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看来元军是真缺粮啊,为了点河水粮食四处乱跑。”

在新一轮的军议上,张贵啧啧称奇。

吕宇翔倒觉得没啥,唐朝皇帝还曾因长安的粮食不够,带着众臣跑到洛阳就食呢。

言川咳嗽一声,将话题拉至当下:“如此局势,两位将军有何对策?”

张贵眉头微皱:“不好说,眼下我军之所以还能从容不迫,是因为一直停泊在原地,快船打探完消息后能迅速找到我等。”

“但如今元军舰船已动,虽说是在沿岸徘徊,但也放出了些许探船,若是位置因此暴露,则形势危矣。”

“以谨慎起见,还是遁入海中为妙。”

言川点了点头,望向了吕宇翔。

吕宇翔对着海图沉吟一番:“张贵将军所说不错,但我不甘心……元寇后勤明显有失,我等离大胜可能就差临门一脚!”

“依我看,入海可以,但要持续上前试探,诱其分兵,说不定能有转机。”

张贵闻言躬直身背,少有的提出了异议:“我认为不妥,元军数倍于我,若试探不当暴露所在,将酿成祸端。”

两人就此争执,其余将官也分成两派,互相争吵。

最终,还是言川截断了争论:“诸位,既然难以决断,一起听听陛下的意见如何。”

“官家有旨意?”

吕宇翔忽的转头问道,脑海中马上想到了当朝太宗的一些“光辉事迹”。

当时太宗自比太祖,搞出了一套“将从中御”:在将帅临行前就按自己构想,定下具体作战方略,并要求不得违旨。

然而太祖是何等人也,那是一条盘龙棍闯天下,千里送京娘、军营里爬出来,终结黑暗五代十国的皇帝。

虽然和汉祖唐宗比还是差点,但比他太宗可强太多了,毕竟他订的作战方略几乎都不能用。

吕宇翔心头一下紧张起来,担心官家模仿太宗。

虽然官家比太宗能打不少,但战场瞬息万变,哪是死方略能应对的。

言川看向吕宇翔面色,隐隐约约猜出了其想法,连忙补充道:“官家只是说了些想法,执不执行还是前线自己定。”

众将松了口气,暂停争论聆听圣训。

“官家说,水军需以保存舰船为第一目的,绝不打无把握之仗。”言川缓缓说道:

“当然,官家并非让大家一味避战,而是要对内紧密组织,对外掌握主动。”

“也就是说探船要管好,多定预案,不能掉队太多,同时用轻舟将元军全部掉开后,我等再行偷袭。”

吕宇翔眼前一亮,这不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吗,只是略有差异罢了。

一旁的张贵则眉头紧皱:“如何全部调开,又要偷袭何处,官家可曾明示?”

言川笑了两声:“自然是说了的。”

随后言川对着海图一阵比划,将计划尽数托出,并最终解释道:

“官家管这一套叫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众人纷纷点头,吕宇翔更是开始按计划抽调人手,张贵虽仍有顾虑,但见大势如此,只好配合。

少倾,舰船面北,向深海扎去。

……

十日后,元军船上,旗舰将军间。

“你是说,北面约八十里处发现了宋人船只?”

留守舰队的世候将军向探船队长问道。

队长点了点头:“回禀大人,我亲眼所见,宋人约有百来艘舰船停泊于东北。”

将军若有所思:“只有百来艘吗……宋人狡诈,此定为诱饵,诱我等分兵。”

将军心中断定,但这诱饵又不能不吃,毕竟刚收到主帅消息,令他尽快清剿宋人水军主力,以护卫粮路。

“传令全军向此处进发!”

将军抽刀下令道,随后在探船带领下,舰队浩浩荡荡向东北飘去。

结果等前锋抵达,将军才发现自己扑了个空,哪怕探船散开也没有发现什么。

舰队只好灰溜溜的返回沿岸。

接下来的一连数日,元军又碰到了好几次类似情况,探知到宋军百余艘,但等到了就又没了。

“宋人这是在空耗我等,诸位且耐心对待,我等可空扑百次,但只须成功一次便可让对方万劫不复。”

世候将军拍刀说道。

“另外此次巡岸,我等收拢物资一路顺利,接下来也该返回港口,与留守军汇合。”

众船长纷纷称是,舰队随后折返,并时不时因探船消息扎向深海。

待抵达港口后,双方仍未大规模接战过。

“将物资卸下一整半,随后再度进发西岸收拢物资。”

将军吩咐道,其余人也并无异议,毕竟留守军与他们数量相当,也有近九百艘大舰,物资消耗甚快。

而另一边的留守军见补给抵达,连忙派船接应,并为将军带来了一个消息:

“将军,西岸城池陆续来报,宋人水军沿岸袭击并点燃物资,虽然几个大城无事,但烧毁仍甚多……”

世候将军脸瞬间黑了下来。

感情之前的引诱是在拖时间,亏他还给各船长说那么多。

“给我传令各城池向沿岸增兵,同时物资亦要囤积入城,不得堆放岸边。”

世候将军亡羊补牢吩咐道。

次日,舰船再次出发,之所以这么急迫,是将军想要看看能不能碰上烧物资的宋人舰船。

留守港口的蒙古将军大大咧咧的为他助威:“给老子好好打,咱这可都是大船!”

世候将军点点头,随后指挥舰队分批离港。

留守的蒙古将军也就此安定下来,反正他也不太懂水军,有事交给下属的色目人汉人去办就好了。

然而还没等世候将军先找到宋人水师,三日后港口这边就先出现了敌军舰船。

“将军,要不要去打?”

一副将主动问道。

“敌军有多少?”蒙古反问。

“大约一百艘。”副将答道

蒙古将军想了想元帅小心诱饵、且不得分兵至八百以下的嘱托,摇了摇头:“那不管。”

副将由此退下。

半个时辰后,副将去而复返:“将军,又发现了一只宋人舰船,两支汇合后增至四百!”

将军腾地站了起来,这是宋军主力来了?

“将军要不要去打,这应当不是疑兵诱饵了!”副将再次问道。

蒙古将军沉吟一番、略有心动,决定召各位副将前来商议。

然而还没等各副将到场,新的消息就来了。

“报——”

一传令兵气喘吁吁跑入大堂,脸上甚至有几分慌张:“大……大人。

宋人舰船几近满帆,正向港口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