕李贺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1]。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2]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3]。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注释

[1]赭颜:因喝酒而脸红,指的是喝醉的面容。

[2]坐来:顷刻。

[3]生文翰:形容文章很有文采。

色彩小百科

赭色

◎赭色

《说文解字》曰:“赭,赤土也。”泥土中正是因为含有氧化铁元素,即会呈现红色。因此,赭色就是由赭土制成的颜料,一般常用于壁画和服饰染色上。

在我国古代,自西周起,就有一套严格的服饰穿用制度。而赭色随着朝代的更替,也有不同的含义。曾经的它是囚徒服饰的常用色,自然也就是一种低贱的象征。直到五代时期,此色成了征战沙场的将领们的常用服饰色,是一种英勇无畏的象征。后来到了唐高宗时期,此色成为皇帝服饰的专用色,是一种尊贵的色彩。

在古诗文中,赭可指脸色,如《国风·邶风·简兮》中言:“赫如渥赭,公言锡爵。”这里是形容人满面红光像赭石一般。若单用于对色彩的描绘,赭字又为诗文增添了一丝唯美的味道。如朱孝臧在《浣溪沙》中言:“独鸟冲波去意闲,瑰霞如赭水如笺。”诗人将江水比作信笺,将霞光比作信笺上的红色颜料,比喻另辟蹊径,意境十分优美。

咏美人春游诗

〔南北朝〕江淹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1]。

白雪凝琼[2]貌,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3],争拟洛川神[4]。

注释

[1]津:渡口。

[2]琼:美玉。

[3]息驾:停车。

[4]洛川神:即宓妃,掌洛河的地方水神。三国曹植曾作《洛神赋》。

色彩小百科

绛色

◎绛色

绛,从“纟”字部,原指一种丝织品。《晋书·礼志下》曾言:“绛二匹、绢二百匹。”绛,也是一种颜色名词,是由茜草的红色素重复渍染,不断加深色度而获得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绛,大赤也”。它是一种大红色,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红色。

绛色其色彩的含义与用法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改变。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秦代的武将额头上加绛帕(头巾)以区别军阶及贵贱。古代军服亦常用绛色,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阳刚和杀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缓解将士因受伤见血时的心理压力与恐惧感。三国魏晋时期,将领们身着大红袍,则是一种威猛、神勇的象征。

浣溪沙·其十六

〔宋〕苏轼

旋抹红妆[1]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2]。相挨踏破蒨[3]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4],乌鸢[5]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释

[1]旋抹红妆:旋,飞快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快速地进行装扮。

[2]棘篱门:指用杂乱的树枝做成的篱笆门。

[3]蒨:同“茜”,草名,可作染料,这里指的是红色的罗裙。

[4]收麦社:祭祀土地以祈求粮食丰收的地方。

[5]乌鸢:乌鸦和老鹰。

色彩小百科

茜色

◎茜色

茜,即茜草,又名蒨草、红蓝、茹藘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枣叶,方梗中空,每节生五叶,开红色的花。因根茎含有红色素,可制成红色颜料。它的红色比红蓝花更深,其色相深沉鲜艳,热情洋溢中给人一种成熟感。

茜草是我国古代天然的红色植物染料之一,在商周时期就已广泛使用,《诗经》中曾多次提到茜草及其所染的服饰。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中言“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在汉代以前,茜色是皇家的御用之色,《汉官仪》曾云“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后来,由于茜草染的红裙色彩明艳,又被称为“茜裙”,深得古代年轻女子们的喜爱,如在李中的《溪边吟》中言“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这里的“茜裙”便是指用茜草染的红色裙子,也代指女子。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1]。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2]人未还,一帘风月闲[3]。

注释

[1]相思枫叶丹:丹,红。枫,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到了秋天会变成红色。此句一语双关。既言相思到枫叶红的时候,也以枫叶之红来衬托相思的愁苦。

[2]塞雁高飞:塞雁,取每年往返于塞内塞外之意。

[3]闲:这里指的是无人欣赏。

色彩小百科

丹色

◎丹色

《说文解字》中云:“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属皆从丹。”可见,丹色指的是古代巴越地区出产的赤石的颜色,色相类似红中带黄。

“丹”的本义为丹砂,朱砂,是一种含汞的红色矿物。如《史记·陈涉世家》中曾言“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砂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术士以丹砂炼丹。

古人习惯将画作称为“丹青”,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常用丹色和青色一同入画。而李煜在《长相思》中言“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这里诗人借助秋日的枫叶从绿色变成了丹色,如同那个等待久了的人,徒留无尽的思念,意境十分凄美。

丹色在诗歌意象中也是一种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的象征。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枫叶丹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五代〕李煜

渔家傲·粉蕊丹青[1]描不得

〔宋〕欧阳修

粉蕊丹青描不得。金针线线功难敌。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淅淅[2]。船头触散双鸂鶒[3]。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4]。

注释

[1]丹青:指的是绘画用的一种颜料。

[2]淅淅:形容风声。

[3]鸂鶒:一种水鸟,俗称紫鸳鸯。

[4]荷的:的,通“菂”。莲子。

色彩小百科

胭脂红

◎胭脂红

胭脂是一种红色的化妆品,常涂在两颊或嘴唇上。它也是一种国画颜料。古代胭脂主要是由红花、茜草等植物,通过捶捣淬炼成汁液再凝制成的。

在古代,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则是,在商纣王时期,燕地的妇女采用红蓝花的汁液,凝结而成了咸脂,因在燕国而得此名;一则是,胭脂原产于我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焉支”(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西域各族的异国文化和民族风物,其中包括胭脂。汉代以后,由于胭脂的推广,妇女作红妆之风日益盛行,且历久不衰。

胭脂红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

——〔宋〕欧阳修

南乡子·裙带石榴红

〔宋〕苏轼

沈强辅雯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1]。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2]。应许逐鸡[3]鸡莫怕,相逢。一点灵心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琢刻天真半欲空[4]。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5],长在环儿白雪胸。

注释

[1]熙宁七年(1074)秋九月,杨绘(元素)自杭州被召入翰林院,时苏轼移知密州,同行至湖州,州人沈强辅在宅上设宴送之,宴前命妓弹奏胡琴。张子野与苏轼各赋《南乡子》一首。沈强辅,名冲。子野,张先之字。犀:指犀牛角。丽玉:指良玉。皆胡琴上饰物。参见吴聿《观林诗话》及子野同调之作。

[2]侬:古代吴语,指我。

[3]逐鸡:随鸡。宋时谚语:“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见庄绰《鸡肋编》卷下。

[4]“何处”二句:手艺高超的工人将胡琴上的犀牛角与丽玉,雕刻得玲珑剔透。

[5]轻拢:弹拨时的动作。

色彩小百科

石榴红

◎石榴红

石榴红,即指植物石榴花朵的颜色。这是一种明度和纯度都比较高的颜色,给人一种美艳娇嫩的色彩感觉。

石榴花有橘红、黄、白三种颜色,花期较长,一般在五月盛开,其中以橘红最惹人爱。韩愈曾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苏轼曾在《阮郎归·初夏》中言“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王安石也曾在《咏石榴花》中咏“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足见,石榴花的鲜艳显眼。

石榴花是古代服饰的重要染料之一。在唐代,这种用石榴花漂染的红裙,很受当时女子的喜爱。诗人万楚曾在诗中言“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描绘的即当时女子的红裙与石榴花“争艳”的景象。后来,“石榴裙”也常常被用来指代美女。如在俗语中便有“拜倒在石榴裙下”一句,这里的“石榴裙”便指的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归朝欢·别岸[1]扁舟三两只

〔宋〕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2]。沙汀[3]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4]。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5]。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6]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7]相催逼。岁华都瞬息[8]。浪萍风梗[9]诚何益。归去来、玉楼[10]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释

[1]别岸:指的是对岸。

[2]葭苇:芦苇,多生长在水边。萧萧:用来形容风声。淅淅:指的是风吹芦苇时的摩擦声。

[3]汀:水边陆地。

[4]溪桥残月和霜白:这里指的是溪桥边的月色和霜色连成一片,相互映照,而难以分辨。

[5]多行役:这里指岸边多是行役之人。

[6]乡关:故乡,这里指的是汴京。

[7]新春残腊:这里指的是将近年关。残腊:指的是腊月的尾端。

[8]瞬息:形容时间极其短暂。

[9]浪萍风梗:形容行踪飘忽不定。

[10]玉楼:这里指的是妻子居住的地方。

菩萨蛮·归鸿[1]声断残云碧

〔宋〕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2]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3]明。钗头人胜轻。

角[4]声催晓漏[5]。曙色回牛斗[6]。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释

[1]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

[2]背窗:身后的窗子。

[3]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4]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此处含有敌兵南逼之意。

[5]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6]牛斗:与斗、牛同。两个星宿名。

色彩小百科

曙色

◎曙色

曙色,形容的是黎明时分,旭日东升,天空被阳光染成的颜色,其色泽是一种红中略黄,偏橘红的色彩。

曙色是我国国画颜料中的用色之一,在西方的洋红色还未传入时,画家们多采用赭石或银朱混入白色的蛤壳粉调和而成曙色。

在自然中,曙色会因地理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感。而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对日出时的曙色描绘,多寄托了其个人感情。

如杜审言在《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如祖咏的《望蓟门》咏“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再如李清照的《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咏“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移,天将破晓。从薄暮到深夜,以至天明。它们都是通过客观景物的色彩、声响和动态,表现主人翁通宵不寐的状态。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1]

〔唐〕欧阳炯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2],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3],肠断[4],泪珠穿破脸边花[5]。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注释

[1]碧纱:指绿色的窗纱。

[2]红欲尽:指花儿将要凋谢。

[3]方寸乱:指心烦意乱,心绪不宁。

[4]肠断:指极度悲伤。

[5]脸边花:指女子脸上那如花的粉妆。

色彩小百科

海棠红

◎海棠红

海棠红,指植物海棠花朵的颜色,呈现淡紫红色,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海棠属于蔷薇科植物,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在中国有“海棠四品”之说,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而海棠花则是海棠中的一种代表性植物,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

在我国古代制瓷业中,由于受着色剂和烧造温度等影响,海棠红是十分难得的颜色。因此,若能烧制成这种色泽,多被奉为珍品。

而在古诗词中,很多诗人对它都不吝啬赞美之词,如欧阳炯在《定风波》中言“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表达惜春之情;又如陆游在《初春探花有作》中咏“千缕未摇官柳绿,一梢初放海棠红”,表达探春、逢春之喜。

珍珠帘·寿岳君选

〔宋〕蒋捷

书楼四面筠帘[1]卷,微薰[2]起,翠弄悬签丝软。楼上读书仙,对宝狻霏转。绣馆[3]钗行云度[4]影,滟寿觥,盈盈争劝。争劝。奈芸边事[5]切,花中情浅。

金奏未响昏蜩[6],早传言放却,舞衫歌扇。柳雨一窝凉,再展开湘卷。万颗蕖心琼珠辊[7],细滴与、银朱小砚。深院,待月满廊腰,玉笙又远。

注释

[1]筠帘:竹帘。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2]微薰:此处指的是薰炉的香气。

[3]绣馆:精致的楼馆。

[4]钗行云度:女子走路时的风姿。

[5]芸边事:古时称藏书的地方为“芸台”“芸阁”,这里指读书之事。

[6]蜩:古书上指的是蝉,这里指的是嘈杂之声。

[7]辊:这里指荷叶上的水珠滚动的样子。

色彩小百科

银朱色

◎银朱色

银朱,是一种红色系矿物颜料,银也叫紫粉霜,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化学颜料之一。因由水银提炼而成,故名。

胡演在《丹药秘诀》中曾记录了银朱的制法:“升炼银朱,用石亭脂二斤,新锅内熔化,次下水银一斤,炒作青砂头,炒不见星。研末罐盛,石板盖住,铁线缚定,盐泥固济,大火之。待冷取出,贴罐者为银朱,贴口者为丹砂。”

“朱”与“赤”的意义相近,也常被用来表示红色。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神兽之一的“朱雀”,在《梦溪笔谈》中,言“鸟谓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再比如“朱砂”,就是有金属光泽的大红色,多使用在绘画和批注上。“朱批”一词的由来便与此有关。

宋代诗人蒋捷在《珍珠帘·寿岳君选》中咏:“万颗蕖心琼珠辊,细滴与、银朱小砚。”

元代诗人柳贯在《赠别宋季任赴甘肃提举二十韵》中言:“职司虽翰墨,佩服已银朱。”

小重山·晴浦[1]溶溶[2]明断霞[3]

〔宋〕蒋捷

晴浦溶溶明断霞。楼台摇影处、是谁家?银红裙裥[4]皱宫纱。风前坐,闲斗郁金芽。

人散树啼鸦。粉团[5]黏不住、旧繁华。双龙尾上月痕斜。而今照,冷淡白菱花。

注释

[1]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这里指湖面。

[2]溶溶:形容水面宽广的样子。

[3]断霞:一段晚霞。

[4]裥:衣服上打的褶子。这里指折叠的裙幅。

[5]粉团:这里指花团。

色彩小百科

银红

◎银红

银红,实际上是由银朱与粉红色配成的颜色,似有银光的红中泛白之色。这里的银是形容色值很亮的一种传统说法。

宋应星在《开工开物》中曾云:“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加减而成。是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这里的“红花饼”指的是用菊科的红花的花制成的饼。银红和莲红、桃红、水红一样,都是以红花饼为原料,只不过颜色的深浅主要视染料用量的增减而定,且这四种颜色都必须用白丝才能呈色。

题城南杜邠公林亭

〔唐〕温庭筠

时公镇淮南,自西蜀移节。

卓氏垆[1]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分[2]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注释

[1]卓氏垆:相传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结为夫妻后,二人开有一酒肆,由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当佣。后来,人们以“文君当垆”这一典故来歌咏酒家。

[2]分:一作“行”。

色彩小百科

水红

◎水红

水红,是一种略深于粉红色且较鲜艳、娇嫩的颜色。花映水红,色彩浅淡中又十分饱和,给人一种愉悦感。

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人将颜色的具象和雨水的节气完美搭配,从而形成的一种颜色,是一种属于春的颜色。因而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温庭筠在《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中云“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杨尧善在《题武夷》中云“幔亭烟带凌霄紫,玉女霜华照水红”;卫宗武在《春怀》中云“柔绿尚含滋,水红悭破萼”。

闲步

〔明〕袁中道

舟居翻爱步,三里傍江斜。

山雨犹藏树,溪风忽聚花。

穿云闲拣石,折柳坐书沙。

望望夭桃[1]色,层城[2]一片霞。

注释

[1]夭桃:比喻年少貌美。

[2]层城:比喻一群群的男女。

色彩小百科

夭桃

◎夭桃

桃色,指的是桃花的颜色,比粉红色更为鲜润。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以桃花来比喻女子的面容。所谓“人面桃花”,便是指女子那巧笑倩兮的迷人风姿。

又或以桃红比喻爱情。比如《诗经·周南·桃夭》中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寥寥数语,既勾勒出桃花盛开的美景,又暗喻了新嫁娘的美丽容貌和美好德行。

但桃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我们可以从诗词中来感受这种颜色的氛围,如毛滂在《清平乐》中描绘了此色的意境,“桃夭杏好。似个人人好。淡抹胭脂眉不扫。笑里知春占了。此情没个人知。灯前子细看伊。恰似云屏半醉,不言不语多时。”

也正因桃花的娇艳且短暂,清初文学家李渔才会说:“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

天生丽质的桃花,在文人的笔下,演绎出了许多爱情故事,也背负了许多世人的辱骂。这着实是冤枉了这一树的桃花。“桃园三结义”便是很好的佐证。

题元八溪居

〔唐〕白居易

溪岚[1]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2]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3],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4]。

更愧[5]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释

[1]岚:山林中的雾气。

[2]次第:依次。

[3]红踯躅(zhí zhú):即杜鹃花,因花为红色,故称“红踯躅”。

[4]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的五个山峰的合称。

[5]愧:惭愧。

色彩小百科

红踯躅

◎红踯躅

红踯躅,又名杜鹃花,顾名思义,乃是指杜鹃花之色。

白居易《题元八溪居》咏“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诗人很懂得作画构图、敷彩的美学原理,选取红白两色入诗,对比鲜明,色彩效果十分强烈。

此外,许多诗人都曾在诗歌中记录过此色。皇甫松在《天仙子》中咏“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绕青山觜”。韩愈在《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中咏“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满山火红的杜鹃花,怎能不使人沉醉?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唐〕李白

其一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绿酒[1]生微波。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2]。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3]。

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4],白发如丝叹何益?

其二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5]与君饮,看朱成碧[6]颜始红。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

君今不醉欲安归?

注释

[1]绿酒:即清酒。

[2]酡:因饮酒而面红。

[3]蹉跎:虚度光阴。

[4]倾:超越。

[5]催弦拂柱:弹琴前的准备工作。催弦,上紧琴弦。拂柱,调整弦柱。

[6]看朱成碧:形容喝酒喝得头晕眼花,视线模糊。

劝酒

〔唐〕孟郊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

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

堂上陈美酒,堂下列清歌[1]。

劝君金屈卮,勿谓朱颜酡。

松柏岁岁茂,丘陵[2]日日多。

君看终南山,千古青峨峨[3]。

注释

[1]清歌:清亮的歌声,这里指歌姬。

[2]丘陵:这里指的是坟墓。

[3]峨峨:形容高峻的样子。

色彩小百科

朱颜酡

◎朱颜酡

朱颜酡,最早出自《楚辞·招魂》,其中有一句“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即美人喝醉后的面红之色。

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歌咏过该颜色。如王褒在《题南康翁教授匡山读书处》中咏“手招谪仙人,宴坐朱颜酡”。孟郊在《劝酒》中咏“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白居易在《咏兴五首·小庭亦有月》中咏“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于谦在《醉时歌》中咏“酒满金杯泛绿波,主人半醉朱颜酡”。

事实上,这种酒后的酡颜之色,会让人不由地联想起“贵妃醉酒”的画面,“红潮生面酒微醺”,这一抹红是何等的妩媚、诱人!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宋〕苏轼

春牛[1]春杖[2],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3]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4]。

春幡[5]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6],卷起杨花[7]似雪花。

注释

[1]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

[2]春杖:农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称。

[3]丐:乞求。

[4]肉红:这里指桃花鲜红如血肉一般。

[5]春幡(fān):春旗。在古代的立春日,人们会在树枝上张挂春旗,或将剪成的小幡戴在头上,以此迎接春的到来。

[6]天涯:多指天边。此处指诗人被贬谪之地,即海南岛。

[7]杨花:柳絮。

色彩小百科

肉红

◎肉红

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言“桃红、银红、靠红、粉红、肉红,即韶州退红之属”;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采绘法》中言“肉红,用粉为主,入燕支合”。可见,肉红是一种粉色与红色的调和色。这里注意,古人所言的粉色多是一种白色。

而这种颜色在古诗词中多是形容花和女子的,如林逋在《春日寄钱都使》中咏“桃花枝重肉红垂,萱草抽苗抹绿肥”;欧阳修在《少年游》中咏“肉红圆样浅心黄,枝上巧如装”;周密在《满庭芳》中咏“玉沁唇脂,香迷眼缬,肉红初映仙裳”;范成大在《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牡丹》中咏“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