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一遍《特立独行的猪》,我在想,一个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与他的经历应该是紧密相关的吧?
然后我又想我自己,凭我的经历,我能写出什么呢?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我只会空发议论和抒情。
如果将我目前为止所经历过的人生写成一本书,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是一本平淡、无趣、贫乏、厌世的拿去垫桌脚都不够格的低俗笑话。
但若只是单取那一段,又稍加润色,那也能写出美好的、甜蜜的回忆。
又或者,将记忆中对于某个有趣的人的印象整理整理,写出来的也是一本能够让人津津乐道的小说。
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历,作家是写不出什么有内涵的东西的。
人要思考,但大部分时间人都是在毫无防备地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那是填鸭式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逐渐的,人变得不愿意思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再具备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样的人只能永远地成为那些有心计的人手里的工具。最终终成他人嫁妆。
写作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哪怕只是将信息汇总再输出,那也是你思考后的成果。因此我认为经常写作的人,大脑还是活跃的。
但不能空洞地套用模版,看到鸟儿鸣叫就是欢快地歌唱,春风就是妈妈的怀抱。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写,那文学创作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并不一定要美好的语言,华丽的词藻有时也不过是superflu。明明是多余的,却非要说成高雅的。
写作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你把你想说的话,思考的结晶给用笔表达出来,就能感到最简单的成就感。像落进了晒过太阳暖洋洋的被子里一样欢喜。
哪怕没有经历也可以靠想象弥补,但想象的前提是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如果你没有这些基础,那就是胡言乱语。
逻辑是最重要的,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最简单的,如果要说明一个角色的经历,你得想好他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有没有什么结仇的人,有什么能力,性格是怎样的,是经历了什么导致他变成这样。不能让读者感到“诶,这人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那你的伏笔、铺垫就是失败的,角色塑造也是失败的。
哪怕只是像我一样空发议论和抒情,也得符合逻辑,不能鬼扯。虽然我感觉我已经开始鬼扯了。
算了管他呢!我开心就完了,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当个莲花食者。
注:(1)superflu【法】多余的无用的;高雅的尽善尽美的
(2)莲花食者:指一个人花时间沉迷于快乐和奢侈,而不面对现实处理问题。来源于《荷马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