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背景

  • 东风摧折
  • 律缨
  • 1385字
  • 2023-04-28 01:19:15

陈国史上出过一位女皇帝,史称元祖,元祖当初以匡扶正统为己任危急存亡关头登基称帝,制暴君、剿贼匪、安天下、昌国运,奠定了陈国九州归顺的基础。元祖之后,她的儿子明宗试图培养自己的女儿当第二个千古女帝,可惜女太子英年早逝,明宗不得已将帝位传给她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陛下。皇帝膝下儿女不多,全都远嫁或之藩,如今留在都中的只有元后所出一双儿女——雍王和光明公主。

雍王作为大皇子,顺理成章被立做太子,然而他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落下隐疾,一生都不能有子嗣。与此同时光明公主杨同喜的驸马暴毙而亡,公主携幼子回宫寻求皇帝庇护。皇帝认为之藩亲王好不容易安稳下来,贸然提出择贤而立会导致皇位之争,不利于社稷稳定,最终提出一个折中的法子。就是越过儿女直接立长孙永霖为太子,而皇帝的长孙就是光明公主的孩子。后来宗室里还举行了过继仪式,让太孙认雍王为父,使之更名正言顺,实际上太孙从未改口过,还是叫雍王舅舅,叫光明公主母亲。

次年陈国与草原桑棠部开战,桑棠部凭借十多年水丰草茂的天时地利大练骑兵,战场上百战百胜坚不可摧,很快就吞噬了陈国边疆十三城。然而桑棠部的目的并不是占领土地,而是要与陈国联姻,要陈国公主以书籍、良医、良种、金矿为嫁妆嫁到桑棠部,为其教化子民、振兴百业。

国难关头,光明公主挺身而出和桑棠部谈判,她提出自己可以嫁去桑棠部但绝不会带去一丝一毫嫁妆。这与桑棠部的要求相去甚远,没人对谈判抱希望,然而万万没想到谈判不仅成功了,桑棠部还愿意效仿先人每年向陈国进贡宝马良驹。

据说光明公主嫁给桑棠部王君稚依,受到稚依的礼待,不仅可以保留陈国服饰,还被允许推广陈国节日风俗。同样的公主给粗犷的游牧民族带去精耕细作的农耕和望闻问切的医术,帮助他们建立起第一个稳定的城邦光明塔。公主还为稚依生下两个儿子,都是龙马精神的儿郎,是部族的雏鹰。

然而四年前桑棠部遭遇一整年的大旱,本就不稳定的城邦瞬间陷入绝境,不少人不得不重新过上漂泊不定的生活。稚依向陈国请求援助,陈国那些原先败给桑棠部的将士们却觉得这是一雪前耻的好时机,纷纷打着“荡平草原,迎回公主”的旗号要乘机攻打桑棠部。两国剑拔弩张之际,公主再次从中调和,要陈国以一万石粮食换自己回国。这样一来闹着打仗的人没了理由,不想打仗的人有了退路,很快双方达成一致,粮草进入草原当天稚依亲自送公主到边界线。

据说公主离开桑棠部那天,整个草原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乌鸦悲鸣、雄鹰坠落。半夜天空下起磅礴大雨,淹没了干旱的农田,次日从农田里又长出新苗,枯黄的草原重新焕发生机。

回国后的光明公主也得到百姓的爱戴,将她奉作和平的使者,感恩她两次化解战乱危机。皇帝亲自迎接公主回朝,恢复称号、食邑,赐与太孙并居东宫。太孙与公主分离八年之久,早已从懵懂无知的小儿长成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不仅没有与公主生疏,甚至更加孝顺顺从,不仅将东宫正殿让给公主居住,还自愿交出东宫掌印,请公主管理。

光明公主管理东宫井井有条、得心应手,东宫走出去的人没有人不夸礼仪完备、处事周到。皇帝看到女儿的治理之才,渐渐授权给她参与朝政,让她制衡雍王、支持太孙。

公主为人直白率性,又在草原生活了八年,性格愈发暴烈,渐渐的在朝臣中混了个“辣日头”的诨号。都说一旦招惹了公主,不被烫掉一层皮也得刮去半身肉,不少大臣就是折在公主手上。原先弱势的太孙有她这个铁靠山,愈发得势,如今朝堂中不再以雍王为首而是以东宫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