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利用白波
- 穿越三国,开局抓到刘备夫人
- 等风7
- 2040字
- 2024-12-29 19:55:40
胡才再次兵败,赶紧逃回去向李乐回禀军情。
李乐一听又有西凉官兵来增援此,气的一脚踢翻了案几。
昨日他差点破城,突然从西边来了一支五百人的左右的西凉兵。
今日眼看又要破城,胡才却失守了。
一旦绛县的官兵增援至此,李乐就会陷入腹背受敌。
此时他的手下贼兵数量只剩一千余人。
对比官兵已经占不到丝毫优势。
既然打不过,还不如早退。
“真他的娘的不顺,之前以为襄陵会好打一些,哪想到接连来了两支增援还都是西凉兵,早知道就该选杨县。”
原来几日前在白波谷,贼帅韩暹和李乐相商,趁着西凉军全面退出河东郡之际再多抢些地盘。
白波谷南是襄陵,北面是杨县。
二人各选其中一城攻打。
“不好了李将军,官兵杀过来了。”
“怎会如此之快!速速集结人马给我挡住!”
李乐还在考虑到底要不要退,官兵竟主动出击直接打到了贼兵营寨前。
贾逵击败了胡才后虽然知道兵马疲惫不堪却也没有带领进城,反而通知城内王睿一同反攻贼兵大营。
李乐没有料到对方不做休整便继续再战,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双方人马混战一团,一时难分胜负,贾逵见贼兵后营空虚便下令分兵一支绕去放火。
贼营被烧士气锐减,李乐见大势已去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下令急退。
此时贾逵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乘胜追击。
因为他很担心绛县那边可别出什么意外。
可是王睿难得打了一胜仗正想多捞些军功,便拉着人马猛追贼兵。
也就追出了三里突然两侧各杀出一支贼兵。
原来是贼帅韩暹的人马在此埋伏。
只因道路狭窄一时无法全部冲出,但即便如此也比官兵人数要多得多。
李乐见己方来了援兵也调头来战。
官兵三面被围人数又少,军心一乱战力也跟着直线下降,眼看就要彻底溃败。
这时贾逵率军赶到。
一番奋战杀出一条血路救出了王睿。
二人带兵奔城而逃。
回到襄陵城清点人马发现两边加起来只剩不到五百。
不久之后城外贼兵再次围城,人数接近五千。
王睿后怕不已,这才知道刚才差点没命回来。
贾逵也是大急,城外如此多的白波贼兵围城,他肯定是无法回到绛县了。
本想埋怨王睿不该追击溃逃之贼,可一想王睿之前增援襄陵保得城池不失,没让祖父被人掳走,也算有恩于他,便就此作罢。
“唉……还是中了裴泽之计,估计此刻他早已兵发绛县了!”
贾逵无力的一叹,可他又有什么办法,以这点兵力最多只能守住一城,但凡分兵两边都将无法保全。
“如今也只能舍了绛县,死守襄陵了。”
贾逵推测城外的白波贼是裴泽引来,目的是为了将他困在襄陵无法及时回防。
而裴泽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攻占绛县。
此时襄陵城外十里处裴泽和骑兵营正在隐蔽处休整。
贾逵猜的没错,韩暹之兵正是裴泽用计引来。
其实一开始裴泽就没打算真的退兵,他让周仓和左校带着人马绕着王屋山走上一圈。
然后经祈城山向西北直接进入襄陵地界。
这一路的行程甚远,路况又难走至少需要两天。
但是裴泽还有骑兵营,只需半日就可以提前绕到此地。
再加上贾逵小心,肯定会查明他的人马全部进入王屋山后才会带兵去救襄陵。
所以裴泽在贾逵出兵之前就先一步抵达了襄陵。
来到后裴泽观察了一下白波贼兵的军势,只有一千五百余人。
只靠这点贼兵肯定困不住将要来增援的贾逵。
于是裴泽便让马特以匈奴人的身份去一趟白波谷。
之前白波贼跟匈奴人之间有些来往。
因为二者都可称之为贼,因此在分配抢掠之地的时候彼此之间为了不产生误会,也有几次会务。
马特自称是去卑的心腹,得到了韩暹的召见。
“据我所知那日祈城山被烧之后去卑就逃回了并州,你却自称是去卑的信使,可有证据证明?”
“其实右贤王并未离开河东,而是一直在襄陵附近养伤。”
说完马特拿出一把弯刀当做信物。
韩暹仔细一瞧刀柄处刻有匈奴王庭的图腾,正是去卑随身之物于是便收起了疑心。
“说吧,去卑让你来找我,有何事情?”
“特来送情报。”
马特告知李乐在襄陵出师不利,而且绛县那边又向襄陵增援了兵马,估计明日就到。
以李乐目前兵力,只要官兵增援一到必败无疑。
杨县一日就破,而李乐出兵三日有余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看样子是真遇到了麻烦。
韩暹知道李乐的性子,死要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从不向他人低头求救。
可韩暹对襄陵城志在必得,真等李乐来求援,只怕襄陵城里早就堆满了官兵。
那时再想攻下襄陵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匈奴人送来的这个情报对韩暹来说非常及时和重要。
“右贤王送此情报肯定有所求吧。”
马特直说:“确有所求,右贤王希望韩将军打下襄陵之后就可以借兵一千,让他带去邵县报仇!”
白波谷是贼,匈奴人在河东也是贼。
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官兵。
不管是河东的官兵还是河内来的官兵。
虽然韩暹从未有跟匈奴人结盟的想法,但敌人的敌人可以看做友军。
况且匈奴马多,正好可以借机勒索一番。
最终韩暹同意占领襄陵之后借兵,但需要去卑提供同等数量的战马作为交换。
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马特只说无法做主,需要回去禀报去卑再来通知。
之后便告辞离开。
韩暹哪里想得到借兵根本就是个取信他的借口,真正目的是为了引他出兵去襄陵。
就这样韩暹统兵四千前去支援,刚好看到李乐大营被烧。
此时去救意义不大,又见官兵正在集结准备追击溃逃的李乐。
于是韩暹决定在窄道处设伏,等待官兵追到的时候打上一波反击。
得手之后跟李乐兵合一处,再次对襄陵形成包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