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写字楼并排的,竟然是两栋住宅楼,看起来也很高,占地均在四百平左右,高有二十七层。
而且,一到三层,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占地大约在一千平左右。
听说是食堂,娱乐区域,总而言之所有的室内活动区域,都在这里了。
在住宅楼后面,看到了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室外场地。
然后便是围墙了,围墙之后,是密不透风般的爬藤类植物,不知道是不是三角梅,总觉得与南方不同。
门卫室后的那条廊道,似乎可以贯穿整个研究所,另一段又回到了电砸门的另一端处。
黄楚心中,有些沉闷,那它到底,算不算保密单位?
可是,按照序列上说,便是保密单位,光看外表,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就这样,一直到了中午时,跟着崔主任一起去了食堂。
跟他想象中的食堂,一点也不一样,明明逛了一圈,看不到几个人,可到了饭点时,用餐人数至少有两百人左右。
这食堂跟外面街道上的餐馆差不多一样的风格,竟然还有很多地方的口味,可以容纳上千人用餐,占据了整个二楼。
很多人还能就餐时,直接拿着卡刷电梯就回家了,极其的方便。
崔主任介绍了一番,外人是无法在这里用餐的,包括编外人员,都是在一楼。
黄楚知道,他说的是清洁工,保安,以及一些杂工,一楼那个食堂他看了,占地在四百平左右,另一半另做他途。
看到了穿军装的人员,他大概知道,这里有武警编防,又或者是部队编制。
后面了解到,其实他们都没有全部来,有些研究狂,现在还在埋头苦干着。
地下停车场一般车辆也进不去,那些关卡,就是需要权限。
那栋大楼,叫做研究楼,也就是空地处的那栋大楼,进出都需要权限。
这样,似乎也说的过去了,谁也不知道,地下工事是如何的,承建单位都是军工单位,构建级别也不外示。
那平时清洁的,也只是外面的,要是进去内部,没有这回事。
崔主任笑着说,没事就把部队那些娃子们,喊来大扫除,通勤人员全都是编制在册,很简单。
之后,带黄楚去自己的办公位置,黄楚此时心中迷雾重重。
他凭什么这样信任自己,凭什么全程陪着,产生的疑惑,却留在了心底。
黄楚拿到了门禁卡,录了指纹,最恐怖的是,他的指纹只需要录一次,就可以按照等级分配至其他系统。
他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开几道门,卡是激活系统,指纹才是开锁的关键。
也不知道机房在何处,统管着整个研究所,还问黄楚想要什么位置的住处。
或许是猜测到了黄楚的疑惑,告诉他,整个住宅楼,都是住着自家人。
只是说,右边阴气重,左边阳气重,让黄楚有些尴尬,崔主任竟然也会开玩笑。
黄楚当然要选阳气重的地方,知道意思,就是男人多,他已经有了女朋友,不会再去胡思乱想了。
只是,崔主任又告诉他,其实这个是要抽签分配的,不能自己选择。
他一阵无语,最终去到了右边,靠近办公楼这里。
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这里名额有限,左边已经住满了,男人多就是如此。
左边是女性与女兵的住处,大部分都是单身公寓配置,没有做饭的地方。
那些兵,更是没有单住的,基本都是三个,或者四个一间,也就形成了巡夜的单位。
只有带队的人,才有一个人一间住,不是班长,班长也是兵。
黄楚还疑惑,那他们平时的拉练怎么完成,他知道部队有规定,不可能没有拉练。
崔主任又说了偏僻知识,地下停车库大把地方,只是意味深长的说着,并不知道有几层。
房子,是永远住不满的,留空率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也不全是单间,为了照顾那些夫妻一起的,也有一房一厅的布局。
至于编外人员,也有安置,那就是补贴租房金,按照级别不等,分别是一千,八百,六百三个级别。
所以,非要去住豪宅,也没有办法,没有人管的了。
而研究所四周,均是矮层住宅区,这是无法杜绝的,右边记得是一家很大的商超,平时大家也去那里购物。
他们一般都不走大门,廊道一圈开了三个门,每个门都有一栋管理楼房,像街道办一样的。
他们平时都是走那些地方,只有开车没办法,才会走大门。
左边是一家很大的宾馆,一栋五层楼,沿路过去差不多一百多米长。
装饰豪华,平时都住满了人,特别是平时开放日,也就是展览部分对外开放的预约展览日。
一周开放两次,分别是周二和周六两天时间,开放名额都在一百人左右。
有人说,这家宾馆就是研究所的产业,但一直没有回应,不然凭什么,靠近门卫室与廊道这里的房间,常年空着给研究所。
世界那么大,爱好文物,或者古文字与古文学的人何其之盛,四方来客皆是。
来了,要住,哪里都贵,何不如选个靠近的,吃喝玩乐都方便。
商超过去,就是吃喝的步行街了,甚至有人说,商超也是研究所的,不然凭什么占据那么大的地方。
黄楚听着一些趣事,与崔主任的关系一下子很熟了,自然而然自己的事,也透露了十之一二。
他有时像是假装聊到哪,会涉及到刘教授,黄楚越发的明白,是冲着刘教授去的。
两个关系不大的地方,又或者放向不同的地方,这里究竟有什么关联吗?
最后,他才知道,刘教授在很多地方都有挂职,在这里自然也不例外。
级别很高,果然有能力的人,到底都是人脉,可也不需要对自己这样好。
好的过分,恨不得把家里的宝贝都给他,只是目前,黄楚还不想没事找事。
你不说,我也不问。
黄楚要了他家的地址,竟然是住在家属院,离这里大概在六公里外的地方。
心中纳闷,那片地方他知道,那里是很多单位的家属院,简直就是鱼龙混杂,什么单位都有。
而且,当初建楼时,全都是半价卖给了家属,外人要买,还得有介绍信才行,而且全价,比附近其他楼高了百分之五十。
可就是这样,往上赶的人多不胜数,人家图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