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成熟之旅:人生重要阶段的自我超越(原书第2版)
- (澳)珍妮·布朗
- 15字
- 2024-09-11 16:31:42
第一部分 理解成熟需要的关系基础
第1章 在人际关系中做自己
人们通常只愿意在关系系统认可和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1
——迈克尔·科尔(Michael Kerr),医学博士
我们唯一能够改变和控制的人是我们自己。改变自我会让人感到威胁和挑战,因此人们常常倾向于继续保持过去的习惯,要么是沉默退缩,要么就是无效的争吵和相互指责。2
——哈丽特·勒纳(Harriet Lerner),博士
“我的丈夫从来不花任何心思表明他在乎我。”
“我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女儿,为什么她就是不能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呢?”
“我的父母从来没有鼓励过我,如今我正深受其害。”
很多人在咨询室的抱怨或担忧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另一个人的错,如果那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切都会更好。当我告诉他们,我认为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想清楚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身的问题时,他们对我的观点总是惊讶不已。我会向他们解释,要想改善一段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努力理解并调整我们在关系中的反应模式。我认为关注自我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针对这一观点,他们常常会反问我:“这难道不会太自私吗?”还有人会抗议:“明明问题不在我身上,是对方不负责,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显然,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一味强调自我权利并不具有建设性。试图改变一个不在我们的控制和责任范围内的人,注定是徒劳无功的:我们越是关注他人的缺点,就越容易忽视我们自己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将问题归咎于自身。这种自责是将他人的个人烦恼归咎于自身的一种习得性反应。当关系出现问题时,不论是改变他人还是责怪自己,都是狭隘地将问题集中于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当我们对人际关系感到沮丧时,总是容易将问题单方面归咎于一个人,然后试图批评或改变他。任何这种形式的“改变和指责模式”都会让人产生问题已得到改善的错觉,然而当你抽离出来审视现实时,你就会发现这种模式难以让任何人得到成长。
人人都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变得更加成熟
是否有人真的到达了成熟巅峰?在我自己的生活和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还从未遇到这样的人,每个人如果能再成熟一点儿,他们的生活效率和健康状况就会得到改善。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患者能够首先仔细审视自己的本能反应是如何阻碍他们更有效地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那么他们前来咨询的苦恼便能迎刃而解。成熟稳重的成年人能更好地解决一切问题,不论是关系冲突,还是成瘾习惯、孩子叛逆,或是令人神经衰弱的焦虑问题,他们总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不是对他人指手画脚,或是等待别人来替他们收拾烂摊子。自我成长的首要问题是:你是否准备好在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不成熟之处?这个问题能让我们认清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伪装或膨胀的自我。在关系中认清我们的无效反应模式,并努力改善自我,能够为我们的关系系统带来积极的连锁反应,甚至还能造福后代。
在关系压力下确定我们的成熟度
要想变得更成熟,你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成熟度。你对自己的成熟度评估有多准确?就我而言,当事情比较稳定且在我掌控之中时,我会表现得非常成熟。但当我的人际关系出现压力时,我的“内在小孩”就会立刻浮现。我可以在大量观众面前自信从容地演讲,然而,接下来的周末,我却在家庭中出现矛盾时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于是我意识到了自己存在成熟度不一致的问题。有时候我可以屏气凝神地专注于工作任务,而有时候我却会手足无措,生怕稍有不慎得罪他人。上一秒我还是个像模像样的成年人,而下一秒我就变成了不成熟的小孩。
是让内在小孩浮现还是让内在成人成长
前人已经总结了很多关于如何重新发现内在小孩的方法。也许,寻找内在小孩的迷人之处在于重拾未曾被生活磨难和苦痛侵蚀的童真和脆弱。毋庸置疑,孩童的嬉闹和冒险精神弥足珍贵,值得我们保持一生。然而,孩童的很多特点无法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或承担责任。治愈童年伤痛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或许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让内在成人得到一致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理解何为成熟,让我们先来看看孩童的不成熟具有哪些特点。孩童的特点之一是渴望需求得到即时满足。年幼的孩童往往无法忍受延迟满足或需求被拒绝。两岁的孩童希望别人能立即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好比他们想要回到母亲的子宫,与母亲脐带相连,从而确保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孩童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情绪爆发。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要立即得到。孩童的愤怒具体表现为情绪失控。在超市的收银台,因为妈妈不给孩子买货架上的巧克力,孩子便情绪崩溃,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他们的歇斯底里和号啕大哭,与引起这种夸张反应的原因相比,完全不合乎情理。
儿童的关系语言
儿童容易被情感驱使,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运用理性思维去解决人生困境的能力。儿童总是在寻找捷径,他们渴望立即获得舒适、关爱和满足。他们总是向他人索取,而不审视自身的行为。你是否曾留意一些早熟的小孩在需求被拒绝时的反应?他们会责怪和怨恨他人。我的父亲总喜欢反复讲述我三岁时的糗事,那时的我搜肠刮肚地用有限的词汇量进行言语攻击,以示报复。当父亲阻止我玩他的剃须工具时,我感到非常不满。于是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你是傻瓜!傻瓜!你是便便!便便!”因为父亲拒绝让我玩他的刮胡刀和剃须膏,我便用我认为最狠毒的言语攻击他。
儿童还会尽一切努力摆脱不想做的事情。一方面,小孩子不愿意坚持做困难的事情,比如绑鞋带或整理玩具,他们会一直哭闹,直到大人过来替他们处理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当下所做的事情很好玩,小孩子不会愿意让其他人来分享他们的乐趣和关注。当他们被要求停止有趣的活动时,他们会非常抗拒。小孩子为了延长自我满足而采取的抗议或拖延技巧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大脑发育,儿童会逐渐变得更懂事,他们会努力适应并融入集体。于是,他们获得舒适的捷径,从得到想要的玩具变成了加入有趣的集体。他们开始想方设法引起别人的关注,并成为某人最好的朋友,当然这种友谊并不稳固。年龄稍大的小孩容易随大溜,他们会为了融入集体而频繁改变自己的喜好。
从儿童身上发现成长的奥秘
儿童的这些特点描述了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同时期的表现。或许你几天前就有过这种尴尬的言谈举止。并非只有小孩子才会让情感主导言谈举止,拒绝忍受延迟满足。实际上,青少年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显然,我们都不愿重新发现并助长儿童的自我满足和冲动任性。如果我们认真审视这些情绪化行为,我们会发现,它们对我们自身以及与我们有关系的人都毫无益处。这些行为可能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但不能帮我们获得我们理想中的人际关系。
通过儿童对不安情况的反应可以看出,自我成长需要改变儿时的反应模式。成年人孩子气的冲动行为反映了想要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性思考具有挑战性。在人际关系中做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关键在于意识到我们对他人的影响。我们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反应会促进或阻碍他人的成长空间。
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成熟的自我应具备的特点
以下要点清晰地概括了在人际关系中从幼稚的孩子变成成熟的自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感受你的情绪,但不受其支配;享受延迟满足
调动内在成人需要我们学会如何平息激烈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利用成熟的大脑平息夸张的情感,从而展开逻辑性思考,而不是像孩子一样任由自己被情感和冲动支配。
与儿童不同,成熟的成年人能够延迟满足,吃苦耐劳,保持自律,并忍受偶尔的不愉快,从而承担责任和实现目标。他们不会期待别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不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2.努力培养内在驱动力;克制自己不要指责他人
发现内在成人需要我们找到自我价值观和原则,从而在关键时刻管理好自己。
成熟的人能够克制孩子气的冲动,在遭遇不顺时,不随意责怪他人,而是首先反思自我,总结自身的问题,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成熟的人不会随意责怪他人,而是思考自身有待改进的地方。
3.接受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保持与他人的联结
儿童会拒绝接受与他们意见相左的人,但成熟的成年人能够与意见不一或拒绝合作的人维系关系。成年人不会因为那些使他们感到沮丧的人而封闭自我或疏远他人,他们即使面对分歧也能与人顺畅沟通。
4.自己的问题,自己负责解决
成熟的成年人与儿童的处事方式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成年人不会期望他人帮自己解决问题或将棘手的问题推卸给他人。成熟的人不会将自身的责任或不安全感推诿给别人,也不会替他人解决本该由他们自己克服的问题。成年人保持成熟的黄金法则之一是不随意干涉他人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为了避免阻碍他人实现自我成长,我们应谨记这条定律。即使我们可以比他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也不能插手他们的任务,阻碍他们的成长。这不是真正的关心,而是削弱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些随便插手别人事务的人,常为了掩盖自己的不安全感,牺牲他人获得成长的机会。他们享受替别人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及别人对他们产生的依赖感。
5.坚持自我原则
在人际关系中,成熟的人不需要为了融入集体而八面玲珑,人云亦云。即使有压力让他们恢复过去迁就他人的习惯或安于现状,他们也始终能根据正确的信念,坚持自我原则不动摇。
6.从更大的格局看待问题
孩子不开心时只关注“我”——世界应该慢慢停止运转,以回应“我”的沮丧。成熟的人能够看清他们的观点可能与其他人大相径庭。他们能够抽离自身的沮丧,意识到冲动行事对他人的影响,因为他们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成熟的人不会歇斯底里大喊“谁为我着想”,而是思考“在关系中我们会如何相互影响”。
* * *
你如何看待真正成熟的人所具备的特点?是否有些特点比较容易做到呢?你最近一次面对紧张状况时的反应是否符合这些成熟标准呢?你认为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内在成人的这些标准?
● 保持情感与价值观相一致。
● 即使遭遇不顺,也能坚守职责。
● 改善自我而不责怪他人。
● 与不喜欢的人保持接触。
● 不期待被人拯救,不过度干涉他人的事。
● 在集体中不人云亦云,坚持自我。
● 超越自我,发现关系的本质。
大多数人在自己的舒适区时能够符合这些标准。当遭遇不顺、感到压力时,我们会恢复内在小孩的部分,从而寻求缓解压力的最快方法。我记得在大学时因为觉得自己像个外来人而感到有压力,于是我开始试着和人气较高的集体打交道,想要融入他们。我很快便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从而融入班里的大多数人,我的信仰也逐渐模糊,因为担心他们会反对。在青春期的末尾,为了努力适应大学生活,我的不成熟渐渐浮现出来。
生物学意义上的成长
成长难道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吗?在进一步探讨获得关系成熟之前,我们应该思考:随着岁月渐长,阅历渐增,成长难道不是必然的结果吗?的确,我们的成长主要是一种符合生物学规律的必然结果。无须任何努力,我们的身心都会成长;接着,随着岁月流逝,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开始退化。这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事情,虽然如今有很多公司宣称能够延缓衰老,然而我们无法阻挡这个进程。
上文中提到的很多儿童行为可以通过大脑发育进行解释。接下来让我们快速地了解一点儿发展神经科学知识。幼儿通过大脑的杏仁核做决定,杏仁核主要作为大脑的情绪中心而存在。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到情绪冲动的影响,随着幼儿长大,他们逐渐能够让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质发挥作用。众所周知,青少年只有部分前额叶皮质得到发育,这意味着他们在事情顺利时可以理性思考,但是一旦遭遇高压刺激,便会情绪爆发。
二十多岁时,人们的大脑会提升进行复杂决策的能力,但经验告诉我们,成年人并不总是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尤其是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每天在市场、街道或社群,我们会发现,在被激怒时人们保持理智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下层大脑(杏仁核)与上层大脑(前额叶皮质)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反之则不然。因此我们很容易被情绪支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有意识地控制焦虑反应。转变大脑“由下而上”的情绪倾向需要我们进行刻意练习,从而塑造“由上及下”的理性大脑。根据神经科学理论,大脑的能力在我们成年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比我们已往想象中的更加灵活,我们的大脑具有建立新能量和自我修复的非凡能力。丰富的人际关系使大脑变得有能力处理各种社交挑战。这为我们有意识地锻炼大脑能力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必要条件。童年时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定型,我们神经系统的发展路径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压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
在关系中成长
身体成长无须刻意地努力,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成长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过程。你是否见过一些年轻人拥有超乎同龄人的智慧?即使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他们也能从容地坚持己见。你是否见过一些阅历丰富的成年人表现得像情绪崩溃的两岁小孩?他们的思维被情绪主导,面对问题时表现得极为焦虑,以至于看不清当下形势。就我个人而言,有时候我可以表现得非常成熟稳重,即使在危机情况下也能举止自若、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然而有时候我却会冲动行事,辜负自己和别人对我的期望。在不同的情境下,关系条件总是在变化之中,而我的成熟度也会受其影响。
可见,年长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并不能保证他们的成熟度。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保留着儿时的内心冲动。这本书旨在阐明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会如此不可捉摸和挑战重重。本书还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更加成熟的成年人。
关系是成长的最佳实验室
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离开原生家庭后的成熟度,就需要持续付出有意识的努力。我们要让内在成人得到成长,而不是迎合内在小孩。重要的人际关系是自我成长的最佳场所。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练习如何充分发挥内在成人的优点,维持重要的情感联结。你能想到比这更合适的场所吗?你是否还记得最近一次的大型家庭聚会?当家人欢聚一堂庆祝重要仪式时,我们需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夸张情绪反应,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练习机会吗?
人际关系中的幼稚行为源于我们想要缓解不适感的本能反应。我们在关系中容易感到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合群,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达不到他人的期望,无法帮助他人缓解痛苦等。我现在已经意识到为了缓解不适感所做的努力是多么难以捉摸,以及这些努力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最近,我的大女儿和我诉苦。之前,我看她似乎诸事顺利的样子,倍感欣慰。当她提到之前的痛苦经历时,我的心情突然变得低落。我非常无奈和沮丧,仿佛经历痛苦的人是我自己,而不是她。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我会给她建议,帮助她解决问题,或者刻意保持距离,敷衍回应并减少联系。我会自欺欺人地认为我的建议或疏远是为了回应她对我的依赖感,然而实际上我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儿。多年以来,我渐渐学会了更好地识别自己缓解不适感的本能反应。当我和女儿交流时,我会提醒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做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我没有直接给她建议,而是耐心地询问她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倾听她的想法,并分享我的生活。我并没有以母亲的视角对她的情绪感同身受,而是像朋友一样和她深入交流。我把这些技巧也运用到了和丈夫、同事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之中。
对“见效缓慢”的方法保持耐心
你现在一定已经发现,这本书不会教给你迅速成长的魔法捷径。本书认为,只要你愿意在不同的关系中坚持审视自我,你就会逐渐减少阻碍你和他人成长进程的不成熟行为。在最近一次心理咨询过程中,一位中年女士精辟地总结:“我曾一度对缓慢的成长失去耐心,而如今我发现拥有更高效成熟的人生就好比进行一场马拉松比赛。”
根据我自身以及身边无数同人的经验来看,世上不存在通向成长的捷径。因此,我们要认清现实,没有人能够一下子彻底改掉所有不成熟的缺点。但是,假如你下定决心要变得更加成熟,而不是继续将精力放在他人的过错上,那你就要振作起来,努力改善自己。
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思考你想要变得更加成熟的动机。如果你努力成熟的动力是得到他人的崇拜,在人际关系中满足自我欲求,那么你很有可能会继续被内在小孩支配。反之,如果你是为了在重要的人面前展现最好的自己,并使身边的人在你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成熟,那么你可能会获得更自由的成长。
思考问题
在什么关系场合下,你的内在小孩会浮现?
● 你希望具备以下哪些内在成人的特点?
◌ 避免夸大情绪。
◌ 严于律己,而不是责怪他人。
◌ 即使观点不同,也能相处自如。
◌ 对自己负责,不随意干涉他人的责任。
◌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即使不受欢迎。
◌ 在人际关系中超越小我,保持更大的格局。
● 你是否打算解决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不成熟问题?
● 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可以参考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