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梯梁

抓捕、审讯提点司门吏的过程,开封府没有直接插手。此事是由包公行文给提点司衙门,说明始末后,提点司自行抓捕。

两个衙门开封府没有直接对提点司动手的权力,包公是天下第一守法者,轻易不会逾矩。

根据提点司门吏交代,多日之前有包裹在夜里扔进他家院中,包裹中是五贯钱和一封信。信里要他当直的时候,一遇开封府遣人送公文,立即将提点司门外那个大树上的鸟群惊飞。

从一开始门吏就知道,惊飞鸟群必然是一种通风报信的方式,需要他通风报信的必然不是什么良民。他也知道自己这件事必然不是能糊弄过去的,直接放弃抵抗了。

门吏交代的时候哭哭啼啼说道:“小人被他利用不是因为贪图那五贯钱,是那信中将我独生子的事儿写的一清二楚。小人年过四十才有一子,这孩子自幼体弱多病,两次险些夭折。小人实在是,实在是不能坐视我儿出事啊。”

提点司中的老人儿大多知晓门吏独生子的事儿,用儿子要挟他,那可真是拿住了七寸了。

至于那个卖鸽子的小贩,多日前有人给了他两只鸽子和一贯钱,要他守在提点司附近,见到提点司门前群鸟惊飞就将一只鸽子放出。他将鸽子放走之后,次日就会送来同样的一笔钱和以及放走的鸽子。

这生意简单,每次都能有一贯钱的收入,小贩虽然心中犹疑却也实在舍不得这笔横财。

至于好不容易抓到的卖家……这个货本身是住在府界康定县一个无所不玩的败家子,养鸽子就是他众多爱好之一。

此人极其擅长花钱,但不会赚钱。爹娘前脚咽气,他后脚早早的败光了家业。

不久前有人找到他,让他去兜售假的欧公宝刀,他立马就答应了。对方约定好用败家子自己养的鸽子示警,败家子只要见到鸽子立马就走人。

那个人身带了面纱,败家子和鸽子商贩都没见过幕后之人的真容,提点司的门吏更是连人都没见到。

线索到这里,似乎又中断了。

下直之后,叶棨半路遇到了一个身量不高的小贩挑着卖炊饼的挑子。想到晚饭还没着落,叶棨连忙买了几个。

看着小贩用荷叶包炊饼的样子,叶棨险些问他是不是姓武。

回到自己的新宅外,桑家瓦子的一个管事带着几个汉子东倒西歪的在门外等候。这些人见到叶棨来了,连忙理了理身上的尘土,朝自家未来的姑爷施礼。

“你们几位这是……”叶棨看着他们身上带着诸般工具,尤其是那贴墙横放的竹梯,一时之间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疑惑。

管事道:“姑爷,主君命小人带着他们来修葺一下您的宅院。”

这下可把叶棨高兴坏了,汝南郡王赏下的宅院虽然算不上豪宅,但地理位置不错,空间也足够使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旧了。要用作新房确实是需要整修一下的,叶棨终日繁忙,想请人来修葺也没有时间,岳丈倒是帮他想到了。

叶棨连忙将他们让进宅中,管事带来的几个人进门立马就开始工作,一看就是合格的牛马。

他们在场叶棨也不好捧着炊饼啃,便和管事有一搭没一搭的攀谈起来。攀谈中知道这个管事姓宋,是跟随桑掌柜多年的老人儿了。

宋管事带来的这些人也都是桑家瓦子的人。瓦子中屋舍甚多,时常需要修葺,所以那里的伙计对于修葺房屋都懂一些。

二人正在说话,突然一声巨响惊动了他们。原来是伙计上房顶的时候不慎将竹梯踢倒了。见没伤到人,叶棨也就没在意,可是一旁的宋管事十分在意,越过叶棨走到院中朝房顶一通骂街。

骂完后宋管事见到叶棨呆愣愣的看自己,有些赧然的躬身施礼说道:“小人江湖出身,粗鄙不堪,让姑爷见笑了。”

其实叶棨并不介意管事粗鄙,面对瓦子里这么多伙计,如果这些个管事和颜悦色当差,不但指挥不动伙计,搞不好还要受伙计掣肘。

叶棨呆愣的原因是,方才管事走过去时候,他在这位宋管事衣领处见到了一抹胭脂红。此时的叶棨几乎肯定,宋管事脖颈上被人种了草莓了。

打了个哈哈扶起宋管事,叶棨开始风马牛不相及的侃大山。看着几个伙计又将高大的竹梯立起来,这次专门留出个人手扶住了梯子。

叶棨突然问道:“宋管事,这竹梯两侧用的柱梯梁怎么如此粗大。”

那个伙计一旁扶住竹梯,叶棨在后面看的清楚,竹梯的梯梁跟伙计腰一般粗细。

宋管事道:“回禀姑爷,瓦子里时常要修葺房舍,难免要用到这些东西。为了有备无患,这竹梯是几年前小人专门去买来。竹梯两侧梯梁都是用江南西路运来的最为粗大的楠竹制成,这样才能经久耐用。”

“修缮屋顶的泥瓦匠用的也是这种梯子吗?”叶棨又问。

“不错,小人就是按照泥瓦匠用的竹梯样式买的。不过泥瓦匠为了省些本钱,通常都是自己买来材料亲手制作,必然不如这副由竹篾匠人打造的竹梯耐用。”宋管事似乎很在意自己采买的东西能否受到好评。

这几句话让叶棨眼前一亮,赶忙追问道:“宋管事所说的经久耐用,是有多耐用,多结实?叶某如果用尽全力能不能将梯梁踢坏?”

尽管不明所以,宋管事还是谨慎答道:“姑爷虽然身强力壮,但想踢坏这么粗大的楠竹,也是万万不能的。便是寻常竹子除非自身腐朽,否则也是踩不坏的”

天擦黑的时候,宋管事带着人离开了,声称明日再来,叶棨本想将钥匙交给他,而后请他们用些餐食,被宋管事拒绝了。

“桑掌柜吩咐,第一,姑爷不在,我等不可擅入;第二,不可吃姑爷的餐食。明日小人还是等您下直。”

看着宋管事离开的身影,叶棨苦笑一声。岳丈的关爱他倒懂,岳丈不放心这些手下人他也懂,可是如果每天只在他下直之后天黑之前这几刻钟干活,这宅子得多久才能修葺好啊?

次日点卯之后,叶棨向荆玖做了个简单的禀报,而后会合王桦一组人又找到了欧阳修府上雇佣的泥瓦匠。这些人刚要出去上工,看到开封府的人又来,泥瓦匠面色都显得很苦,但不敢有丝毫不耐烦。

叶棨令他们将竹梯放下,仔细检查后问道:“这就是你们新买的竹梯?”

为首泥瓦匠回道:“并非新买,那天邹管事其实只是踢坏了一根梯梁,小人去码头那又买了根楠竹,我们自己将梯梁换了就好。”

之后叶棨针对竹梯,询问了他们几个问题。泥瓦匠一一回答:

第一,原本的竹梯就是他们自己买料加工的。

第二,在欧阳修府上做工的时候,匠人们就察觉到一侧梯梁有问题,容易侧方摔倒。有问题的就是被邹管事踢坏的那一侧,他们都认为是楠竹内部有些朽坏了,所以被踢坏的时候不曾惊讶。

第三,损坏的楠竹梯梁并没有扔掉,泥瓦匠们打算留作柴火。

为首的泥瓦匠见开封府公人久久不语,问道:“官人是不是替邹管事要走竹梯的钱,确实小人只换了一根楠竹,用不了这么些钱。”说着就要掏钱,叶棨打断他的,令他们将那根损坏的楠竹梯梁交出。

粗长的楠竹梯梁被泥瓦匠抬到开封府左军巡院,一路上不知引来多少瞩目。经过当堂检验,梯梁中损坏的那一段早就没有了竹节,打通竹节的部分全长大约四尺五寸。

更重要的是,当楠竹梯梁被全部剖开之后,吏员在里面找到了几丝细麻。

左军巡视荆玖询问泥瓦匠道:“你们为何打通竹节?”

泥瓦匠不知道打通竹节有什么罪过,一味摇头道:“官人,打通竹节,这根梯梁就不耐用了,小人等凭手艺吃饭的哪敢损坏吃饭家伙啊。”

荆玖再问:“那想必梯梁会被人踢坏,也是因为竹节被打通?”

泥瓦匠依旧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却点头道:“官人所言有理,不过即便是没有竹节,楠竹本身也很结实,并不该容易踢坏。”

荆玖突然问叶棨、王桦:“你们这一路可有人瞩目?”

王桦道:“何止是有人瞩目,还有百姓议论。”

一旁的叶棨听出来荆玖何意,拱手道:“院使,卑职请求即刻去欧公府上一趟。”

“本官亲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