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征兵为要

柳脩业虽任军中职,其实并不知兵,也与兵事毫无兴致,多往来于衙府与诸曹公署间,尤上心民生,王延章治粟诸务他多有参与。岑炳成其所好,授其府衙主簿职事,本职掌衙府来往文书,其实乃闲职,随州事大齐朝,一共才几州领土,能有多少公文?只便利柳脩业与闻王延章及诸曹事务。

闻知岑炳让百姓空手得田地,并不收分毫利钱,柳脩业逢人便道:“不想使君出身……使君真仁义主也。古训官不与民争利,然践行者几人?当世唯使君一人。”又或道:“大唐衰颓至此,皆因不顾民生,致民心远去,呜呼哀哉。”

岑炳自问当不起这样的评价。

于他而言,其实只是一道代入x的一元一次方程数学题,设以利钱为总和,假设三年还清,再以x代指田亩数,积所收税钱,可算出最大化x数值,即田地尽数派发与民,只一年便可赚回所有利钱。且民力因此充足,州府可征用税源不绝,又岂是钱财能衡量的。

或一时难见成效,但只要做到田尽其用,民尽其能,随州之兴不远矣。

田地赋税兹事重大,岑炳必亲力亲为。其余商税厘定、缉捕断案、风俗教化、劝勉农桑、盐铁买卖等庶务,则几不过问,全交由各曹各衙自行裁定。

岑炳主关切军事。

其中仍以征兵为要。

秋收伊始,衙府已派下乡练文书及告示,“集各地乡壮于一处,会同操练,以强健我民,以逐山匪野寇。”

为达乡练目的,鼓动百姓主动参与,岑炳多方征询,后定下两条新规。

其一,乡练地点选在各县各乡,乡丁不必费力远足,择近而练。改由州府派将校下至各乡练点教导。先前安州客使见厉乡驿军卒寥寥,既是岑炳刻意安排,也与各部将卒多去往地方乡练有关。

其二,乡练可替徭役时日。随州原役五十日,其实多不止五十日之数,随意派发随意征用,且不遵丁龄,有时抓得急了,上面又催的紧,加之随州百姓多学会了往山里逃役,管他十五束发还是六十鹤颜,抓一个算一个。今随州定役四十日,丁龄定二十一到五十。凡乡练一日,便减徭役一日,若四十日已满,超出者按日结算工钱。

只此一法,秋收毕,正农闲时节,据各县来文,乡壮踊跃乡练,一户几丁全报名者甚众。

随州四县,随县六,光化二,唐城四,枣阳四,合十六个乡练点,超三万乡丁汇集。人数过众,远超岑斌预期,必然造成饮食、住宿、器械等诸多问题,其中大半人亦必不是为乡练而练,纯为了混时日免徭役。但总比无人报名好,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办好乡练,先要选好将校。

十三个乡练点,依据各点乡丁人数众寡,合选派百四十余将校前往。岑炳先与他们讲明,此番乡练,既是强壮乡丁,亦是征兵所要,随州拟建步卒三都十二营,各都各营能征得多少人,所征军卒武艺胆气如何,全看你们各自本事。如今州府替你们聚集起全随州乡壮,随意挑选,往后若征不齐人,可怨不得我。

岑炳另教授他们一个诀窍,笑。自李季方以下,包括周雄、赵敢当、周千、逄鹏飞等所有将校全在乡练之列,连岑宝、左车儿也要赴距随县最近的乡练点,众人长年杀贼,只会怒,哪会笑?便是笑,也只会咧开大嘴哈哈大笑。而按岑炳的要求,得笑不露齿,含面微笑。

乡民畏兵,尤畏将,得用微笑以示亲和,增进好感。

起初众人尚觉得有趣,尤其见他人一脸横肉却要装羞含笑,好似壮汉卖俏,乐得个个捧腹。可真待自己一试,才知微笑不易。

也有人不解,军中最是令行禁止,学来笑做甚,管教军卒向来是非打即骂,谁稀罕甚好感。教岑炳骂了句榆木脑袋,不先把人召进军中,你去管教谁?又去打骂谁?

岑炳另有交待,此番乡练,练两样,一是健体二是习兵刃。

众将据此合议,旬日为一期,每旬练九日休一日,每日两个时辰健体,五个时辰习兵刃。

军卒不说十八般武艺皆通,至少刀盾枪斧射几样得通习之,可以此乡练,显然事倍功半。且时日来不及。岑炳道与众人,下去后只教导乡丁一样,长枪,只需练会结阵使枪,与刺、格两招即可,其余可有可无,能做到乡丁随时编入行伍、可随时提枪杀贼,就算得成功。枪只不足,也不可能给乡丁分发长枪,暂以木棍代替。

众将校各赴乡练点,然但凭他们使力,还不足以完成征召。

岑炳举一反三,乡丁为何踊跃乡练,皆因乡练可替代徭役,据此可知,无论吹嘘军卒待遇如何丰厚,乡民们看不见,亦无动于衷,得有徭役那般切身利害物方会动心。

岑炳亦将奔赴各乡练点,便由他亲口告与乡民。一旦从伍,丁户籍即改为军户籍,其户两税终生皆免,丁税亦免终生,只纳地税钱。

入十月。岑炳自南而北依次造访十三个乡练点,每宣告军户可免两税,乡民无不欢呼雀跃,当即报名入伍者络绎。亦有胆大乡丁质疑岑炳所说属实与否,岑炳只答:某乃随州刺史、马步兵都指挥使,随州之事,某一人决断,绝无二话。

每个乡练点住二三日,观各处乡练。若有将校不改行伍习性,一时气急打骂乡丁,免不了训斥几句,告诫其乡练之务,多些耐性。不少年岁过长或体弱乡丁,混迹乡练消耗时日,一经查实,亦全部遣返回家。也有乡间好勇的游侠儿,亲自来寻岑炳报名入伍,岑炳壮其气,但俱按章程办事,劝其好生习练,先入教导将校之眼,被选中后,自然可以入伍。

……

十月中。

周通并杜洪、吴讨袭、骆殷四人通发檄文,共逐路审中。

据闻,路审中不甘坐以待毙,已先兵出永兴,先要将最近的骆殷逐出境,又向淮南请援。如此江北空虚,周通按耐不住,已举安州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