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欧的族群大迁徙

哥特人和匈人

375—568年,是欧洲历史上被称为“族群大迁徙”的时代。在此期间,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多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蛮族国家”,为欧洲未来政治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受日耳曼蛮族大迁徙的影响,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脉和西伯利亚南部的东欧各族群,包括斯拉夫人、芬兰-乌戈尔人、波罗的海人、阿兰人等也参与了此次大迁徙。

在日耳曼人消灭罗马帝国并建立日耳曼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哥特人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前1世纪,哥特人都还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地区,即今瑞典哥德堡意为“哥特人之城”。一带。此后,出于气候原因,他们南下迁徙到了波罗的海北岸。2—3世纪,哥特人从波罗的海沿岸出发,经过波罗的海人和东斯拉夫人的领地,来到今乌克兰的草原地区,在那里生活了两个世纪,逐渐成为当时东欧最强大的族群。之后,他们入侵了巴尔干半岛,袭击了罗马人的领地和希腊殖民地,并攻击了当地的萨尔马特人。哥特人与阿兰人结盟,哥特步兵和阿兰骑兵联合起来攻入克里木半岛。3世纪末,哥特人以德涅斯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喀尔巴阡山脉,流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两国。为界,分裂成为东西两个王国,历史上称之为东哥特王国和西哥特王国。

4世纪初,东哥特王国中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国王赫尔曼纳里赫。他可谓早期哥特史上最强大的君主,经过长年征伐,他以武力统一了东哥特各部,并征服了周边广大族群。当时西哥特人可能在表面上也接受赫尔曼纳里赫的统治。相传赫尔曼纳里赫统治的区域由黑海一直延伸至波罗的海,他也被尊称为“哥特人的亚历山大大帝”。他的名字在拜占庭的史书中经常被提及。

虽然族群大迁徙的主体是日耳曼人,但它却是由入侵欧洲的东方游牧族群匈人引发的。西方古代典籍记载,匈人来自亚欧交界处的沼泽和草原地区,擅长骑射。他们西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时中亚地区的气候突然变冷,或者柔然(也作“蠕蠕”或“茹茹”)汗国的扩张。

1756年,法国汉学家德金根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和《魏书·西域传》的记载,认为入侵欧洲的匈人很可能就是在东汉时期自蒙古高原西迁的北匈奴。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匈人就是北匈奴”的说法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强烈质疑,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学者弗朗兹·阿特海姆、英国学者汤普森和美国学者孟赫奋等人。他们质疑的主要依据是近年来的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成果,并综合了罗马、嚈哒、波斯和亚美尼亚诸国史料,这显然比仅靠中国原始史料中的简单记载所做出的推论更加可靠。(拜占庭)约达尼斯著,罗三洋译:《哥特史》,商务印书馆,2012年,译者序第v—vii页。

匈人会炼铁,锻造剑、弓箭、匕首,以从事畜牧业为主。他们几乎生活在马背上。所有的匈人都是出色的骑手,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儿童。他们的主要武装力量是配备了弓箭的轻骑兵。根据罗马历史学家的说法,匈人的外貌很可怕,他们身材矮小,头发浓密,后脑勺粗大,罗圈腿,戴着皮帽子,穿着由山羊皮制成的粗糙鞋子,他们的野蛮行为在欧洲的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

370—375年,匈人首先击败了阿兰人的部落,一部分阿兰人被驱逐到了高加索,其余人则被迫加入了匈人军队。身披重铠、手持长矛的阿兰重骑兵成为匈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匈人的逼迫下,芬兰-乌戈尔部落和阿尔泰人也被迫开始迁徙。

随后,匈人进入黑海草原并击败了东哥特人。他们用血和剑征服了南部斯拉夫人的定居点。南斯拉夫人被迫放弃了肥沃的南部黑土地,再次逃入森林以寻求庇护。哥特人向西退却,最终,其中一部分人在今西班牙土地上定居,而被匈人军队裹胁的一部分南斯拉夫人也随之抵达西方。

接着匈人又向黑海北岸的西哥特人发动进攻,迫使约1.5万名西哥特人在罗马皇帝的允许下,于376年渡过多瑙河,向巴尔干半岛迁移,定居于罗马境内,作为同盟者为罗马帝国守卫边境。410年,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攻克了罗马城,大肆劫掠以后离去。此后西哥特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先后定都图卢兹、托莱多。东哥特人则向西迁徙到潘诺尼亚等地。

进入欧洲的匈人以多瑙河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事实上,这支横扫了欧洲的匈人大军的构成其实并不单一,他们当中混杂了大量的芬兰-乌戈尔人、阿兰人和其他族群。匈人国家在他们的领袖阿提拉的领导下达到了鼎盛。阿提拉是一位天才的指挥官和经验丰富的外交家,但又是一位残暴无情的统治者。他征服整个西欧的企图止步于451年,在沙隆战役中,罗马军队联合了欧洲许多族群的军队彻底击败了阿提拉的大军。阿提拉率领他的残兵败将退往多瑙河,他本人于453年突然去世。阿提拉大帝去世后,匈人国家迅速解体,但这场由匈人引发的族群大迁徙则持续了好几个世纪。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с древнейший времён до наших дней, С.29-31.

阿瓦尔人和哈扎尔另一常见译法为“可萨”,本书则根据俄文将其音译为“哈扎尔”。

6世纪中叶,新一批游牧族群开始从亚洲向东欧进军,他们被称为“阿瓦尔人”。阿瓦尔人建立的阿瓦尔汗国在其鼎盛时期占领了近现代匈牙利、奥地利、瑞士、斯洛伐克、神圣罗马帝国(部分)、波兰、乌克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北马其顿的领土。通常认为阿瓦尔汗国的历史开始于562年,其开国君主为巴扬一世可汗。他们于568年与伦巴底人结盟,在多瑙河中部站稳了脚跟,并征服了当地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阿瓦尔军队组织严密,装备精良,他们使用铁制马镫、坚固的盔甲和优良的弓箭。汗国的首都位于多瑙河流域的平原上。阿瓦尔汗国自建立之初就不断与拜占庭帝国进行战争,甚至一度对君士坦丁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还对查理曼大帝统治下的法兰克帝国发动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东斯拉夫人的编年体史书《往年纪事》曾记载,阿瓦尔人曾残忍虐待斯拉夫人,侮辱斯拉夫妇女,把她们当牲畜一样看待,甚至用她们替代牛马来驾车。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 сост. Примеч. И ук. А.Г.Кузимина, В. В. Фомина. Вступ. ст. и перевод А. Г. Кузьмина/ Отв. Ред. О. А.Платонов. Изд. 2-е- Москва: Институт русской цивилизации, Родная страна, 2016, С.62-63.

6—8世纪,斯拉夫人不断反抗阿瓦尔人的统治。7世纪末,法兰克人的军队在一次战役中彻底击溃了阿瓦尔人,阿瓦尔汗国开始迅速衰落。而另一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族群哈扎尔人彻底击败了阿瓦尔人。他们穿过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到达黑海北部地区,占领了高加索山麓。哈扎尔统治者称自己为“可汗”或者“大汗”(即可汗中的可汗)。

7世纪前半期东罗马帝国史学家席摩喀他记载,哈扎尔人来自哇和库尼两地。他们从突厥人那里逃出,在抵达欧洲时与追随阿瓦尔可汗者联合了起来。龚方震:《可萨汗国——东西方贸易的枢纽》,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4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1—102页。中国史料第一次提及哈扎尔汗国的是唐代人杜环写的《经行记》。杜环曾作为战俘在阿拉伯地区生活了十多年,回国后把自己在异域的所见所闻写成《经行记》一书,这本书成为当时的唐朝人了解阿拉伯地区社会风貌的重要原始资料。他是在提到拂菻国和苫国的地理方位时提到哈扎尔汗国的。拂菻国就是拜占庭帝国,苫国指的是叙利亚一带。根据杜环的记载,哈扎尔汗国应该是在高加索地区和黑海草原一带。(唐)慧超原著,张毅笺释;(唐)杜环原著,张一纯笺注:《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12—15页。

哈扎尔汗国在鼎盛时期控制着大片地区,它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伏尔加河三角洲和北高加索草原。当时,哈扎尔汗国延伸到紧靠伏尔加河北岸的布尔塔斯人的聚居地以及伏尔加河保加尔人的伏尔加-卡马河地区。在东面,哈扎尔人的领地一直延伸到与花剌子模王国毗邻的草原。在西面,哈扎尔人牢牢控制了顿涅茨河乌克兰东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属于顿河的支流。地区。9世纪中叶,也可能更早,哈扎尔人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包括基辅在内的东斯拉夫人的领地。在南面,哈扎尔人和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相对峙。

虽然哈扎尔人也属于来自亚洲的游牧族群,但他们的历史作用与匈人和阿瓦尔人完全不同。他们与阿拉伯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从而阻止了伊斯兰教传入欧洲腹地。哈扎尔人因其商业繁荣、对外交往频繁、法律的宽容开明而闻名于世,他们也特别重视城市的建设,其首都萨曼达尔8世纪上半叶哈扎尔汗国的首都,位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境内,关于萨曼达尔遗址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位于里海附近,另一种说法认为位于基兹利亚尔市附近的捷列克河下游。、伊蒂尔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哈扎尔汗国的首都,据史料记载位于伏尔加河三角洲,但对于伊蒂尔城的考古搜索至今尚未取得任何结果。和大城市萨尔克尔位于中世纪顿河左岸的一座哈扎尔城堡,哈扎尔语“白色城堡”之意,又名白维扎。在当时非常繁荣。

732年,哈扎尔可汗把女儿嫁给了拜占庭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哈扎尔可汗的外孙利奥也做了拜占庭皇帝。这表明8世纪中叶哈扎尔汗国在当时的国际事务中所表现出的重要作用。(美)丹尼斯·赛诺主编,蓝琪译:《剑桥早期内亚史》,第254—256页。哈扎尔汗国的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商业税收,因为该国在丝绸之路上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哈扎尔人在东欧平原上的势力扩展,他们又从东斯拉夫人的部落收取了大量的贡品。

哈扎尔人与其他突厥人一样,原来信仰萨满教,后来,大约在8世纪末或9世纪初,哈扎尔可汗皈依了犹太教,民众也开始信奉犹太教。但哈扎尔人对其境内的其他宗教非常宽容,多神教教徒、穆斯林、基督徒以及犹太人生活在一起,他们都享有依照自己习俗生活的自由和权利。哈扎尔人的彪悍骑兵曾使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和斯拉夫人感到恐慌。而哈扎尔汗国的繁荣,使它与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其他文明的密切联系和广泛的商业往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世纪末,罗斯崛起后,开始对哈扎尔汗国发动了一系列进攻。10世纪下半叶,拜占庭帝国的对外政策也随着哈扎尔汗国与罗斯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发生了变化。1016年,拜占庭与基辅罗斯结盟,向位于塔曼半岛的哈扎尔汗国残余势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最终占领了这一地区。至此,哈扎尔汗国彻底灭亡。亡国后,一部分哈扎尔人信了伊斯兰教,成为中亚-伏尔加河的突厥语穆斯林;另一部分哈扎尔人没有改变信仰,在俄罗斯历次驱逐犹太人的浪潮中不断向中欧迁移,最终成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还有一部分人融入了克里木鞑靼人与卡尔梅克人中。Хазары: таинственный след в русской истории/авт-сост. В. Манягин,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Эксмо, 2010, С.241-252, 307-328.

保加尔人

当哈扎尔人在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地区、北高加索地区扩张时,保加尔人也来到了欧洲大陆。他们也是突厥人的一支。6—7世纪初,保加尔人在他们杰出的领袖库布拉特汗的领导下,在黑海曾经的希腊殖民地区建立了大保加利亚王国。这个国家无法抵御哈扎尔汗国的进攻,最后分崩离析。库布拉特死后,部分保加尔人向北迁移至伏尔加河中部,以保加尔城位于今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西部斯帕斯克地区保加尔市。为中心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伏尔加河保加利亚王国。很大一部分保加尔人留在原地,接受了哈扎尔人的统治并转向农耕生活。7世纪末,部分保加尔人在阿斯帕鲁汗率领下,定居在巴尔干半岛。随后,保加尔人开始融入人口众多的斯拉夫农业环境,使用斯拉夫语言。在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尔人已经被彻底斯拉夫化了。

那么,是什么驱使突厥人从亚洲腹地和南西伯利亚来到欧洲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突厥部落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实力增强的突厥部落也希望获得气候宜人、肥美富饶的土地。然而这些土地早已被占领。在东亚,中国人用一道万里长城把游牧族群阻隔在帝国境外,中华文明当时正处于鼎盛时期,隋唐统治者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出色的官僚体系,这些都是游牧族群无法抗衡的。而在西伯利亚南部边缘地带,则有难以通行的阿尔泰山脉和萨彦山脉,游牧族群很难通过这里抵达南亚次大陆和温暖的印度洋沿岸。因此,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西,穿过乌拉尔山脉和里海之间的通道进入欧洲。那里气候温和,牧场肥沃,也没有像中国和古印度这样的强国,于是这些游牧族群开始策马扬鞭去追求新的幸福生活。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с древнейший времён до наших дней, С.36-37.

斯拉夫人的大迁徙

萨尔马特人在黑海草原统治的那几个世纪中,斯拉夫人的祖先要么逃入森林,要么被迫臣服于萨尔马特人,并向他们纳贡。

1世纪初,萨尔马特人的统治开始逐渐削弱,一部分萨尔马特人与南部草原的阿迪格人、阿兰人融合,还有一部分去了西方,另外一些毗邻森林草原地区的萨尔马特人,也逐步被斯拉夫化。斯拉夫人的祖先逐渐摆脱了萨尔马特人的统治,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匈人骑兵像旋风一样席卷东部斯拉夫人和南部斯拉夫人的土地,还把一部分斯拉夫人带到了欧洲西部,斯拉夫人的祖先被迫再次逃离。5—6世纪,斯拉夫人开始在匈人骑兵没有践踏过的地区定居,他们的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外喀尔巴阡山脉、中欧和北欧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足迹。

匈人政权垮台后,在普里皮亚季河、捷斯纳河和奥卡河上游的灌木丛和森林地带,斯拉夫人的人口迅速增长,他们渐渐向东欧其他地区迁徙。在东北部森林避难的斯拉夫人开始回到他们祖先生活和居住过的第聂伯河流域中部和布格河一带。此外,斯拉夫人逐渐迁徙到多瑙河沿岸,从5世纪开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多瑙河流域的主要居民都是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大迁徙之后,斯拉夫人占据了被日耳曼人遗弃的土地,并向西推进到易北河,又从第聂伯河流域中部地区向东蔓延。

匈人虽然给斯拉夫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是也为他们赶走了这片土地上的其他定居者。斯拉夫人的祖先正是沿着匈人骑兵的足迹抵达欧洲其他地区的。

与此同时,斯拉夫部落的社会构成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部落首领和长老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军事扈从阶层日渐形成,社会中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斯拉夫人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城市之间的贸易逐步恢复。

5世纪以后,在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盆地,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东斯拉夫部落联盟,他们被称为“安特人”,这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居住在郊区的人”。这些安特人与生活在中亚的波斯部落密切相关。根据希腊学者的记载,5—6世纪,在欧洲东南部,除了安特人的部落联盟之外,还有另一个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盟——“斯克拉文人”。两个部落联盟之间有时通婚和结盟,有时又处于战争状态。斯克拉文人部落联盟位于巴尔干半岛北部,而安特人部落联盟位于多瑙河下游至亚速海的大片地区。(拜占庭)约达尼斯著,罗三洋译:《哥特史》,第29页。

在日耳曼蛮族部落给予西罗马帝国持续打击的同时,斯拉夫部落也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从5世纪开始,安特人向多瑙河地区、巴尔干半岛和拜占庭帝国发动猛烈攻击。欧洲族群大迁徙仍在继续。在这场大迁徙中,安特人与巴尔干地区的斯克拉文人开始相互对抗,拜占庭人甚至经常挑动他们之间的矛盾。

斯拉夫人在迁徙过程中不但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还组建了军事扈从和水军。斯拉夫人可以乘船在河流和海域发动远征。他们经常穿越多瑙河,占领拜占庭帝国的城市,掳掠居民并索要赎金。斯拉夫人的军队甚至到达地中海沿岸,就像西方的日耳曼蛮族部落不断袭扰西罗马帝国一样,他们也开始蚕食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

慑于安特人的军事压力,拜占庭皇帝在多瑙河沿岸建造了许多堡垒和要塞,同时尝试用丰富的礼物,如黄金、稀有的织物、珍贵的餐具等来贿赂这些入侵者。拜占庭帝国甚至割让了一些边境领土。但历史上的拜占庭人和安特人之间并非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拜占庭皇帝也经常雇用安特人作为雇佣军替他的帝国效力。

拜占庭历史学家对斯拉夫人的评价是:“他们热爱自由,不能忍受奴役;他们特别勇敢坚强,善于克服一切困难;他们衣不蔽体,却又耐寒耐热;他们能克服种种困难,而且对外国人很热情”;“安特人是优秀的战士,他们在战斗技能的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在他们眼里,战死沙场是战士最高的荣誉。斯拉夫人普遍英俊高大,他们的头发是浅棕色的”;“在被敌人追击时,他们会长时间地躲在水下,并借助长长的芦苇管呼吸”;“斯拉夫人爱好自由,他们不想被任何人统治,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也相互仇视、攻伐不断”。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с древнейший времён до наших дней, С.33-34.

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脉的广阔中东欧土地上,更多的斯拉夫部落蜂拥而至,这其中有波利安人、德列夫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维亚蒂奇人和克罗地亚人等,各部落相处还算和睦。杜列勃人和沃利尼亚人生活在布格河流域,乌里奇人和提维尔人生活在德涅斯特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在外喀尔巴阡山脉和多瑙河流域居住的斯拉夫人与定居在第聂伯河、捷斯纳河和南布格河沿岸的东斯拉夫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部分斯拉夫人从波罗的海出发向西,进入了日耳曼人的领地;另一部分人则一路向东抵达伊尔门湖岸边,这里是从波罗的海沿岸通向欧洲东部和南部的古老贸易路线的交汇处。受游牧族群入侵的影响,来自西部和南部的斯拉夫部落也在此相遇。于是在伊尔门湖附近逐渐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斯拉夫部落联盟,历史学家把他们称为“诺夫哥罗德斯洛文人”中国历史学家一般将斯洛文人(словен)直接翻译为斯拉夫人,但这个词和斯拉夫人(славянин)的拼写还是有差异的。斯拉夫人往往泛指生活在中东欧,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各个民族,而这里提到的部落显然是斯拉夫人中的一支,笔者根据其发音将其译为“斯洛文人”。。事实上,5—6世纪,斯拉夫人在整个东欧地区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基辅城的建立

东斯拉夫人的编年体史书《往年纪事》记载,当使徒安德烈在锡诺普港口城市,位于今土耳其黑海地区,是锡诺普省的首府。传教时,他曾乘船沿着第聂伯河逆流而上,来到一处山峦前停泊上岸。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看见那些山峦了吗?那里闪耀出神赐的灵光,将会出现一座大城市,神还会在那里兴建许多教堂。”他上了山,为群山祈福,竖起十字架,并向上帝祈祷。

果然,后来基辅城就出现在那里。在当地有一个名叫波利安的东斯拉夫部落,相传领导这个部落的是三兄弟,分别是基伊、谢克和霍里夫,他们还有一个妹妹叫雷别季。他们以长兄基伊的名义在霍里维察山上修建了一座城市,并命名为基辅。城市的周围都是森林和针叶林,他们以打猎为生。波利安的意思就是“林中旷地”。

《往年纪事》记载基伊曾在沙皇格勒《往年纪事》中把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称为“沙皇格勒”,即“沙皇居住的城市”。觐见拜占庭皇帝,并受到隆重的招待。但拜占庭史料中并没有相关记载,我们也无从考证他觐见的是哪一位拜占庭皇帝。基伊在返回途中经过多瑙河畔。他特别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城,想和自己的族人搬到这里居住。如今,在乌克兰利沃夫地区有一个名叫基维茨的小镇,相传就是基伊在多瑙河畔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基维茨”在俄语和乌克兰语里的意思是“小基辅”。当时居住在此地的保加尔人并不欢迎基伊和他的族人,还与之发生了争斗。基伊被迫返回基辅,后来在基辅去世。他的兄弟姐妹也都终老于此。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 Москва: Институт русской цивилизации, Родная страна, 2016, С.61-62.

后来,考古学家在基辅附近的山上发现了5—6世纪的城市遗迹。基辅附近还有谢卡维察山基辅波多尔区的一座名山,谢卡维察山对基辅和整个古罗斯都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霍里维察山和雷别季河第聂伯河右支流,流经乌克兰基辅州。,显然是以基伊的弟弟和妹妹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