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泰山政令

陶应扫视一圈一脸迷茫的众将,也没有卖关子。

“光合七年(公元184年),黄巾爆发,导致朝廷各地无兵可用,不得已,天子下诏,责令各州郡可以自行编练民团,抵御、围剿黄巾,保家卫国,至今此令尚未撤除。”

能坐在陶应眼前之人,皆是一点就通的聪明人,霎时眸子里皆露精光。

“我们就打着编练民团的旗号,编练新军!”

因兴奋而一脸涨红的孙观,放光的眸子一会儿瞅瞅陶应,一回儿瞧瞧身侧的孙康、尹礼等人,一边摩拳擦掌,一边暗暗思考如何募兵、练兵了。

招募民团,这不是陶应的首创。

当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以编练民团厉兵秣马,参与剿灭黄巾。

鲍信在泰山郡募兵二千,带着于禁,参与剿灭黄巾的队列。

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及程普、韩当、祖茂三将,共得精兵一千人,追随朱儁剿灭黄巾。

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士族豪强,趁机招募用来看家护院的私兵,更是不知凡几。

“主公,编练民团固然可以,但是十万新兵,开支过于庞大,不算每个兵卒的军饷,就单单兵甲、武器、给养所耗,恐以一郡之力,难以承受!”

与众人的乐观不同,回过神的糜芳,立即给陶应算了一笔帐。

糜芳可能在武力、理政方面弱一些,但像组建军队这样的烧钱活,他商贾出身,对算账还是很在行的。

“唉!”

闻言,陶应很无奈地轻叹一声,起身缓缓行至大帐门口,一双忧郁的眸子,仰望湛蓝的天际。

“子方所言不虚,我也知道泰山待定,百废待兴,四处需要钱粮,但是时不我待啊!”

“大乱将至,无人能够置身事外,唯有刀快枪尖才能护我泰山一郡的安宁,才有经略青州的资本。”

一想到黄巾之乱使百姓凋零,三国争霸更是雪上加霜,司马氏夺魏又是一番大清洗,然后就是更加恐怖的五代十国,外族肆意蹂躏中原,汉裔几近灭族,陶应心中一阵掩饰不住的哀默。

“这一切的根源,全在这里啊!”

想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陶应感觉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组建一支无敌之师,横扫天下,重构大汉秩序。

“嘿嘿,为了汉民族的未来,哥哪怕背负天下骂名,也要战,战,战!”

陡然间,意志得到升华的陶应,漆黑清亮的眸子里一道冷芒闪过,周身上下散溢出浓烈的战意。

“至于曹操、袁术、袁绍、刘备、孙策此等枭雄,哥都会将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陶应此刻心中一片豁亮,既然命运让他重活一回,他自然不会再默默无闻,让历史重演。

“主公,话虽如此,但是……”

“好了,子方,你的担忧我都清楚!”

陶应手掌高抬,打断了糜芳还想再劝阻他的话,他不想再这般讨论下去了。

“若循规蹈矩,瞻前顾后,哥几时方能储备好争霸的力量?”

眼看着群雄即将并起,陶应可没有袁氏兄弟那般的人脉资源储备。

“当前紧要的是招安泰山郡境内的所有黄巾、流寇,挑选四十岁之下,十八岁以上的精壮,开始大练兵。”

陶应转过身,目光扫视孙观、纪灵、颜良等人一圈,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直接下令。

“南城令糜芳,兼领费县令。”

“孙康领南武阳令。”

“牟县令尹礼,同时统筹盖县、莱芜的招抚与练兵。”

“梁甫令吴敦,兼主持成县、巨平的招抚与募兵。”

“奉高令孙观,兼任嬴县、博县令。”

“茌县令纪灵,不仅要负责辖内黄巾、贼匪的招抚、练兵事宜,也要向周边济北国、济南国招募、防御。”

许是受了沮授“颜良不可独任”的影响,陶应并未给颜良单独安排地方政务。

“破虏校尉颜良,留在我身边,担任练兵巡察使,机动支援。”

这是陶应的第一个太守令,众人心中一肃,命令一下,皆起身领命。

“诺!”

陶应缓步行至众人身前,逐个拍了拍众人的肩膀,又注视着他们的眼睛,徐徐点头,既鼓励,又鞭策。

“我们当下可用之人太少,因此你们要身兼数职,不但要抚剿境内黄巾、各山贼匪,还要一边练兵,一边分田、屯田,重新登记所有地方人口信息,恢复地方生计。”

“当然,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回头我也会发布《招贤令》,你们也可在各自的治地,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任用人才,事后将名单交给我就是。”

话到此处,陶应盯向几人的目光又变得冷厉。

“但丑话说在前面,若谁负责的地方出现练兵不积极,地方出现贪腐和欺压良善之辈,他的职务就不要做了,去做伙夫、马夫。”

除了糜芳,颜良、纪灵、孙观等人,皆是寒门出身,一听陶应要出《招贤令》,非常赞成。

“主公英明!”

“主公,《招贤令》一出,这天下寒门子弟,必将如乳燕归巢,尽入您手!”

“主公真乃寒门士子的恩人!”

……

众人七嘴八舌对陶应歌功颂德,糜芳却是暗暗蹙眉,他总感觉这样会引发难以预估的后果。

“士族、豪门不会反对吗?”

其实,就是孙观,也察觉到了这其中潜藏着的巨大风浪。

不对,这何止是风浪,简直就是地震加海啸。

“主公,编练民团,招安贼匪,屯田种粮都没问题,但重新登记人口,发布《招贤令》,恐怕会被士族、豪强大户诟病、阻挠!”

登记人口等于是要从士族、豪强手中挖赋税。

几百年来,地方士族、豪强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不过是靠瞒报人口和招幕附庸这些伎俩,现在陶应要断他们的根基,这些人岂能坐视不理。

“即便贵为天子,恐也不敢轻易与地方豪强争夺人口啊!”

孙观很清楚,如果灵帝能从人口上下手,增加自己的人头税收入,哪里还用得着靠卖官敛财。

《招贤令》也是同样,如今的大汉,虽说是刘氏的天下,倒不如说是士族、宦官、外戚的天下。

上至三公九卿,下到郡县里正,皆出自三方势力,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简直比登天还难。

也正因士族等势力把控着天下大权,他们才能屹立千年而不倒。

现在陶应要对他们釜底抽薪,这简直就是要放他们耐以生存的血。

“嘶……”

糜芳的话,让众人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可不是嘛,要从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士族、豪强口中夺食,他们不反对才怪。

“主公,子方所言甚是,登记人口是否等泰山郡稳定后再实施?至于《招贤令》,完全可通过陶使君来颁布。”

想了想,孙观提出自己的折中想法。

“你们的顾虑都没错!”

陶应等糜芳、孙观说完,先笑着点点头,继而又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但又一叶障目,将事情想得太过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