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八一马步枪的诞生
- 打造最强游击队从亮剑开始
- 南巷秀才
- 2542字
- 2024-01-31 19:26:06
武工队携带了干粮,特意给首长烙的面饼,卷上芝麻盐,吃起来很香。
这是炊事班能提供的最好的晚饭了。
至于菜,就是腌制的咸菜、萝卜干,以及挖的野菜。
一路上走走停停,非常顺利。
除了遇到几支鬼子的巡逻队,为了避免暴露,也为了首长的绝对安全,需要躲避。
之后基本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
到达根据地后,徐英杰带着特务营前来接应。
这个举动让李飞更加的疑惑,说明这个人的来头很大。
徐英杰朝着首长敬礼:“刘副厂长,副总指挥、左副参谋长早就盼望你来了!”
刘富贵还礼道:“我听说军区缴获了一台造枪的机器,也是夜不能寐,恨不得马不停蹄赶到兵工厂,把新枪给制造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李飞才知道,他们护送的这个人是从军工局调到水腰子兵工厂的副厂长——刘富贵,专门负责新枪的制造和研发。
在去年的时候,军工局早已决定开始自制步枪,责成刘富贵组织实施。
他带领技术人员以捷克式卡宾枪(马枪)为基础,在不影响枪支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大胆简化步枪零件,进行设计。
制造新枪的主要难点是枪管加工,没有深孔加工设备,他们在车床上用深孔钻手动加工。
没有拉来复线的机器,就用冷挤压法拉出膛线。
最有创意的是设计了新的折叠式三棱刺刀,直接连在枪上,平时贴于枪杆,肉博时按动键钮一甩,可自动展开,便于刺杀。
就这样,刘富贵在去年四月制造出了样枪,因为没有名字,而且也是仿制的马枪,因此叫“无名氏马步枪”。
刘富贵这次水腰子兵工厂,就是在样枪的基础上,要用机械设备进行批量制造!
徐英杰示意了一下,让特务营的士兵接过刘富贵手上的一个箱子。
在这个箱子中,是样枪和制造图纸。
然后他又跟李飞说道:“李队长,经过军区首长的讨论,认为兵工厂那边的防守偏于薄弱,正好你们护送刘副厂长到来,所以暂时调你们武工队协助保卫水腰子兵工厂的安全和刘副厂长的自身安全!”
突然下达这样的命令,足以说明军区对于刘富贵制造新枪的重视程度!
“是。”
李飞当然坚决服从命令。
“好,那我们一起去兵工厂。”
徐英杰安排特务营在周围保护着刘富贵,带领着李飞,前往了水腰子洞。
检验了身份后,经过批准,这是李飞第一次进入水腰子兵工厂。
兵工厂分为内外两个区域。
洞外有机工房、锅炉房和装配车间。
洞内有车床、新安装的造枪和造子弹的生产设备。
上次山崎大队被挡在了谷口,之后被包围全歼。
但山崎已经把兵工厂的位置暴露出去,安全需要加强。
军区从各部队中抽调出1500名士兵,组成了一个特务团,专门负责保卫兵工厂的安全。
特务团利用周围的有利地形,围绕山洞修筑了一条永久性的环形防御工事。
左副参谋长也多次亲自来指导工作,与战士们同吃同住。
又与特务团的首长们一起勘察地形,走遍了水腰子洞附近的每一个角落,并完成了地图的绘制。
经过八个月的苦干,现在防线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包括11节的坑道,9000米战壕和190余个明暗碉堡。
这次385旅不仅缴获了造枪和造子弹的设备,军区又从别的地方调来了一批技工加入,因此水腰子兵工厂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刘富贵不仅是副厂长,而且还是会造枪的高级技工,军区的副总指挥和左参谋长都非常重视。
由于人员混杂,已经过敌工科的仔细甄别,但难免还可能混进敌人的特工。
这也是为什么军区会让武工队留下来保护刘富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就是李飞在陈庄所引导的地道战和地雷战,影响整个华北平原,军区的副总指挥琢磨着这样人才应该得到重用。
只不过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所以先让他留在了水腰子兵工厂,武工队暂时也由军部的特务团指挥。
这些事情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因此武工队在兵工厂成了独特的存在。
他们除了协助特务团守卫兵工厂外,还进行巡逻和执勤。
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刘副厂长的安全以及看护两台新设备。
李飞知道造枪和造子弹的设备非常重要,把武工队分成几波人,日夜进行轮流看守。
刘富贵没有让军区的首长们失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由人工转为设备生产,制造出了第一杆枪。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是因为之前他就以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了样枪。
现在只需要修改某些制造的步骤,改用机器生产就可以了。
第一杆枪的成功制造,意味着我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制式武器。
当刘富贵拿着枪去军区汇报的时候,受到副总指挥、左副参谋长等首长的肯定和赞扬。
左副参谋长不由得赞叹道:“这杆枪的体积小,外观漂亮,是一杆难得的好枪!”
副总指挥来了兴致,拿着枪亲自到试验场,装上一颗子弹,射击了一发。
准确命中一百米的靶心后,高兴地说道:“用这杆枪的准星很好瞄准,当之无愧是天下第一准星!”
趁着首长们高兴,兵工部的部长继续介绍:“各位首长,除此之外,这杆枪最突出的是枪上可自动展开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
它的凹进样式使中刀者血液外流,刺杀后也容易拔出,经过淬火后增加了强硬度,不用时反贴在枪管上,肉搏时按动键钮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这样对白刃战的胜利至关重要。
而在行军时,也不会有明显的刃面反光,更有利于隐蔽。”
验枪的各位首长纷纷点头,表示对此枪的肯定。
由此,军区批准在水腰子兵工厂进行量产。
正好验枪的日子为8月1日,军工部便把此枪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
量产后,该枪迅速成为抗日根据地制造量最大、使用最广泛、性能最好的制式步枪。
近水楼台先得月,李飞的武工队是最早进行装备的部队之一。
除了十支冲锋枪、掷弹筒、轻重机枪舍不得更换外,其余的三八大盖全部换成了马步枪。
刘富贵看着武工队的队员们,看着他们身上背着的是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枪支,感到非常的自豪。
他高兴地说道:“同志们,感谢你们这段时间的日夜守护,才能让这杆枪顺利的制造出来!”
在生产和制造枪支的过程中,有一个混进兵工厂的特务想要搞破坏,被武工队及时发现并抓捕。
现在这个人已经移交给了敌工科处理。
李飞拿着一杆马步枪,仔细地观察。
该枪的口径为7.92毫米,枪杆非常短小,长度为570毫米,枪重3.36千克,膛线有4条。
按住枪管前面的按键,用力一甩,刺刀咔的一下就从折叠的枪身上甩出。
这样一来,如果要进行白刃战,就能在冲锋时快速的甩出刺刀。
“果然是一杆好枪!”
李飞由衷地赞叹。
刘富贵说道:“我看见了你们装备的冲锋枪,我保证尽快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颗子弹!”
这是一个兵工老前辈的真切愿望。
李飞尊敬地喊道:“敬礼!”
这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英雄!
和战场上那些被人熟知的英雄一样,他们在后方同样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李飞认为,这些制造枪械的兵工们,他们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