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相传为秦末隐士黄石公所著,民间视其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在圯桥(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境内)上将此书传给了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张良。张良正是凭借此书中的智慧,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进而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素书》共分为六章,即原始章、正道章、求人之志章、本德宗道章、遵义章、安礼章,主要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诠释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以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本书认为,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
第二,阐明了识才用人的原则。《素书》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素书》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于识才用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提出了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素书》将儒、道兼收并蓄,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回答了如何加强个人修养这一问题。
第四,总结了安邦治国的经验。《素书》认为“短莫短于苟得”,反对短视行为;“后令缪前者毁”,认为政策必须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认为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一种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立足商界或职场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五,阐述了经典的处世之道。人们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素书》提出的“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皆有益于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本书以《素书》权威古本为底,参考历代国学名家的注释和点评,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原汁原味之原典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对原典进行了译注;并配有明代时期的版画,让读者在体会先贤的智慧同时,欣赏中国古典书画艺术,获得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总而言之,本书可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集哲理性、实用性、欣赏性为一体。相信这本书,定能给读者的个人生活和事业带来诸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