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号下午,巴黎奥运会的乒乓球单打赛还在激烈进行中。
国乒的两位明星选手王楚钦和孙颖莎,分别在1/16决赛的关键比赛中亮相。
不过,王楚钦遭遇了巨大挑战,他的球拍主板断裂,这对他来说是个严重打击。
结果,他在与瑞典选手莫雷加德的对决中以2比4败下阵来,遗憾止步32强。
王楚钦和莫雷加德之间有着深厚的跨国友谊,莫雷加德是王楚钦在非国家队队友中最亲密的朋友,两人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
然而,在昨日混合双打赛事落幕之际,王楚钦不幸遭遇一些突发情况,他的主球拍被摄影记者不慎踏断,仅剩短暂的一堂训练课来适应新球拍。
这场赛事将是他首次尝试使用副板,其表现将取决于他如何克服这些突如其来的不利因素。
自称“世界副冠军”的莫雷加德,以其六边形球拍和标志性的跪地望月庆祝动作,成为了赛场上的焦点人物。
每当与中国队选手交锋,他总能吸引众多目光。
在比赛初始几局,王楚钦似乎对右手执拍的正手位置还不够适应,这在面对对手的进攻时,使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尽管王楚钦曾在比赛中一度领先,以9比8占据了优势,但莫雷加德在关键时刻发起强烈攻势,连续得分,终以12比10拿下了首局的胜利。
在第二局,王楚钦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他在开局阶段落后,然后努力追赶,甚至一度领先。
他的心理受到了正手位置的影响,最终莫雷加德以7比11赢得了这一局,使得大头在总比分上处于0比2的不利地位。
随着前两局的实力,萧莺莺焦急不已,给萧晚晚发了信息。
“小姨,怎么办,已经落后两局了?”
没多大会儿,萧晚晚回了一句:“担心什么,这才两局,他总该可以挽回一些局面的。”
此时,萧莺莺还未意识到萧晚晚说的是挽回一些局面,只当她小姨还是看好王楚钦。
而这些,萧晚晚并未告诉孙颖莎,因为她接下来也有比赛。
第三局,王楚钦开始找到自己的比赛节奏,而莫雷加德则更加积极地进攻。
不过这一局,大头表现稳健,始终保持着领先,以5比11的分数扳回了一局。
在第四局,王楚钦取得了不错的开局,5比1领先。
尽管莫雷加德利用运气球缩小了差距,但大头很快调整策略,维持住了优势,以7比11将大比分追至2比2。
进行到这里,萧莺莺才松了口气,现在已经打平,王楚钦还有机会。
可其他人全都是表情凝重,尤其是马龙,虽然并未表现很明显,但微微蹙起的眉头已经出卖了他的神色。
虽然,现在已经打平,可是局势仍旧难说。
只能希望王楚钦能够一鼓作气,拿下第五局。
进入关键的第五局,莫雷加德抢得先机,取得了2比0的领先。
不过下一秒,王楚钦则凭借运气球将比分追平。
莫雷加德手感火热,迅速拉开了分差,一度领先4分。
面对压力,王楚钦冷静应对,连续得分,将比分追至9比9。
在关键时刻,莫雷加德表现出色,以11比9再下一城,总比分3比2领先。
至此,王楚钦止步32强,无缘下一轮比赛。
看得出来,王楚钦在这场比赛中遭遇了不小的挑战,主要是因为他的换拍影响了手感,尤其是在正手位置,感觉很不适应。
而莫雷加德则抓住机会,不断对大头的正手位进行强力攻击,最终以11-9的成绩赢下了这一局,让王楚钦无法扭转局势,最终大比分2-4落败,止步单打。
王楚钦在男单比赛中对阵瑞典选手图鲁斯·莫雷加德,尽管此前交手保持全胜,最终以2:4不敌对手,止步十六强。
这一结果爆出本届赛事的最大冷门,国乒男单项目仅剩下樊振东坚守。
王楚钦球拍踩坏之后,对他比赛影响很大,不仅要短时间去适应副拍,主要是对他心态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今天对手发挥很出色。
水谷隼在个人社媒上写道:“昨天王楚钦的球拍断了,导致他输了比赛。相比混合双打,他在比赛中的心态也没有那么投入,一天内适应新球拍确实很困难。”
王楚钦赛后采访回应输球,他表示:“换球拍不是输球的理由,我觉得这不是今天输球的理由我觉得还是自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犯了很多的错误,才导致今天的失败。”
这次失利对国乒的布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对樊振东来说,他现在必须独自面对下半区的竞争,同时还得承担起国乒男单夺冠的重任,压力骤增了好几倍。
另一边,孙颖莎则对阵来自卢森堡,曾经是中国的世界冠军倪夏莲。
这场比赛,充满了看点。
孙颖莎年仅24岁,而倪夏莲已经61岁,两人的年龄差距达到了惊人的37岁,这是巴黎奥运会上年龄差距最大的一组对决。
倪夏莲是中国培养的世界冠军,也是六次参加奥运会的老将,更是体坛罕见的“常青树”。
她的打法独特,左手直板,两面颗粒胶皮,擅长倒板,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特殊打法选手。而孙颖莎则是当今世界女子乒乓球的顶尖高手,每场比赛都备受瞩目。
就在那场激动人心的混双决赛前夜,倪夏莲以一种大爱无疆的精神,为孙颖莎和王楚钦两位小将提供了宝贵的陪练支持。
她的左手颗粒打法,精准模仿了金琴英的独特战术风格,对于莎头组合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准备,帮助他们向着混双冠军的宝座迈进。
倪老师原话:“我有责任去帮助中国队,没有祖国的培养,我算什么呢,这是我的机会去回报祖国。
所以,倪夏莲的爱国热情和无私奉献,深深触动了众多中国球迷的心。她那广阔的视野和高尚的情操,瞬间赢得了数百万粉丝的喜爱与尊敬。
面对即将到来的对决,倪夏莲以一种无比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
可以说,她对孙颖莎的喜爱溢于言表,直言能够与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在奥运舞台上一决高下,对她而言是一种荣幸和自豪,更是向孙颖莎学习的绝佳机会。
整场比赛下来,不难发现倪夏莲看待奥运会的态度,就像是一场享受竞技体育独特魅力的盛宴,她的这份轻松自在,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境界。
孙颖莎和倪夏莲这场球赛,就像是两道美食拼盘,既有细腻顺滑的口感,也有丰富多样的层次。
孙颖莎展现了她的无缝衔接和毫无保留的实力,对倪夏莲表现出极大的尊重。
倪夏莲则完美演绎了中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直板颗粒结合近台倒板快攻,展现了乒乓球的多样性和美妙。
两位顶尖高手,一位是世界排名第一,另一位则是世界排名最高年龄的选手,共同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借用央解说老师的话:“世界第一跟世界唯一。在这一刻其实也完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薪火相传。”
一边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最年长的61岁卢森堡队老将倪夏莲,另一边则是刚刚拿下混双金牌的现女单世界第一、中国队名将孙颖莎。年龄差距、实力差距,以及倪夏莲曾是中国队选手等缘故,使得这场比赛少了激烈,多了温情。
当地时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32强赛中,卢森堡队选手倪夏莲0比4负于中国队选手孙颖莎。
不过这不妨碍外界对于这场比赛的关注,混采区蹲守的数十名记者,甚至可以比肩昨日结束的混双决赛,足见这场比赛的吸引力。
“倪阿姨身上的体育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诚如23岁的孙颖莎所说,第六次出战奥运会的倪夏莲早已不在职业巅峰期。但对于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让她一次又一次对退役时间“食言”。
本场比赛开始前,倪夏莲已然看淡输赢。
她直言,能和世界第一交手本就是种难得的学习经历,她更看重的是享受比赛,“多赢一分是一分,争取打出精彩表现。”
由于倪夏莲曾代表国乒拿下1983年世乒赛女团和混双两块金牌,因此这场对决算得上是新老两代国乒世界冠军间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倪夏莲夺得世界冠军那一年,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才刚刚学习乒乓球一年,孙颖莎尚未出生。
比赛开始之后,倪夏莲的长胶技术确实很有特点,孙颖莎也需要小心翼翼的应对。
不过倪夏莲毕竟身体年龄都已经很大了,因此在跑动方面无法和孙颖莎相比,莎莎只要稍微调动一点角度,倪夏莲就很难形成相持。
除了第三局比赛倪夏莲利用发力变化和孙颖莎周旋到局末之外,其余三局比赛都是孙颖莎掌控场上的主动权。
最终孙颖莎以4-0的比分击败倪夏莲晋级女单十六强,四局比分为:11-5、11-1、13-11、11-4。
本场比赛过程如预期一样,孙颖莎全面掌握场上主动,几乎没有遇到太多挑战,仅用29分钟,赢下比赛。
与结果相比,赛场内外的温情戏码反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全场比赛,倪夏莲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孙颖莎也一改参加混双比赛时的凝重表情。
当孙颖莎每每打出好球,倪夏莲或拍手,或点头,这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并不多见。
当最后一球打完,倪夏莲双臂张开,脸上未见丝毫沮丧之情。
只见她先是依次与孙颖莎及其教练邱贻可握手致意,而后兴奋地与丈夫兼教练托米相拥庆祝。此刻,现场观众集体起立,向这位老将致以长久的掌声。
走下赛场,倪夏莲笑言本届奥运会足够享受:“莎莎打的太棒了,打得我完全找不到边,但我很努力,你看到了吧。”
她说:“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参加奥运会比赛,第二个梦想是赢一场比赛,第三个梦想是与孙颖莎比赛,都实现了!”
孙颖莎对于这位前辈同样充满敬意,她说,数十年的职业生涯磨砺,早已让倪夏莲成为世界乒坛临场应变能力最顶尖的选手,“与倪阿姨比赛,可以收获很多经验。”
尤其在此前为了帮助孙颖莎、王楚钦更好地准备与朝鲜队之间的混双决赛,与朝鲜选手打法相似的倪夏莲并未理会“单打对阵孙颖莎前暴露打法”的杂音,主动化身陪练,为“莎头组合”夺冠立下战功。
这一幕也让本就拥有良好人缘的倪夏莲收获大批粉丝,社交媒体上各种对于她的感谢不胜枚举。
“做人要有腔调。”生于上海的倪夏莲用久违的家乡话道破原因。
在她看来,这是回报祖国和中国乒乓球队的方式之一,她为此倍感幸福。
“我感到非常幸运,有这个机会帮助中国队,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说
话落,她笑眯眯地望着不远处的年轻后辈和对手,眼神中满是长辈似的怜爱。
虽然这场比赛一边倒,但倪夏莲在场上的松弛、快乐却感染着每个人。
每当自己打出好球,她会踮脚转圈圈;每当莎莎打出好球,她会点头微笑;她甚至360度转身接到一个球,引来满场喝彩。
比赛结束后,孙颖莎接受采访时坦言:“我跟倪阿姨都非常享受这场比赛,她的经验、赛场转换、应变力等,都是世界最强的。”
即便0:4输掉比赛,倪夏莲感慨“自己的打法过时了”。
任何时候,倪夏莲都是一脸笑容,她说:“我今天真是开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世界第一。我的很多球在别的场地都可以得分,但在莎莎这里,就是挠痒痒,就是毛毛雨。看着球过来,我就是够不着。”
倪爱莲没有夸张,她的直板长胶对孙颖莎完全不具威胁,莎莎通过大角度调动、压制倪阿姨反手,让她要么接不到,要么挡出界。
面对这样的情况,倪爱莲不服老:“打直板的就我孤军一人,我一直是在走薄冰,虽然打法落后,但我在技术上还可以进步。”
孙颖莎在说起比赛时,忍不住赞叹倪爱莲对乒乓球的执着与喜爱:“倪阿姨到现在还在征战,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我一直把她视为榜样。”
比赛结束,巴黎竞技场4号馆的灯光在倪阿姨身上勾勒出一圈金边。
有记者提问:“请问,这会是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倪爱莲只是笑笑:“不敢想这个问题,奔着下一届努力吧。”
任何一场比赛,从来不像囊中取物般轻易。都是一分一分打来的。
很多时候,与年龄无关,与国籍无关,与很多事都无关,重要的是喜爱,是坚持,更是为此不顾一切的拼搏。
倪夏莲在巴黎奥运会的旅程至此告一段落,她在卢森堡代表团的旗手身份开启了这次冒险,赢得一场比赛,为国乒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一枚混双金牌,与世界第一的对决作为结束,真是既美妙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