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党的精神旗帜高高飘扬的奥秘(代序)

李辉卫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依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与时俱进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指针。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旗帜指明方向,方向引领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因为这样,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越来越近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因为它具有无比的科学性真理性。这种科学性真理性主要体现在: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它坚持把辩证法、历史观同唯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飞跃,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深刻地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宣告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被更高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得出“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历史必然”的结论,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地“改变世界”。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我们党之所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是因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与实践紧密相连。而实践既是历史的具体的,又是发展的变化的。作为揭示客观世界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能动反映客观实际的先进思想理论,要更加有力有效地发挥其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把其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各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从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了一切真理,而只是强调自己为认识真理开辟了道路。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封闭、静止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开放、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内在地要求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要“香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方法而不是“教条”“教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秉持的科学态度。正是秉持这种态度,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深刻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入党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实践和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并明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一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从世情看,国际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大多数国家一方面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的成功和经验,一方面希望中国在引领全球化中承担更大责任,少数西方国家则极不情愿看到中国崛起而千方百计打压中国。从国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和使命之繁重、困难和矛盾之复杂、风险和挑战之巨大,都前所未有、世所罕见。要在风云变幻、激烈竞争的国际形势中不被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迫切需要新的伟大思想理论来统领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大气磅礴。它站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以什么样的理念实现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和怎样实现民族复兴”,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事求是、人民中心、历史担当为精髓,以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依据,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崭新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本来,着眼未来,极具创见。它立足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不忘老祖宗的基础上讲了许多新话,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科学性。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它贯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贯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意义重大,作用显著,影响深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之所以能够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本在于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引。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事实,充分证明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无比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而且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将愈加突显。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须臾也离不开这个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定海神针”和行动指南。我们充分相信,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全党同志必将能够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中华民族必将能够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人民必将由此强起来!

实践发展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谱写新篇章,使党的精神旗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更加鲜艳地飘扬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上空,飘扬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

(原载《学习与研究》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