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臣请裁撤匦使院

李金科闻言点了点头,他又拿起几张玄武木匦中的投书,果然都是一些没头没尾的诬告。

有说李显谋反的,有说武三思谋反的,其中最夸张的是,竟然还有一封状告国子监祭酒于倩意图谋反的。

李金科将这几封投书看完之后,终于知道魏献为何对那封举报李旦谋反的投书不屑一顾了。

跟其他几封比起来,这一封简直就是平平无奇。

其中有一封攀咬太平公主李令月意图谋反的投书中,竟然说她与九尾妖狐勾结,欲要模仿当年商纣王被妲己所惑,导致大商王国。

而如今圣皇陛下身边的张氏兄弟,便是太平公主所勾结的九尾狐妖。

放下玄武木匦中的投书,李金科又翻看了几张青龙、朱雀、白虎木匦中的投书,他这才发现,难怪匦使院的名声如此之差。

那自荐的投书一个个尽是贩酒屠狗之辈,他们在投书上赤裸裸的表达着愿意用钱买官身的诉求。

而朱雀木匦中的歌颂文章简直狗屁不通,让来自未来的李金科都觉得这些人的行文对仗一窍不通。

至于白虎木匦中的伸冤投书李金科倒是着重看了看,在这其中,他竟然发现了薛巧娘托人写的投书,认为她的阿耶薛良辅不是自杀而是被人谋害的。

“好了,”李金科用食指与拇指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对秦佾等人挥了挥手,“你们先退下吧,关于匦使院的事情,让本官好好想想。”

三日之后,正是武周朝圣历三年四月初一的朔望大朝会。

长安城内正五品以上的官员,齐聚在宣政殿之内,拜谒圣皇陛下,聆听武则天的圣训。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随着百官参拜完毕,高延福用尖锐的嗓音提醒着百官可以出列奏事了。

“启禀圣皇陛下,”高延福声音未落,魏知古便一步走出队列,“臣有本要奏。”

“魏卿家?”

武则天看到魏知古竟然第一个出班奏报,顿感诧异。

这魏知古一向是个寡言少语之人,为人老成持重,在这种朔望大朝会之上,从来不发一言,今日却忽然站了出来,这让武则天感到十分新鲜。

“你有何事要奏报?”

武则天疑惑的看着魏知古,魏知古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奏章。

“陛下,臣蒙陛下信任,主持中书省政务,分管着吏部与刑部。

今日,臣关于中书省之下,匦使院裁撤一事,想要请陛下定夺。”

裁撤匦使院?

魏知古的声音不大,却让两个人的心中一惊。

这第一个人便是刚刚履职匦使院假判,同从五品的李金科。

他原本是没有资格参加今日的早朝,但昨天晚上高力士前往匦使院宣旨,圣皇陛下特旨恩准李金科参加今天的朔望大朝会,并赐予他可以进入大明宫的金鱼袋。

站在队列最后面的李金科前面便是万年县的县令傅文静,他们二人几乎已经站到了宣政殿大门的门口。

因为远离圣皇,他们两人正在窃窃私语议论李然、薛良辅以及牛二被杀的案情,魏知古中气十足的声音却打断了二人对话。

李金科的心中无奈,武则天则是又好气又好笑。

三日之前,她刚在麟德殿让李金科回去思考重整匦使院院务的章程,原本今日武则天便准备让李金科在大殿之上进行宣读,若是问题不大,她便准备当众将匦使院的事情定下来。

可让武则天没想到的是,还没等李金科说话,魏知古却抢先一步出来发难。

“圣皇陛下,”魏知古看到武则天一言不发,脸色阴晴不定,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依然却不依不饶道:“这是臣的奏章,还请陛下定夺。”

武则天看到魏知古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无奈之下只好向高延福挥了挥手,高延福会意,连忙走下丹陛接过魏知古手中的奏章。

武则天拿起奏章翻看起来,魏知古却在下面振振有词的说道:“启禀圣皇陛下,各位同僚。

我中书省下辖匦使院衙门,原本由酷吏来俊臣把持。

十余年来,他借此衙门,构陷朝中的大臣上万人,朝野上下,都对其深恶痛绝,避之不及。

如今臣听闻,匦使院上下,属官离职,胥吏逃散,长安百姓,对其也无不避之不及。

因此,臣为整肃吏治,整顿朝纲,希望能够裁撤匦使院,望陛下能够应允。”

魏知古的话音刚落,‘轰’的一声,朝堂之上顿时炸了锅。

匦使院自设立之日起,便成为了朝中大臣们的噩梦,谁不知道来俊臣手段毒辣,为人凶残。

在他最嚣张跋扈的那几年,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臣武将谁不听到他的名字便会心惊胆战,小心翼翼。

即便如此,可当魏知古提出要裁撤匦使院的时候,朝中的大臣们依然大惊失色。

毕竟,文武百官都知道匦使院乃是当年武则天亲自主持成立的衙门,如今魏知古却将这里说的一文不值,并提出要裁撤,这明显是在拂当今圣皇陛下的面子。

一想到武则天曾经的杀伐果断,薄情寡恩,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们都对魏知古报以同情的目光。

在他们看来,魏知古今天竟然如此胆大妄为,那他即便不会身首异处,至少头上的乌纱帽也保不住了。

可让大殿内所有的官员都没有想到的是,武则天竟然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是一脸玩味的看着魏知古。

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几乎落针可闻。

片刻之后,还是武则天的一句话,打破了宣政殿内的安静。

“张院正,”武则天的目光在人群中巡视了一圈,寻找着凤阁舍人、贵师院院正张说的身影。

张说听到武则天的召唤,连忙一步迈出队列。

“臣张说,参见圣皇陛下。”

武则天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这位三十多岁的青年大臣。

张说天年纪轻轻,却已经是紫袍官员,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说说吧,”武则天的声音中有一丝慵懒,“你作为匦使院院正,魏宰相的动议,你是如何看待啊?”

“臣......”

张说偷眼看了一下魏知古,看到他的神情自若,眼神坚定,再无往日的唯唯诺诺,张说将心一横,‘噗通’一声跪在了魏知古的旁边。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