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会狠狠批评你
- 恋综之后,才收到心动信号
- 西瓜大业
- 2027字
- 2025-01-01 17:08:42
周彦博脑袋又一歪,合着劝了半天,您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是吧。
气笑了。
真无语。
这帮写文的,脑子都异于常人。
“江作家,慎重考虑一下。”
周彦博不怀疑地心人的能力,但时间太紧,任务太重。
五篇征文,全都想参加,这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让行业内最顶尖的作家过来,也做不到三两天写出能让自己满意,也让读者满意的作品来。
又不是写语文试卷的作文题。
质量,质量,先质后量。
他要是短时间内写一篇,只参加一项新征文,那勉强说得过去,他和新时代所有编辑都愿意帮忙参谋参谋。
可一下写五篇,任谁都不信这五篇会是什么质量之作。
周彦博打定主意,一会地心人把五篇稿子发过来后,自己一定要狠狠否定掉他这个不切实际的点头。
不能因为年轻就做错事,耽误自己。
周彦博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作为编辑,不就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引导手下作者走向正确,走向大道,防止误入歧途。
现在地心人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就得他来帮忙治愈。
“算了,我邮箱发你,我帮你看看文。”
“多谢。”江朗回道,“等获奖后,这五篇都在【新时代】上发表,一定。”
周彦博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愿吧。”
江朗把五篇稿子整理到文档,进行简单排版,考虑到不同电脑,不同的阅读文档软件,甚至是不同的版本所带来的不佳阅读体验。江朗把所有文档内的设置都改为通用,再检查下错漏字的情况,无误后发到周彦博的邮箱。
【新时代-周彦博编辑】:有您的新邮件。
周彦博正准备打开看,他们主编就召集所有人开会。
新时代的编辑人数就十多个,其中还有三分之一在出外勤,算上周彦博,此时会议室内也只有七八个编辑。
新时代总编:“今天开会就说一件事,但这一件事有两个麻烦。”
底下编辑们已经猜到总编要说什么。
“士夫子又开启五项特定题材的征文活动。”
“第一个麻烦就是士夫子的编辑在接触【全国短篇小说】的冠军。”
“据我所知,至少有一位冠军已经同意参加士夫子的征文。”
“最早和这些冠军有过接触交流的编辑,把手头上的事放一放,去和他们聊聊,尽量让他们别去参加士夫子的活动。”
“他们去了一次,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全国短篇小说】目的可不是替士夫子培养和筛选优秀作者的。”
“这一方面,大家必须重视……”
编辑们笔尖摩擦备忘录纸张,沙沙响。
但其实这事和大部分编辑没有关系,近五年的全国冠军是孟温书,他已经参加士夫子的征文了。
至于五年前的全国冠军,他们好些编辑入职新时代都没有五年,基本和这些作者没联系。
“再一个就是地心人。”
“地心人虽然和士夫子有不可调和的关系,但他和悦读、故事这些杂志社可没有。”
“除了约稿的事外,可以关心下地心人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新时代帮助的。”
“关系就是互相麻烦才会亲密。”
“地心人是周彦博负责的,这一点要多加注意。”
周彦博应下,却又一番犹豫,最终还是把江朗跟他提的事说出来,以免后续惹事,勿谓言之不预。
“总编,地心人说他请咱们新时代替他宣传造势,他准备参加士夫子的新征文,并且是五项全部参加。”
“纯胡闹。”总编不悦,“作为编辑,你没跟他解释这么做的后果?”
周彦博委屈:“我跟他说的很清楚了,没有利,只有弊,可他还是一定要参加。”
“我话又不能说重,只能由他来。”
总编:“你先继续劝着,要是还不行,来找我,我直接跟他交流。”
“好的,主编。”
有人兜底,周彦博就轻松了。
总编:“关于《老人与海》的期刊发行,我们对标孟温书,他们杂志社哪周发行,咱们也哪走……还有可以考虑下学习士夫子,也多弄几场【全国文学】的冠军出来……”
总编后面说的内容和周彦博就没什么听,和他无关,是新时代的一些发展目标,以及其他编辑的任务。
“周编辑,你觉得那五篇短文怎么样?”
江朗的消息在手机上弹出。
周彦博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点开邮箱,看了起来。
反正就算被抓到开会摸鱼,也有给新人王看稿子的正当理由。
邮箱有五个下载文档。
每个文档除了标题,还特别标了对应的士夫子征文题材。
看起来有点用心,似乎有些准备。
可周彦博不看好,区区标题而已,还得看正文内容。
他现在愁的是一会这么委婉拒绝地心人稿子不行,以及如何打消他参赛的念头。
“唉。”
五个文档下载好,周彦博就点开《麦琪的礼物》,他对爱情这个题材更感兴趣。
但这个题材不大好掌控,尤其对于新人作者。
他们很容易把爱情题材的短篇写成言情小说,缺乏深度和内涵。
市场上流行的什么甜文、虐文,看完后是有情绪起伏,但文学性上,他们并不具备。
加上国人含蓄,爱情题材的文学短篇里,恰恰不能直白出现“爱”这个字眼。
这需要功底。
周彦博开始看。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
看了开口,周彦博又仔细看了眼标题,怀疑地心人是不是归类错了。
一个妇人拮据购买食物的画面和【爱情】这个题材好像不沾边。
应该算是【社会】或者【人性】之类的题材。
“该不会写了一篇文,直接硬凑上去的吧。”
周彦博感觉这种可能性很大。
再往下看,这位妇人是已婚的状态。
已婚,经过了生活中鸡毛蒜皮,爱情在这个阶段更加难被写出。
一般这个题材,作家们喜欢用老来回忆的倒叙手法,用婚姻阶段描写爱情的,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