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我只一路去

在司马梦求的视线中,这两侧群山之间,泛黄的天际之下的三链城郭安然不动。

那极远处、视线中只剩几个点的金乌大旗,更是从始至终是一点动静没有。

司马梦求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手中剑柄被握的愈发紧实。

待两侧堡垒沦陷,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心堡。

他无统兵之权,充其量就是个前来监督武人的士大夫,虽有另表官家安抚之意,但做不成虞允文。

若是官家不救,他最好的结局便是力战而死。

介时希望自己能砍死几个元兵吧,好歹对得起练了这么多年的剑术才行。

司马梦求如此想到,并紧了紧头上的盔甲。

然而正当他凝气提神时,后方的城堡动了。

位于第二道防线的中心堡突然传出一阵鼓声,并打开了大门,数百名士卒陆陆续续的从中涌了出来。

与此同时,官家所在的主堡也冲杀出了百余骑与一众步兵。

旌旗猎猎、泥土飞扬,这百余骑兵并未与步卒同行,而是如风卷残云般向海岸袭来。

这支人马每每行至堡下,便有欢呼之声响起,这不仅仅是因为骑兵冲阵在宋庭的少见,更是因为排头的那杆旗帜:

金乌龙纛。

此旗之下,即为天子所在。

他们的皇帝在这最危急时刻亲自上阵,带领诸班直披甲上阵、冲了出来。

这种自太祖以后绝无仅有的场景,又怎能不振奋人心。

一时间,原本坐视敌军欺辱阵线的憋屈感一扫而空,诸军纷纷向上级请战,请求随官家亲征。

在第二道防线的中心堡内,枢密院主薄更是躬身苦苦哀求:

“将军你可看到,官家竟然出了城……”

“圣体安危乃一国所系、不容有失,还请将军速速点齐兵马,跟随兵马司一同出城护驾!”

镇守此处的张贵将军坐立难安,赶忙让这位枢密院士大夫起了身。

他与其余城堡的将军一样,论本心,他们恨不得即刻率人拥簇到官家身旁。

但未得军令,又不敢如此。

毕竟官家先前反复要求,除非消息隔绝,否则不得擅自行事。

故他也只是在殿前兵马司要求下打开了城门,并派信使去询问官家下一步意愿。

好在朝廷似乎早早料到了这种情况,不过多时,就有殿前兵马司的人在门口叫喊:

“官家有旨,二线每堡各出二十人做此战预备队,由本将率领,还请张贵将军速速配合!”

张贵连忙领命,并着即安排人手。

与此同时,三线城堡亦得调令,官家下令,要他们各出一半兵马参与征战。

诸堡瞬间忙碌了起来,各勇士看着那处飞扬的金乌龙纛,无不雀跃争先以求参战。

不过这些人集结毕竟需要时间,欲紧抓战机的赵由航并不打算等他们。

此战真正的主力,是事先就藏在第二道与第三道锁链的前后军各八百人。

尤其是前军,刨去拉辎重车的辅兵民夫,完全由新军组成,是真正的精锐。

装备精良、人人识字、习有文章、军纪严明,各项能力均为当世一冠。

在赵由航率领一百班直与其汇合时,其甚至已完成了布阵。

“按原定军令行事!”

赵由航行至跟前,向姜才吩咐道。

前阵随之分兵,其中郭俊率领三百人,以三才阵与炮组为列阵;姜才则领五百精锐,以叠阵受赵由航指挥。

两阵向前攻去,行进间队列整齐。

本来就要庆功的元军纷纷心头一沉,尤其是站在沙滩后方的士卒们。

他们看不到宋军有几何,只是看到了那华贵的龙旗愈来愈近,四面八方的鼓声隐隐约约。

不过好在他们的主帅兀良哈身为沙场宿将,对此早有准备。

早在两阵大军完成四面合围后,就有军阵列于各堡垒前,防备着宋军可能的突袭。

但在赵由航看来,这防备受限于成线状的城堡环境,简直再粗糙不过了。

为了防止被第二道防线的弩炮覆盖到,并考虑到后方要攻城、元军只好在本就受限的纵深里一字排开。

“此为阳谋。”

赵由航当时是如此对枢密院及四参众人解释的:

“城堡以宫格排开,逼迫敌以线状对外布防。”

“纵使其人多将莽,上来就淹没两三道防线,我亦可从堡中城中突进、内外夹击乱其阵线。”

“而敌此时一受过弩炮打击,二深陷城中不好退却,正是混乱之时,只要我军能第一时间破敌外阵,则首战必胜!”

说罢,赵由航抬手并斜面切下,以示决心。

灯火影影绰绰,众人来到沙盘前,按照官家计划反复推演。

见光线不明,大押班邱阳舒还亲自为诸位相公掌上灯。

光影交错间,不少细节被补充完毕,海外宋庭的希望也随之渐明。

“停车、放炮!”

一声来自现实的怒吼,将过往的回忆打断。

车炮组立刻停下,将木钉打入地面,炮手简单瞄准后熟练的互相配合,一分钟之内将手中三枚炮弹尽皆射出。

拔车续行,空子炮被递交给后方随行的辅兵来换弹。

元军被这泼天的炮弹一时间砸懵了。

这宋人军阵看上去不过一千多号人,又是交替行进,哪来的这么多火炮和炮手?

但此时也顾不上疑惑了,元将与高丽将领当机立断,下令将为数不多的炮弹打出去,以阻塞宋人。

宋人前锋只有一千,后军看上去也就五六百人,而己方已登岸的士卒少说也有五千之众。

只要能撑过这第一波进攻,右边侧翼包抄过来,自然能击退这些宋军。

元军将领咬着牙,一面躲避火炮一面如此打算。

可惜赵由航没给他们这份机会。

随着第一声炮响的亮起,郭俊变阵了。

三才阵成两列排开,堪堪护住了宋军的左翼与炮组,并摆出了要阻拦包抄来军的架势。

与此同时,第二道堡链的左侧某座城池轰的一声放下了城门。

作为后军的三百名府兵,于这最后时刻加入了战场。

其中的一名年轻的百夫长紧握着手中长戈,望着眼前想要包抄上来的元军不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