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能出一点力也好
- 抗战1937:兵临城下
- 小苏打掺了水
- 2536字
- 2025-01-02 16:17:16
说起来,这也是八路军最常用的办法,精兵策略。
培养骨干,撒出去,一个人就能带出一个连。
小分队这50多人,变成50个连,那就是一个师。
从骨子里来说,李福军是一个军人,一个现代军人。
打小鬼子,是他两世为人最高信念。
在他心里,就不存在所谓困难这一说,更别说什么怕死了。
一个人干小鬼子,肯定更爽,不过,确实起不到太大作用。
召集了这么多兄弟,一起干,肯定要比一个人强。
像今天这样,就对了,加上点杀,打死了小鬼子21人,爽。
最关键的一点,是兄弟们的士气在逐渐恢复,这点非常重要。
按照李福军的计划,一年内打造一支精锐的作战部队出来。
就像未来的混编合成营,三个作战连,一个炮兵连,一个侦察连,一个运输连。
没办法,坦克、装甲,太难养,更难缴获,只能放弃。
小分队目前已经有了框架,三个作战小组,炮兵小队和侦察小队,班底已经形成。
回到大孤山,队员们开始休息,李福军则是思考周边的战况。
打完这一仗,接下来,要找更好的目标了。
江浦、六合的小鬼子都不能打,实力不够,小鬼子也惊了。
要是跟着小鬼子,又怕被小鬼子发现了。
“队长,小鬼子渡江了,目标应该是北上。”
负责侦察的徐亮急匆匆跑来了。
侦察小组的兄弟不间断观察小鬼子动向,这才一天,小鬼子就动了。
北面阻击小鬼子的是31军、51军,兵力都不足,根本挡不住小鬼子。
滁县、明光、蚌埠先后失陷,津浦线只剩下了彭城。
“小鬼子多少人?”
“铺天盖地,坦克都有上百辆,估计几万人。”
“撤,马上撤。”
“队长,去哪?”
“滁河边上的新塘,暂时隐蔽一下。”
小鬼子人太多了,万一有些小鬼子乱跑,碰上可就麻烦了。
趁着小鬼子正在整军,必须马上撤。
都不用整理,时刻准备着,小分队马上向东北方向转移。
幸好小鬼子才刚刚过江,先头部队还在整理队伍,建立警戒,还没有对周边进行搜寻,小分队及时撤了。
没想到,李福军下令撤退,让新加入的兄弟们服气了。
前面那一仗打得漂亮,小鬼子一来,这个敏锐度,更强。
确实就是李福军经常说的那句话,保存自己才能杀更多鬼子。
晚上10点多,小分队到了新塘,这是李福军特意挑选的一个落脚点。
上次受伤的一个兄弟,家就在新塘边上的马圩,叫马旭。
返回去没有带他,也是因为他的伤有点重,要留下来休养。
为什么不能选马圩,防止有人看到告密。
在新塘不一样,近,情况熟悉,还不会马上暴露。
45个人,倒是好安置,找几间破房子,收拾一下就行。
这些事情都是于晨在做,李福军坐在外面的断墙上,思考接下来行动方向。
想要躲避小鬼子,那随时可以,甚至躲八年都能躲。
小鬼子从滁县一直往北打,到了淮河边。
31军无奈,只能退到淮河以北,并炸断了淮河大桥。
可是,淮河哪里挡得住小鬼子,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小鬼子冲过淮河,占领了蚌埠。
紧接着,小鬼子从蚌埠北上,占领宿县、泗县、睢宁,兵临彭城。
从江北上去,几百里,就算是去了,帮不上什么忙。
滁县,滁县,整个道路上只有滁县北有山,上百里。
张八岭,一个山里的车站,小鬼子的后勤应该会从这里走。
不但是铁路,还有公路,都在那里,可以抽机会干一下。
李福军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伏击的点。
盘算了一下手里的兵力,差不多够了,武器也还行。
再说,张八岭那边,应该有不少物资,随便拿点出来,都能多撑一段时间。
小分队现在人少,武器装备这块,前面储备了不少。
打完张八岭,小分队短时间内可以在津浦路西活动。
行了,就这样干。
小分队还好,不需要跟谁商量,他自己决定就行。
“三娃,来一下。”
要是没有记错,31军在临淮关跟小鬼子血战了好几天。
能把张八岭炸了,对前线的战事多少有点作用。
“你去找两个当地的兄弟,跟着小鬼子大部队往北。”
“小鬼子拿下池河、三河,在淮河这里肯定会有一场血战。”
“那边都是平原,我们没有机会,但是出山前,我们可以打一下。”
手里只有简单的地图,李福军尽量把自己的思路说清楚。
“张八岭会是小鬼子一个重要物资中转点,我们就看这里。”
三娃对他是言听计从,怎么说就怎么干。
他对地形不熟悉,但是,经验丰富,只要找两个人带着就行。
“好,我马上就去。”
“我们全部过去,大概要三天时间,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福军再三叮嘱,小鬼子前进的速度非常快。
按照他们的计划,准备一个月内打通津浦线。
小鬼子还是死狗那一套,整天叫嚣着三个月灭掉中原。
这都半年了,小鬼子还在南北对进。
一大早上,李福军喊来了几个组长,开始分配任务。
李锋、陈朋、张启坤,都不用特别叮嘱,打小鬼子,精着呢。
大力,位置很重要,一旦出了意外,火力支援很重要。
“这次,两个目的,把小鬼子车站炸了,让小鬼子后勤瘫痪。”
“再有,就是杀小鬼子,抢一点物资处理,特别是枪支弹药。”
李福军说完,几个人就明白了,有目标了。
“队长,打哪里?”
“张八岭,打小鬼子的后勤补给。”
张启坤一拍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出来了。
“怎么,你也想打这里?”
张启坤嘿嘿笑了一下,有定不好意思。
“队长,不瞒你说,我老家就在边上的青山,对那里比较熟悉。”
“团里讨论作战的时候,就讨论过,切断津浦线,这里最好。”
“那好,说说看,你们准备怎么打?”
“突袭,东西两个方向,切断小鬼子车站跟兵营之间的联系。”
“是个方案,但是,我们只有这点人,做不到吧?”
陈朋一下子就抓到了关键点,一个团打,肯定不一样。
“我们要是打,最好是悄悄打,让小鬼子完全没有反应。”
“再有,我们是炸小鬼子,只要目的达成就行。”
他这样一说,其他几个人连连点头。
“你们两个都没错,环境不一样了。”
李福军已经有了思路,要说偷袭,小分队是行家。
“我们是不是可以结合一下。”
“悄悄干掉警戒的哨兵,陈朋带几个人进去,悄悄杀。”
“启坤,你们熟悉地形,想办法摸到仓库去。”
“车站要炸,但物资,也要想办法拿点。”
“李锋,你们还是做预备队,要是小鬼子追击,你们要挡住小鬼子,大力配合你们。”
作战计划一旦形成,李福军不会再客套一句。
这就是指挥官的魄力,要连这点决断力都没有,还打什么仗。
几个人立即站起来,敬礼,“是!”
应该就是从前两天打完仗,几个人都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了。
虽然到现在为止,小分队还没有被承认,可是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就是正规军。
小鬼子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打了他们几次的人到底是谁。
路程虽然不远,但是,小鬼子两个师团,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
可不能随便溜达,小鬼子是一路横扫,真碰到,就完蛋了。
必须隐蔽行动,尽量靠近山里,这就耽误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