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首老屋

风雨交加的时候

老屋拥我的西施于怀

拥我的爱子娇女于怀

戛然而立

回忆萝卜

往事如萝卜般清晰

很肥很肥的棉衣

傻乎乎地穿在我童年的身上

寒冬令紫芽姜似的手

将口袋插成无底洞

这很好很好

贫血的太阳流露出缺乏营养的目光

七岁的我像觅食的麻雀

在很瘦很瘦的田野

干着偷偷摸摸的勾当

要知道凡是绿光闪烁的地方

就有一个算盘珠似的萝卜呢

我一次又一次地避开饥饿的目光

将人参似的东西

装入我的无底洞

于是于是在一片死寂的茅棚中

冒出了缕缕不平凡的炊烟

可是在拥有萝卜的时刻

不知道祖母为什么会泪水盈眶……

寻觅萝卜的日子

像一笔财富

使我懂得了

阳光、粮食以及诗歌的滋味

1991年4月13日写于亿中村

附录:《回忆萝卜》诗评

心酸也幸福的萝卜

——读乔光福老师的《回忆萝卜》

文/云朵儿

在那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年代,往事历历在目如萝卜般清晰,虽艰辛,过程却幸福着……

“很肥很肥的棉衣/傻乎乎地穿在我童年的身上/寒冬令紫芽姜似的手/将口袋插成无底洞/这很好很好”。

冬天里的风吹着口哨漫天遍野地横行,一个小男孩想跳跃但还是踯躅而行,本来那没有贴身衣服而罩在身上的棉袄就肥大,因他的瘦弱更是肥大了。不知是棉袄做得太肥大不合体,还是棉袄本该如此大小是他太瘦弱而显得袄肥大,但让人看起来的感觉显得那男孩傻乎乎的,有些滑稽,有些诙谐。寒冬把小男孩的手冻成了紫芽姜样(再形象不过的比喻),小男孩本能地将那紫芽姜插进了大大的口袋,感觉也是很好很好的,满温暖满温暖的样子。

“贫血的太阳流露出缺乏营养的目光/七岁的我像觅食的麻雀/在很瘦很瘦的田野/干着偷偷摸摸的勾当/要知道凡是绿光闪烁的地方/就有一个算盘珠似的萝卜呢/我一次又一次地避开饥饿的目光/将人参似的东西/装入我的无底洞”。饥饿的小男孩,看太阳也是缺乏营养的,那光线不是鲜亮的,不是跳跃的,而是拖着有气无力的光。那田野呢,也是瘦弱的,贫瘠的土地上已收过种植的萝卜,想想那“残渣剩羮”更是荒凉得没得说。小男孩如同麻雀般觅食,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又像极了小偷偷东西时的模样——东张西望。那如算盘珠一样的萝卜,一样闪着绿绿的光,那光点是少年的兴奋剂,他会为她而雀跃而欢呼:“我又找到一个萝卜!我又找到一个萝卜了!”由于饥饿,那小小的萝卜很是有诱惑力的,小男孩的口腔里很自觉地分泌了唾液,眼睛滴溜溜地盯住萝卜不放,几次那小萝卜眼看就成了口中之物,然而,那个举手放手的动作演练了几次就凝固在那里了:“奶奶还在家挨饿呢!回家和奶奶一块去吃这小人参。”唾液被机械地咽了回去,于是那萝卜宝贝被装进小男孩的无底洞口袋。小男孩还一如来时饥肠辘辘,但他是一蹦三跳地回家的,他眯起眼睛看看太阳,好像太阳也跟着他高兴得鲜亮起来,他甚至有些感激这阳光这田野了。

“于是于是在一片死寂的茅棚中/冒出了缕缕不平凡的炊烟/可是在拥有萝卜的时刻/不知道祖母为什么会泪水盈眶”。贫穷的日子也少有欢声笑语,茅草棚是寂静的。小男孩如铜铃般地喊道:“奶奶,我又拣到萝卜了!”慈爱的奶奶也被小男孩的快乐渲染了,祖孙俩很是喜悦地从那无底洞里将那小人参掏出,奶奶看着懂事而瘦弱的孙子,既爱怜又安慰,不自觉地留下心酸而又欣慰的泪滴……不管怎样,那茅棚里冒出的炊烟总是暖暖的,想着很快就要和奶奶一起享用小人参了,小男孩不自觉地又咽了口唾液。

“寻觅萝卜的日子/像一笔财富/使我懂得了/阳光、粮食以及诗歌的滋味”。小男孩寻觅萝卜是因饥饿无奈的行为,寻着萝卜从心底油然而生了快乐,艰难使小男孩早早地就懂得了亲人的相亲相依。那个瘦弱的小男孩嚼萝卜时嚼出了诗的味道……

乔光福老师的诗平白地铺来,没有任何修辞和装饰,干练利落,看似简单,读后却如黑白电影一样清晰地一幕幕再现:那太阳、田野、人都很瘦弱的年代,一懂事的七岁小男孩与慈爱的奶奶相依为命,饥饿、无奈、挣扎,而又享受着有了算盘珠样萝卜的快乐,心酸着而又幸福着,那个透着苍凉的过程也有了诗的荧光……

2009年12月30日

一棵青春树

一位狠心的妈妈

扔下一棵才破土而出的幼苗

永远地去了

一位慈眉善目的黄昏星

望望那山

看看这苗

禁不住用手背揩了揩

一揩就是一手的悲哀

将失落的爱拾回

用黄天湖的乳汁

悉心地灌溉

斗转星移

长成一棵玲珑树

一阵火热的狂风

恣肆地刮来了

这棵树在暴风骤雨中飘摇一群自身难保的护林人

咒咒那风

看看这树

禁不住用手掌扪了扪

一扪就扪出了灵魂的苏醒

将失落的美拾回

用长江的乳汁

悉心地灌溉

斗转星移

长成一棵青春树

1988年12月29日

今晚失眠何处

今晚大风骤起,担心油毛毡“直上重霄九”,烦极了!

杨柳呜咽,

恨朔风烈,

不见星月。

有人睡意全无,

揪心时怎会安歇?

举笔饱含泪水,

屋等同虚设。

想座座房子巍然,

情人呢喃心儿热。

家人与我皆失魄,

得忍受油毡跳舞节!

今晚失眠何处?

教学楼冰冷似铁。

念我娇儿,

不曾体会父辈沥血。

便纵有万般忧愁,

只能纸上泻!

1985年5月15日写于张九台中学

注:诗歌《今晚失眠何处》原载于1994年3月出版的《科艺信息》第49期。

回首老屋

老屋的打扮很朴素

如同祖母栽下的那棵枣树

老屋的语言极有特色

宁静而又温馨

老屋的土地很肥沃

盛产庄稼和爱情

风雨交加的时候

老屋拥我的西施于怀

拥我的爱子娇女于怀

戛然而立

如今走出老屋

我不能不频频回首

大恩大德的老屋啊

楚楚动人的老屋啊

1992年4月24日写于安乡紫云洞

一群水牛顺江而下

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

我的目光与一群水牛顺江而下

而后栖息在神秘的芦苇深处

水牛的一生

系在水乡

肩上的轭头

闪烁着泥土的光芒

每当我的农民兄弟

抚摸着手中的粮食

总是格外殷勤地照料着

古时被用作祭祀神灵的“牺牲”

那个放牛出身的伟人

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写道

牛是农民的宝贝

瞧他写得何等内行又是何等动情

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

一群水牛顺江而下

生动地卧于我的诗歌

用反刍的方式消化着生活

1992年4月18日写于安乡紫云洞

附录:《一群水牛顺江而下》等诗评

反刍的走向

——读诗人乔光福诗歌有感

文/梅子

一种叫作萝卜的食品

连同一些青涩的甘苦

以及一串轻灵的呼吸

就决定了反刍的走向

当瓷杯盛满沉重的措辞

手中的这支笔

就枯枝梅般坚硬成骨头

在你唯一顾及的意象中

我看见了语言的花蕾

你怀揣缪斯的梦想

随着一群水牛顺河而下

注定是一场深刻的跋涉

脚下流星般的浪花飞溅

滋润着龟裂干瘪的堤岸

就在一段置顶的河流

我俯拾一块沉淀的河石

清晰地烙着滚烫的文字

青苔般布满青春的戳记

我在迢遥如瀑的落差间

看见你正以反刍的方式

咀嚼着阳光、粮食

以及诗歌的滋味

2011年3月24日

收割初夏

古铜色的脊梁

在初夏的水乡

弯成一轮锋利的新月

折射出泥土的光芒

成熟的油菜

在很有力度的阔手的

指挥之下

发出岁月的断裂之声

音符般地拥抱在一起

与此同时

一行又一行的新绿

泛着微笑

于是由油脂与白棉

组成的旋律

在庄稼人的明眸中

流淌

古铜色的脊梁

在风平浪静的水乡

弯成一轮湿漉漉的太阳

放射出生命的光芒

1992年5月11日写于安乡紫云洞

拜谒陨石山

黄昏的脚步

托着我的思念

去沉痛地拜谒

那座陨石山

流星啊

您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终止在二十二光年

可悲可叹

归来

落泪的天空

将我的心儿

淋湿了一片

1989年元月2日

心的哭泣

您的病历

清清楚楚地

写在脸上

您的身子

却只能躺在

自家的床上

并非您的儿子

冷酷无情啊

谁不知道

您的儿子的职业

并非富裕的代名词

况且纵然有百万金银

也只能是无济于事

我的苦命的父亲啊

您刚才喝橘汁的微弱声音

飞入您的儿子的耳膜

变成了我

心的哭泣

变成了我

1988年元月2日

注:诗歌《关于叶的断想》(P172)《心的哭泣》《月亮忍不住笑了》(P168)《献给刘学灼先生的歌》(P195)原载于1994年出版的《花季文苑》第一期。

白色的情思

我将一面节日的旗帜

虔诚地树在清明的黄昏

您好

我的不会说话了的父亲

此时 鞭炮的悲鸣

将天空的泪水震落

化作毛毛雨

我将一腔白色的情思

虔诚地树在清明的黄昏

安息吧

我的山一样的父亲

1988年4月4日

注:诗歌《白色的情思》原载于1996年5月13日出版的海南《特区卫生报》第117期。

在父亲睡成一座山以后

在父亲睡成一座山以后

我经常在大脑

放一段关于父亲的录像

父亲的眼光

锋利得像鱼叉一样

跟着父亲

在湖边叉鱼

是非常快乐的事

看带着一个兵凯旋的父亲

活像将军的样子

父亲的算盘

拨得像音乐一样

可父亲的算盘

拨出来的日子

总是青黄不接的

唉声叹气的日子

父亲的锄头

像庖丁解牛的那把刀

游刃有余

看父亲掏出香烟的惬意劲儿

我总会想起老牛如释重负的情景

在父亲睡成一座山以后

我经常在大脑

放一段关于父亲的录像

1991年3月5日写于安乡豁达楼

注:《在父亲睡成一座山以后》原载于1994年7月出版的贵州《水泥报》总第152期。

一个瓷杯

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瓷杯

这是我的母亲的母亲

给她出嫁女儿的馈赠

我的母亲用这古香古色的瓷杯饮茶

可以清心

我的母亲用这小巧玲珑的瓷杯

给她怎么看也看不厌的宝贝喂粥

可以清心

可我年轻得像花的母亲

将可以清心的瓷杯

连同两岁的心肝

交给我的父亲

跟着病魔

到那边过清心的日子去了

自此我苦命的父亲

在用这瓷杯饮茶漱口的日子里

在饱含温柔的锋利目光里

流淌出不尽的思念

流淌出一天天长大的希望

我的父亲临终前

还动情地抚摸着这个瓷杯

似乎在捕捉

那遥远的温馨

似乎在告慰

那在天的幽灵……

毫无疑问

当我用眼光轻抚这个瓷杯的时候

就会诗清如水

就会歌平如镜

1991年3月13日写于安乡豁达楼

注:诗歌《一个瓷杯》原载于新疆《石河子报》第1751期,1993年5月14日出版。

搓草绳的三爷

三爷双目失明

手就是三爷的眼睛

三爷搓草绳的时候

会搓出很多很多的故事

这些故事

像三爷搓出的草绳一样

很美很美

三爷无儿无女

属于每一个家庭

村民就是三爷的眼睛

如同三爷年轻时见过的星辰

朗照世上一切美好的感情

三爷装着一肚子的故事

到那边替左邻右舍

搓草绳去了

在一个肃穆而庄严的夜晚

一个具有易感心灵的男人

伴着流泪的蜡烛

轻声呼唤着搓草绳的三爷

1991年8月21日

注:诗歌《搓草绳的三爷》原载《华北石油报》第3119期《星河》文学期刊28期。

附录:《搓草绳的三爷》诗评

苍梧谣三首

广东兰吟

其一

乔,

傲骨擎天翰墨瑶。

悬锦草,

月下揽风骚。

其二

光,

瑞霭迢迢映砚香。

新世纪,

流韵射飞忙。

其三

福,

楚地翻铧笔作锄。

春常在,

诗海泛珍珠。

注:“悬锦草,月下揽风骚”喻学兄《搓草绳的三爷》获“星河杯”二等奖;流韵系指学兄大作《流韵》。

渴望

——献给蓉梅姐的歌

修长的眉毛

如同美丽的下弦月

披肩的秀发

拥着浪漫的微笑

好一朵娇艳的芙蓉哟

在水乡闪耀

只见两朵目光

流泻出

绝望的忧伤

我不敢描绘病人

今天的模样

乱施威的病魔啊

委实疯狂

我的渴望

和着泪水流出

治疗不治之症

就像治疗感冒那样

轻而易举

1980年6月写于茅舍

台湾来信

燕子无声无息

在温热的季节

翩然来临

方块字落进酒杯

清澈的眼神醉了

像月的朦胧

浑浊的眼神亮了

像水的透明

心声和心声

在酒杯里撞击出

一个崭新的世纪

1988年5月15日

注:诗歌《台湾来信》原载于《湖南文学》1990年第9期。

握锄的女人

碧绿的棉地与握锄的女人

构成了我诗歌的风景

握锄的女人楚楚动人

那被阳光烤得发红的脸蛋

以及秀发上欲滴未滴的汗水

容易使人想起出水芙蓉

握锄的女人热爱植物

惯用装满喜悦的明眸

首长似的检阅自己布列的

精神抖擞的棉花方阵

握锄的女人柔如棉花

时常端给男人一盆温情

让他洗去

在外奔波的风尘

握锄的女人不怕毛毛虫

即使对于阴险的土皮蛇

她也敢于

挥锄而上

握锄的女人不喜欢呻吟

当俏皮的孩子从内地跑出来看看世界

她也只不过是紧紧地

咬了一下自己的牙关

成熟的棉花与握锄的女人

构成了我诗歌的风景

1991年8月22日

注:诗歌《握锄的女人》原载于贵州《水泥报》总第122期,1993年4月10日出版。

附录:《握锄的女人》诗评

美的享受

——读乔光福先生《握锄的女人》有感

文/远航小诗

“成熟的棉花与握锄的女人/构成了我诗歌的风景”!

我猜想诗人写诗的最初动机是被妻子贤惠、淳朴、顽强所感动。这首诗以诚实的目光投向现实,抒发了握锄女人纯美的心灵之光,讴歌了我们乡村土地的风云人物——乡村妇女,她们用汗水浇灌土地,种植庄稼,滋养着人民,她们温柔、贤惠、顽强奋斗,淳朴如斯。

这是一首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好诗,诗人把诗歌美学运用到真实的血液和灵肉里,诗魂悠悠,诗意深刻、高超,给人以美的享受。

乔木—我的孩子

二月十日好壮丽哟

这是一个天蓝得可爱的日子

这是一个我盼来乔木的日子

我的乔木哟

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哟

你是初升的太阳

你是发了芽的春天

你就是你

你是未来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二月十日好辉煌哟

这是一个树绿得迷人的日子

这是一个我喜得发狂的日子

1984年2月25日

乔梓—我的女儿

当金灿灿的光芒

大剂量地注入晨餐之际

当梅的夫君

轻轻推开神秘的殿堂

与七彩的风儿

一同迈进之际

我便惊喜地发现

乔梓我的女儿

你早就天使般地

飘然而至了

乔梓 我的女儿

那天清晨起来

我便在远离你的地方

脑涨头昏

肉跳心惊

结果呢 我的灵魂

如雨纷纷

大难不死的女儿呀

你知道你的恩人是谁吗

还有 你是否悟出了一个道理

那浮光跃金的地方

我们莫测高深

还得三思而后行呀

乔梓 我的天香滴露的女儿

你已经走了六年的路程

今后的路你知道吗

是在失败与胜利之间

是在失望与希望之间

而今 这一条路

就在你的脚下

但愿你自信地英勇地

向前走去

1993年7月9日写于安乡滴水洞

美人蕉

你读着自然

读蓝天

读大地

读成碧绿的阔叶

读成粉红的花朵

青春的目光

把你的阔叶

吻得更绿

青春的笑靥

把你的花朵

映得更红

你读着音乐般的露珠

和着风的节拍

轻轻地弹奏着

灿烂的阳光

1988年7月15日

注:诗歌《美人蕉》《突起的土地》(P84)载于《华夏诗报》总78期和总79期,1993年8月25日出版。

桃花

自从我懂得文学的意义

便开始知道桃花呀

开放在古今诗人的乐章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还荣幸地知道了

一个女人的名字

从此有形有色有香的桃花呀

开放在我家的庭院里

开放在女人浅笑的酒窝里

开放在我的心田里

我经常咀嚼桃花的故事

这些故事

如明月清风

似行云流水

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

1989年4月12日

注:诗歌《桃花》原载于1990年9月30日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野草诗人三百吟》。

夜来香

你似乎知道我

踏着朦胧的月色归来

于是憔悴了一天的你翘首含笑

我贪婪地呼吸着你幽幽的香气

就这样装满了一腔好兴致

你似乎知道我

踏着清晨的阳光离去

于是你滚滚的露珠儿闪烁

一个俏丽的水灵灵的形象

占据了我的心窝

1989年元月17日

红月季

你何其自然浪漫

难怪杨柳风与你结下了不解之缘

你何其幽默乐观

难怪骄阳笑得更灿烂

你依然热情高洁

尽管秋风唱萧瑟

你依然蓬勃开放

尽管朔风施凛冽

你使我领略了人生的真谛

你使我想起了诗人的品格

1988年元月7日

枯枝梅

你裸露着钢筋铁骨

笑得泰然

你吐出逼人的灵气

芳满人间

于是有人说

你一点儿也不含蓄委婉

你是一棵直抒胸臆的诗篇

1988年元月14日

我顾及的意象只能是梅

十月六日的阳光

像殷红的血液一样

在梅的头部流淌

在见到殷红色的瞬间

我伸出不太文静的巴掌

不偏不倚地

击中了不怀好意的目光

是夜一盏如烛的灯下

冷艳的梅

有如苍白的月亮

那时一些从未光顾的词语

列队而来

照耀着我悲愤的灵魂

紧接着的一些日子

我顾及的意象只能是梅

但与梅有关的或明或暗的意象

总是一串又一串地不期而至

譬如说狗的声音热烈而辉煌

被搅昏的鸡们

在未及子夜的时刻

就伪证似的开始了歌唱

而今 冷艳的梅

在阳光中以游鱼的姿势奋进

我呢 一如既往地

用握笔的方式

欢迎那种稍纵即逝的东西光临

1991年10月28日深夜

注:诗歌《我顾及的意象只能是梅》原载于《新世纪诗潮》1993年6月出版。

万年青

我们这个地方的人

给你取了这个脱俗的名字

你的名字使我想起了祖母

还有我休养生息的这个国度

啊 我心目中的

根深叶茂的万年青

1989年4月7日

注:诗歌《万年青》原载于1990年5月出版的《新风》文学报。

湘莲

隐隐满天星,

亭亭舞女裙。

满湖香扑鼻,

十里动波痕。

1980年7月

拉长的影子

自觉而又无奈地

把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胡乱地往那里充塞一些什么

立即将自己封闭

封闭一屋子的叹息

这是标准的几团稀泥

糊在古老的墙壁上

翻来覆去重温着祖先的梦

丝丝的热气吐出痛苦

人生

1988年5月17日

一个与甜蜜有关的意识

我的胡子

在向前挺进

我的颧骨

在向前挺进

可我的栖身之地没动

站成了年迈祖母的模样

今夜雨骤 风狂

跳着摇摆舞的茅舍

伴着

吱吱的

音响

我与做针线的人儿

依偎在不会淋雨的

角落

一个与甜蜜有关的意识

崛起在湿漉漉的梦乡

1980年7月草于茅舍

注:1.诗歌《一个与甜蜜有关的意识》原载于2011年春,夏季合刊的《长白风》杂志。

2.诗歌《一人与甜蜜有关的意识》原载于2011年中国杂志社出版的诗中国第1期。

微笑着将痛苦放在星光之下

不经意之间

那一柄锋利的刀刃

划破了你的指尖

而你却稳如华山

任鲜红色的痛苦

在你的指尖弥漫

尽管痛恨刀刃

可是感谢痛苦

这痛苦

昭示着有骨有肉有血的你

正有呼有吸地活在人间

因此在一个不错的春夜

你微笑着

将这痛苦

放在了星光之下

1993年4月12日写于安乡滴水洞

注:1.诗歌《微笑着将痛苦放在星光之下》原载1994年6月出版的湖南《金融大观》1994年第3期。

2.诗歌《微笑着将痛苦放在星光之下》原载《长白风》杂志,2011年6月出版。

3.诗歌《微笑着将痛苦放在星光之下》原载于2011年诗中国杂志社出版的诗中国第1期。

附录:《微笑着将痛苦放在星光之下》诗评

风景这边独好

——浅谈乔光福的诗歌创作

文/舟舟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诗人不再是崇高的字眼,诗歌创作不再是伟大的事业。尽管如此,仍有一批纯洁的民间诗群义无反顾地坚守着中国今天的诗歌。

在民间诗群中,有一位异常活跃的民间诗人。他就是被山西运城地区诗歌学会授予“1994年中国民间桂冠诗人”荣誉称号的乔光福。乔光福是以自己一颗正直善良的诗心去努力拯救诗歌的。可不是吗?由他主编的《跋涉诗歌报》就能够以较大的版面扶持敢写真诗会写真诗的诗坛新人。因此,我强烈地意识到:在现在的诗人中,乔光福是位能尖锐地凸现出自己纯正而深刻的诗歌信念的诗人。

诗人乔光福触摸、敲打、剥开、深入世界上最基本的物质或事物,使诗歌能够成立而且纯正。他在诗歌中寻找或接近事物的核心:“自地心/喷薄而出的/不仅仅是工业的血液/于是/野果红了”(组诗《诗人们》之三《张洪波》)。此诗的穿透力何等强烈!捧读这样的诗歌,不由你不思索不感动。一位青年诗评家曾说过:“不管用什么写或写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过程,便是诗。”“只有随心所欲,才能达到无限的境界。”诗人乔光福便是在这种“随心所欲”的境界中为我们展现了心灵深处那一抹美丽、可人的风景。从他的《我相信梦》《搓草绳的三爷》《微笑着将痛苦放在星光之下》等作品中不难看出:诗人乔光福的诗歌世界,没有语言的阻隔,纯净,透明,充满浓浓的情意,但绝对不是那种平淡之作。因为诗人在情感的撞击下总是构筑超然的比喻,聪明的读者自然会领悟出语言背后的审美价值。

这也许是一个不需要诗歌的时代。我深信,诗人乔光福定能忠诚地坚守着清贫而顽强的诗歌,如同坚守着处女的贞操!

1994年5月1日

注:诗评《风景这边独好》原载于1994年出版的安徽省《江花诗报》总第十四期。舟舟,河北省青年诗人、诗评家。

江南儿女的头上

江南儿女的头上

顶着一条河

这条河奔腾在

高高的河床上

江南水乡的河堤

如同巍峨的长城

长城生长了几千年

依然是原来的那个模样

为了对付一年高过一年的河床

这河堤不得不

以现代化的速度猛长

每当汛期虎啸猿啼般地降临

那放荡不羁的洪水

便借助高悬的河床

一如既往地

在江南儿女的心灵上

横冲直撞

每逢这等时刻

大智大勇的江南儿女

便与头顶上的洪水

展开了

惊心动魄的搏斗……

江南儿女的头上

顶着一条河

这条河奔腾在

高高的河床上

1992年12月15日写于安乡紫云洞

姿色动人的扁石

当晚霞点燃澧兰江水的时候

我漫步在金光闪烁的沙滩上

惊喜地发现了

几片姿色动人的扁石

为了瞧一瞧横行将军的模样

我们好不容易翻开一块巨石

想不到结局却是——

一只好大好大的螟松

凶神恶煞似的

爬到了我们的梦中

我们这一群天不怕的哪吒

笑嘻嘻地拥着浪花

如履平地地顺江而下

满路上寻孙而来的祖母

站在江岸

望者水流湍急的江心

俨然一尊木菩萨

放牛大爷的故事

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我们为牛儿扯来的青草

高得像依稀可见的苍山

于是放牛大爷的微笑

空前神秘

照亮了一对对黑色的葡萄

在澧兰江畔

我就着燃烧的晚霞

以儿时的天真

将这几片姿色动人的扁石

漂向江面

漂出道道彩虹

1993年4月20日写于安乡滴水洞

注:诗歌《姿色动人的扁石》原载于1996年10月出版的《安乡文艺》复刊号。

徒步江岸

徒步江岸

偶尔发现局部地带

水土严重流失

侧耳细听

尚有猿声传来

如同赵公之音

勾人魂魄

徒步江岸

无须扫视江面

你便会发现

那行驶着的船儿

真的需要加油

且刻不容缓

徒步江岸

但愿这条大江

瑞光闪烁

文明滔滔

且千舟竞发

气韵沉雄

一派生机

1993年4月24日写于安乡滴水洞

注:诗歌《徒步江岸》原载于《铜仁报》第605期,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