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会狠狠批评你

周彦博脑袋又一歪,合着劝了半天,您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是吧。

气笑了。

真无语。

这帮写文的,脑子都异于常人。

“江作家,慎重考虑一下。”

周彦博不怀疑地心人的能力,但时间太紧,任务太重。

五篇征文,全都想参加,这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让行业内最顶尖的作家过来,也做不到三两天写出能让自己满意,也让读者满意的作品来。

又不是写语文试卷的作文题。

质量,质量,先质后量。

他要是短时间内写一篇,只参加一项新征文,那勉强说得过去,他和新时代所有编辑都愿意帮忙参谋参谋。

可一下写五篇,任谁都不信这五篇会是什么质量之作。

周彦博打定主意,一会地心人把五篇稿子发过来后,自己一定要狠狠否定掉他这个不切实际的点头。

不能因为年轻就做错事,耽误自己。

周彦博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作为编辑,不就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引导手下作者走向正确,走向大道,防止误入歧途。

现在地心人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就得他来帮忙治愈。

“算了,我邮箱发你,我帮你看看文。”

“多谢。”江朗回道,“等获奖后,这五篇都在【新时代】上发表,一定。”

周彦博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愿吧。”

江朗把五篇稿子整理到文档,进行简单排版,考虑到不同电脑,不同的阅读文档软件,甚至是不同的版本所带来的不佳阅读体验。江朗把所有文档内的设置都改为通用,再检查下错漏字的情况,无误后发到周彦博的邮箱。

【新时代-周彦博编辑】:有您的新邮件。

周彦博正准备打开看,他们主编就召集所有人开会。

新时代的编辑人数就十多个,其中还有三分之一在出外勤,算上周彦博,此时会议室内也只有七八个编辑。

新时代总编:“今天开会就说一件事,但这一件事有两个麻烦。”

底下编辑们已经猜到总编要说什么。

“士夫子又开启五项特定题材的征文活动。”

“第一个麻烦就是士夫子的编辑在接触【全国短篇小说】的冠军。”

“据我所知,至少有一位冠军已经同意参加士夫子的征文。”

“最早和这些冠军有过接触交流的编辑,把手头上的事放一放,去和他们聊聊,尽量让他们别去参加士夫子的活动。”

“他们去了一次,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全国短篇小说】目的可不是替士夫子培养和筛选优秀作者的。”

“这一方面,大家必须重视……”

编辑们笔尖摩擦备忘录纸张,沙沙响。

但其实这事和大部分编辑没有关系,近五年的全国冠军是孟温书,他已经参加士夫子的征文了。

至于五年前的全国冠军,他们好些编辑入职新时代都没有五年,基本和这些作者没联系。

“再一个就是地心人。”

“地心人虽然和士夫子有不可调和的关系,但他和悦读、故事这些杂志社可没有。”

“除了约稿的事外,可以关心下地心人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新时代帮助的。”

“关系就是互相麻烦才会亲密。”

“地心人是周彦博负责的,这一点要多加注意。”

周彦博应下,却又一番犹豫,最终还是把江朗跟他提的事说出来,以免后续惹事,勿谓言之不预。

“总编,地心人说他请咱们新时代替他宣传造势,他准备参加士夫子的新征文,并且是五项全部参加。”

“纯胡闹。”总编不悦,“作为编辑,你没跟他解释这么做的后果?”

周彦博委屈:“我跟他说的很清楚了,没有利,只有弊,可他还是一定要参加。”

“我话又不能说重,只能由他来。”

总编:“你先继续劝着,要是还不行,来找我,我直接跟他交流。”

“好的,主编。”

有人兜底,周彦博就轻松了。

总编:“关于《老人与海》的期刊发行,我们对标孟温书,他们杂志社哪周发行,咱们也哪走……还有可以考虑下学习士夫子,也多弄几场【全国文学】的冠军出来……”

总编后面说的内容和周彦博就没什么听,和他无关,是新时代的一些发展目标,以及其他编辑的任务。

“周编辑,你觉得那五篇短文怎么样?”

江朗的消息在手机上弹出。

周彦博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点开邮箱,看了起来。

反正就算被抓到开会摸鱼,也有给新人王看稿子的正当理由。

邮箱有五个下载文档。

每个文档除了标题,还特别标了对应的士夫子征文题材。

看起来有点用心,似乎有些准备。

可周彦博不看好,区区标题而已,还得看正文内容。

他现在愁的是一会这么委婉拒绝地心人稿子不行,以及如何打消他参赛的念头。

“唉。”

五个文档下载好,周彦博就点开《麦琪的礼物》,他对爱情这个题材更感兴趣。

但这个题材不大好掌控,尤其对于新人作者。

他们很容易把爱情题材的短篇写成言情小说,缺乏深度和内涵。

市场上流行的什么甜文、虐文,看完后是有情绪起伏,但文学性上,他们并不具备。

加上国人含蓄,爱情题材的文学短篇里,恰恰不能直白出现“爱”这个字眼。

这需要功底。

周彦博开始看。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

看了开口,周彦博又仔细看了眼标题,怀疑地心人是不是归类错了。

一个妇人拮据购买食物的画面和【爱情】这个题材好像不沾边。

应该算是【社会】或者【人性】之类的题材。

“该不会写了一篇文,直接硬凑上去的吧。”

周彦博感觉这种可能性很大。

再往下看,这位妇人是已婚的状态。

已婚,经过了生活中鸡毛蒜皮,爱情在这个阶段更加难被写出。

一般这个题材,作家们喜欢用老来回忆的倒叙手法,用婚姻阶段描写爱情的,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