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遇见梧桐—最初的依恋
- 云里不知处
- 3182字
- 2025-03-27 18:39:07
十一月的第一个周一,梧桐咖啡馆刚结束午市高峰,我正坐在“治愈角落“核对账目。孕吐已经缓解不少,但持续的腰酸让我不得不频繁调整坐姿。门外风铃突然急促响起,伴随着小林惊慌的声音:“周总监,有位女士坚持要见您“
我抬头,看见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女人站在门口。她一身米色羊绒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面容保养得宜却透着严厉。尽管十八年未见,我仍一眼认出了她——颜书恒的母亲。
“阿...阿姨?“我慌忙站起身,账本滑落在地。她锐利的目光扫过我的全身,最后停留在我微微隆起的腹部,嘴角微不可察地下撇:“你就是周婧颖?“
“是的,您请坐。“我示意小林去泡茶,“书恒去供应商那里了,应该很快就...“
“我不是来找他的。“她打断我,从爱马仕包里抽出一张纸拍在桌上,“我是来找你的。“那是一份孕期亲子鉴定申请单,已经填好了她的联系方式和医院预约信息。我的耳朵嗡地一声,脸颊烧了起来。
“阿姨,您这是什么意思?“
“别装傻。“她冷笑,“我儿子单纯,容易被骗。谁知道这孩子是不是...“
“妈!“咖啡馆门被猛地推开,颜书恒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手里还抱着咖啡豆样品箱,“你在干什么?“
“我来确认我孙子的血统。“颜母抬高下巴,声音足以让整个咖啡馆的人听见,“谁知道她是不是看中你的钱才...“颜书恒将箱子重重放在地上,几步跨到我们之间:“道歉。立刻。“
“凭什么?她小时候就缠着你,现在...“
“够了!“颜书恒的声音像鞭子一样抽在空气中,“要么道歉,要么永远别再见我。“咖啡馆鸦雀无声,所有顾客都屏息看着这一幕。颜母的脸色由红转白,最终抓起申请表塞回包里,转身就走。门被她摔得震天响,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
“抱歉各位。“颜书恒向顾客们勉强笑笑,“今天所有饮品半价。“
他拉着我上楼,一进公寓就紧紧抱住我:“对不起,我不知道她会来。“
“她一直...不喜欢我?“我轻声问,想起小时候每次去颜书恒家,他母亲冷淡的态度。颜书恒松开我,疲惫地坐在沙发上:“不只是不喜欢。当年我们突然搬家,就是她坚持的。“
“什么?“我瞪大眼睛,“不是因为你父亲...“
“那只是部分原因。“他苦笑,“主要是她发现我们走得太近。她觉得你们家'门不当户不对'。“这个真相像一桶冰水浇在我头上。原来当年我们的分离,不仅仅是因为他父亲的债务,更是因为他母亲的偏见。而现在,历史正在重演。
“她什么时候回国的?“
“上周。“他揉了揉太阳穴,“直接杀到我办公室,说要'考察'我的生活。我没告诉她你怀孕的事,就是怕她...“他话没说完,突然捂住上腹,脸色刷地变白。冷汗瞬间布满额头,他弯下腰,痛苦地呻吟一声。
“书恒!“我跪在他面前,手忙脚乱地找手机,“我打120。“
“不用...“他咬着牙说,“抽屉里...药...“
我翻出医生开的应急药,帮他服下。几分钟后,疼痛似乎缓解了些,但他的脸色仍然难看。
“去医院。“我坚决地说,不容拒绝。医院的检查结果令人担忧——不是胃癌复发,但长期的焦虑和压力导致了严重的胃溃疡。医生严肃地警告必须减少压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因为你母亲吗?“回程的出租车上,我轻声问。颜书恒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部分是。更多是...“他的手轻轻覆在我的腹部,“我怕自己成为像我父母那样的家长。“
这句话道出了他最深的恐惧。我曾以为他害怕的是生理上的遗传,原来更让他恐惧的是心理和行为模式的传承。
“你不会。“我握住他的手,“因为我们有他们缺少的东西。“
“什么?“
“彼此。“
他睁开眼,转头看我,眼中的脆弱和希望让我心碎。那一刻我明白了,无论外表多么坚强,他内心始终是那个被迫与好友分离的十岁男孩。
第二天清晨,门铃刺耳地响起。透过猫眼,我看到颜母站在门外,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我深吸一口气,打开门。
“他在吗?“她直接问,语气生硬但少了昨天的锋芒。
“在睡觉。医生让他休息。“
她点点头,犹豫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养胃的汤。他小时候...胃就不太好。“我接过保温桶,意外地闻到熟悉的香气——莲藕排骨汤,颜书恒曾经提过他母亲最拿手的汤。
“谢谢。“我侧身,“要进来吗?“
她摇摇头,却又没有离开的意思。清晨的冷风穿过走廊,吹动她一丝不苟的发髻。
“昨天...我过分了。“她突然说,眼睛盯着地面,“只是没想到他会为了一个女人顶撞我。“
“不只是'一个女人'。“我轻声说,“我是他十八年来从未忘记的人。“她猛地抬头,锐利的目光审视着我的脸:“他真的...一直记得你?“
“您可以亲自问他。“我让开门,“但请小声些,医生说他需要睡眠。“颜母轻手轻脚地走进卧室,我则在厨房热汤。透过半开的门缝,我看到她站在床边,凝视着熟睡的儿子,手指颤抖地轻触他眼角的疤痕——那是十五岁为寻找我而留下的印记。
当她转身时,我假装刚刚热好汤。她接过碗,示意我跟她到客厅。
“他父亲走后,我把他送到国外,以为这样能让他忘记过去。“她盯着汤碗,声音低沉,“但他每年都偷偷回国,就为了去那棵树下等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人。“我的心揪了起来。十五岁的颜书恒,独自一人穿梭在两个国家之间,只为守候一个童年的约定。
“他父亲临终前,最悔恨的就是拆散了你们。“她继续道,“但我太骄傲,不肯承认错误。“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旧相册,翻开其中一页——那是十岁的我和颜书恒在小学运动会上的合影,照片边缘夹着一片已经泛黄的梧桐叶。
“他所有的东西都在国外搬家时丢了,只有这本相册一直带在身边。“她的手指轻抚照片,“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但现在她明白了。就像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重逢后颜书恒总是不安地确认我的存在,为什么他总是收集梧桐叶,为什么他如此恐惧失去——因为我们都被那段被迫中断的连结永远改变了。
“汤快凉了。“我轻声提醒。
她点点头,起身走向卧室,却又在门口停下:“我订了明天的机票回温哥华。等他...好些了,你们一起来过年吧。“这几乎是一个道歉和接纳的信号。我点点头,喉咙发紧。
颜书恒醒来时,看到母亲坐在床边,惊讶得差点打翻汤碗。他们的谈话很轻,我听不真切,但当他送她出门时,两人的眼睛都红红的。
“奇迹发生了?“我靠在厨房门框上问。他走过来抱住我,下巴抵在我发顶:“她说...等孩子出生后,她想搬回国内住一段时间。“
我惊讶地抬头:“真的?“
“嗯。“他微笑,“还说要教你做正宗的莲藕排骨汤,因为这是'家传的育儿秘方'。“这个词——“家“——从他口中说出,带着前所未有的温暖和确定。我们相拥在晨光中,感受着腹中小生命轻微的动静,仿佛一个承诺正在生根发芽。
下午我们去了梧桐路小学。初冬的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老梧桐树的叶子几乎落光,只剩下最高处几片倔强地挂着。颜书恒从地上挑选了一片最完整的落叶,放在掌心给我看。
“即使凋零,也是美丽的。“他轻声说。
我接过那片叶子,对着阳光观察它精细的脉络:“知道吗?梧桐叶落下时总是旋转着坠落,就像在跳最后一支舞。“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观察了十八年。“我微笑,“每年秋天,我都会收集一片梧桐叶,想象你也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看着同样的景色。“他眼眶微红,将我的手连同那片叶子一起握住:“现在我们不用再想象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在一家母婴店前驻足。橱窗里展示着各种婴儿用品,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套绣有梧桐叶图案的连体衣。
“要进去看看吗?“颜书恒问,眼中闪烁着期待。我点点头,突然感到一阵幸福的晕眩。十八年前在梧桐树下分别的两个孩子,如今将共同迎接一个新生命。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一种螺旋上升——回到原点,却站在更高的地方。
母婴店里,颜书恒对每件小衣服都充满好奇,尤其是那套梧桐叶图案的。当他拿着它在收银台排队时,我看到他从钱包里取出那张B超照片,对着灯光再次确认着什么,然后露出满足的微笑。
“怎么了?“走出商店时我问。
“只是确认一下。“他将照片小心放回钱包,“孩子的鼻子像你,很挺。“
我笑出声来:“那张模糊的照片你能看出这个?“
“父亲的特权。“他得意地说,搂住我的肩膀。
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彼此。风又起,最后几片梧桐叶在空中旋转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