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入城之后第三日,大燕王朝天子陛下耶律明捷正式宣告天下正统!
数万叛军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内,挂起了红灯笼,红彩绸。
又有人花重金,请来了不少杂耍,整个帝都长安城内,好不热闹。
这都三日之后了,长安城街巷之上的污秽,自然是全部都被清洗得干净。但城外的荒野之中,多出来了数十个尸山。
那些尸山还来不及去掩埋,但皇城内,已经有将军在着手此事。
京兆府之外,山南道之前抽调出了十万府兵,如今还能用得上的,不过区区万余将士。
那万余人怎么可能会来找新建的大燕王朝不自在,倒是南疆的那些将士们,听闻最近在不断往北调动,想来不日之后,还会有一场恶战要打。
长安城的热闹,是只存在于几条主道之上。
围在那些杂耍周遭的,也多是叛军将士伪装出来的寻常百姓。
但多少是引来了一些不明真相的长安城百姓,这些人与叛军将士不同,他们是面容严肃,一个个望着改天换地之后的新长安城。
而那些叛军将士,仿若是回到了上元节之前的长安城内。
朱雀大街之上,朱雀门之后的皇城当中,还有御辇亲临,要与这天下的百姓一同助兴。
也不过是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在朱雀大街打了个来回。
再往后去,就再也见不到了新天子耶律明捷的身影。
那些百姓不管乐不乐意,都只能看着这些叛军,在大唐的土地上作乐。
偏偏还没有人敢在此时,站出来说一句大唐的好话,或是新朝大燕的不是,这万一传到了那些叛军将士的耳中,都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回到了皇城之后的耶律明捷,脸上的笑容当即消散。
他带着数十名甲士,没有乘坐御辇,是凭借脚力登上了太极殿之前的殿前百阶。
这百阶耶律明捷不是第一次去走,但确实今日第一次为了自己而走。
这天下,以后就是他耶律明捷的天下了。
他登上了百阶,太极殿外两侧就有数不清的将军、裨将、校尉迎来。
耶律明捷在手下亲卫的帮助下,当着众多将士,换上了新龙袍,新龙袍很大气,是比大唐的龙袍更加多了几分秀气在其中。
就算是耶律明捷的身躯肥硕,此时竟然也能瞧出几分英武之相。
等到最后戴上的高冕,耶律明捷一抖衣袖,太极殿外上下的千余人,齐齐躬身,对着他所在大声呼喝道:“叩见陛下!”
耶律明捷的嘴角依旧很不开心,他转头,对着殿前百阶之下瞧了几眼。
他叹息一声,又重新将目光放回到了太极殿内的金銮之上。
有数名侍卫急忙上前搀扶着他,他抬脚往前,跨过了门槛,真正的站在了太极殿内。
那身后数不清的将领们,也一一跟随他一同走进。
耶律明捷走得不快,身后的那些人走得更不着急。
如今可是大燕的天子陛下,第一次当着麾下将士的面,要坐在了金銮之上,还是代表天下正统的金銮之上。
转瞬,耶律明捷立在了金銮之前,他深呼吸一口,摆脱了身侧亲卫的搀扶。
他一摇一摆地登上了金銮,又绕过了龙案,一只大手率先落在了龙椅之上,他转身一屁股坐下。
他记得之前的天子陛下,总是抬头仰望头顶的金銮之上。
于是他坐上金銮的第一时间,就是抬头仰望金銮之上的大唐山河。
现在有一半的疆土,是属于他的了。
那些走进殿内的将领们,又再次跪倒在地,又一次高呼:“叩见陛下。”
耶律明捷将目光从金銮之上收回,对着殿前跪着的众多将士抬手做出了轻抚模样。
他缓缓道:“免礼平身吧。”
等到众多将士齐齐起身,耶律明捷才将目光最终落到了拓跋硕的身上,他的眉头之上露出了几分焦灼之色。
他对那个方向问道:“天策将军,你当真见过了姑姑的遗体?”
拓跋硕往前一步,低头称是。
耶律明捷见到了拓跋硕的回应,在一声哀叹之后,仰躺在了龙椅椅背之上。
下面的将士们,纷纷抬头,望向了耶律明捷所在的方向。
他们不清楚,殿下为何在宣告正统的第一时间,是问那让大唐颠覆的女子下落?难不成……
这些将士们不敢妄自揣测,要有也不能在此时问出口。
“城中的八百大臣,可有愿意归顺我大燕王朝的?”耶律明捷问出了坐在龙椅之上后的第二句话。
依旧是拓跋硕回道:“禀陛下,有近半之数,愿意为我大燕王朝效忠。”
“还有一些,如今就被围在布政坊内,请陛下下令,让末将将这些不承认我大燕王朝的罪民,斩首示众。”
拓跋硕开口言语之时,是直直瞪向了耶律明捷所在。
这自然不是他目无天子,这是他的习惯,每次杀人之前,他总是这般神情。
耶律明捷摆摆手,示意他不要着急:“天策将军,如今咱们大燕不是在那河西一亩三分地当土皇帝了,咱们是夺了大唐的王朝,成为了天下的正统。”
“天下的正统就要有天下正统的做法,不用杀干净,杀几个刺头,其他的都关到大理寺狱。”
“陛下圣明。”拓跋硕抱拳说完,就转身回到了之前的所在。
这之后,耶律明捷是实在想不出来该与这些麾下的将士们,谈论一些什么。
这些都是边军将士,跟他们聊如今长安城,聊如今的大燕天下,他们不会听进去的。
你要是跟他们说,即刻南下,一举将大唐收入囊中,他们可能会很乐意。
但耶律明捷明显不能那么去做,之前从河西打到了长安城,那好不容易累计下来的积蓄,如今都荡然无存了。
这要是继续南征,怕不是要让他身上的这一身肥肉,都要跟着掉干净。
又坐了许久之后,耶律明捷干脆挥挥手,下令让这些殿中碍眼的人,统统退去。
他昂首,又一次望向了头顶上的山河图,他抬手轻抚下巴上的胡须,感慨一声:“这天子真不是人当的玩意儿。”
身侧几个亲卫听闻此言,都压低了脑袋,装作没有听到耳中。
“姑姑现在何处,带我去见见。”耶律明捷从龙椅上起身,对着几个亲卫说道。
不久之后,一架御辇就向着太极殿外行去,直到行到了凌烟阁前方,才缓缓停下。
凌烟阁之前,已经尽是他麾下的将士把守。
见到耶律明捷的到来,那些将士们纷纷往前,拜倒在了他的身侧。
他没有理会,而是急匆匆地冲入到了凌烟阁之内。
凌烟阁之内的地面上,有两具抱在一起的尸身,是曾经的贵妃娘娘司寇莺钰,抱着大唐的天子陛下。
耶律明捷面生几分羡慕,却又偏偏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
身后有将士赶来,对他解释道:“陛下,凌烟阁之前被一位老先生把守,如今这老先生遁走,便只剩下了这两具尸身,还在凌烟阁之内。”
“嗯,朕知晓了。”耶律明捷双手负后应道。
他又在其后对着手下的亲卫招招手,等到亲卫近到了身侧,他才说道:“稍后将他们厚葬了吧,毕竟朕的山河,也算有他们一半的功劳。”
“喏!”亲卫点头应下。
耶律明捷继续望向了那地面之上的女子,他心生惋惜,也有怜惜。
他到如今都没有看到姑姑的笑,这天下还能有人比得过她的笑吗?
“陛下!”有两名校尉匆匆赶来,跪倒在了耶律明捷的身后。两个人的脸色都有些差,他们跪倒在地的身躯,也在轻轻颤抖。
“什么事情?”耶律明捷转身,与两名校尉对望后问道。
“回禀陛下,朱雀门前有近万民众,聚在了皇城外,说是要为大唐声讨陛下,要陛下离开长安城。”其中一个校尉开口说道。
耶律明捷将此话听入到了耳中,没有多么生气,他对着两个校尉说道:“这事情,你们去告知天策将军,让他看着去办就好。”
“喏!”两个校尉应下,转身匆匆而去。
耶律明捷不曾离去,他又重新望向了凌烟阁地面之上的两具尸身。
皇城之外的朱雀大街上,近万的长安城民众,从各处街巷当中走出,他们聚在了一起,望向了皇城之上。
人群当中很是聒噪,不单单是声音刺耳,听久了,还能让人心中平添几股闷气。
大燕王朝的天策上将拓跋硕,出现在了皇城城头之上。
他举目向着皇城之下望过来,那些不堪入耳之音,便玷污了他的耳朵。
这些人说,他们家中的男人,死在了他们大燕的铁甲之下,所以,他们不想要大燕当权,他们要的是大唐,是曾经的那个大唐。
还有胆大一些的,都在手中持着从家中取来锈迹斑斑的兵器。
但不管怎么说,胆子再大,也不敢当真与那些叛军叫板,叛军手中的兵刃,可都是不长眼睛的。
这些人在城下闹腾,城上的将士们,一个个脸色都阴沉的难看。
拓跋硕的脸色,却没有很难看。
他对着身侧的将士问道:“你知晓,为何陛下是让我来处理这事情?”
身后的将士摇摇头,表示不懂其中的深意。
拓跋硕笑笑道:“因为陛下也知晓,杀一儆百的道理,大燕王朝想要站稳脚跟,有些时候是需要心狠一些的。”
几个将士往前,围在了拓跋硕的身侧,他们小声问道:“将军的意思是?”
拓跋硕举目望向了远处的天空,他的眼眸紧眯在了一起,他只是说了一个字:“杀!”
身后的数个将士身躯一震,他们又往城下去看了看,这可是长安城内的万余百姓,当真就要……
“喏!”还是有人很快就高声应道。
皇城前的望楼当中,有令旗将刚才拓跋硕的下令,传到了城内各个望楼之内。
那原本街巷上活跃的人影,都突然消失在了街巷之内,转而,是一个个身披甲胄的将士,聚集在了皇城两侧。
这些将士手持横刀陌刀,也有一张张弓弩,从朱雀大街两侧的屋檐之上,渐渐露出了脑袋。
没有人再次下令,也没有人去理会这些民众脸上出现的惶恐神色。
那一根根箭矢,是成千上万的箭矢,将这皇城之前的草芥尽数收割。
又在箭雨之后,从皇城两侧冒出来了数万的铁骑,那些骑在马背上的将士,不管不顾直接驱赶马匹从这些倒地的身躯之上横踏而过。
来回数次之后,这些铁骑才重新消失在了皇城之前。
这依旧没有结束,朱雀大街两侧的巷子内,有数万的将士走了出来,他们手中持着一个个木桶,木桶当中装满了清水。
一桶桶清水冲刷在朱雀大街外的皇城前方,那些清水流淌向了街巷的两侧。
也就不再是清澈的水,也不是一片浑浊,是能将天空染红的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