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见刘禅马府复原职

“丞相。”

丞相府内,蒋琬递上一份文书。

“牂牁的凯旋军预计在今日申时左右抵达城门。”

“此番战役规模不大,就不劳烦陛下了。你去备好祭祀礼仪之物,等我将最近陈事连同此事一并奏陈陛下后,便前去城门迎接。”

“是。”

诸葛亮将蒋琬递给他的文书,放在一摞奏章最上面。

这一个多月来,城中的风言风语他也基本都听得清楚了。

开城门做内应的不过是些谣言,时间和事实会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吞没;

但从牂牁传回来的那些诋毁的话,却是实打实地需要证明一番,才可帮马良洗清冤屈。

“季常这一个多月来,过得如何?”

“回丞相,属下……并不曾去看望过。”

“你怕给他添麻烦?”

“不,不是。”

蒋琬如实回答:

“属下论出身还是地位都不如侍中,此时探望,恐有嘲笑之嫌。”

“你们私交算不上好。”

“交集不多。”

这一句,蒋琬回答的就不如刚才那般痛快。

“季常此次承冤,多半是他行为太过冒失,为别人递上了把柄。希望通过这次,可以让他有所增益。等到朱褒伏法,我便奏请陛下为他官复原职。”

“丞相明察。”

这般说着,诸葛亮又亲自起草了一份和马良有关的奏章,间在蒋琬递给他的那份文书之下,收拾收拾,一并送往皇宫。

“休昭,陛下可在?”

“正在宫内学习。”

董允从屋内退出来,走到外面答诸葛亮的话。

“陛下近几日勤奋好学,玩心有所收敛,想来是你的功劳。”

“丞相过誉了。陛下……唉。”

“休昭这是何意?陛下能专心于政事,你怎么反倒还有些遗憾一般?”

诸葛亮不解。

光是从董允扭曲的表情上,他就能解读出好几种负面情绪。

“丞相有所不知。陛下最近虽然勤政,但是我……总觉得他有些赌气似的勤政。

孩童年幼如璞玉,打磨尚且需要用些功夫;而如今陛下年方二八,正是叛逆之时,他如何能转变的如此之快?”

“不无道理。那以你看,是何原因?”

“回丞相,属下实不知。但有件事,或许与此相关:在一个多月前,内侍曾记录陛下偷偷跑到宫外,与前侍中马良之子马秉上街游玩,之后便再没了出宫的记录。

想来,陛下就是从那时开始将心思放在政事上。”

“莫非是那马秉与陛下说了什么,或是经历了什么?”

“属下不敢揣测。”

“行了,我知道了。这件事先放一放,我有事情要奏陈陛下,还请你通报一声。”

“哎。”

不一会,诸葛亮便见到了一脸憔悴的刘禅。

“陛下。”

“相,相父。有什么事吗?”

刘禅惶恐地从书桌前站起来。

“这些是最近的政务。今日牂牁的凯旋军就将抵达成都,臣需要前往城门迎接。”

“不用朕亲自去吗?”

他最近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政务上,才发现原来需要操心的事情有这么多。

正所谓只要愿意操心,就会有操不完的心。

刘禅抬起头,露出浓浓的黑眼圈。

“就不劳陛下了。陛下似乎近来休息的不好?”

“……无妨。如今天下局势变幻,朕自然要将之前落下的知识学习回来,以应局势之变。”

“臣倍感欣慰。”

诸葛亮脸上露出一个解脱般的笑容:

“这下面还有一份和侍中马良有关的奏文,是臣刚刚拟的。马侍中因牂牁的流言被中伤颇多,陛下可借此机会为他洗清流言,既可以正朝堂,也可以抚民心。”

“马……朕知道了。”

刘禅脸上露出十分烦躁的表情,但当着诸葛亮的面,他也不好流露出来。

“余下的事情,还请陛下一一过目,然后再做决断。切莫再说一切由臣自决这般言语。臣还要准备凯旋之事,就先退了。”

“相父多注意身体,别累着自己。”

刘禅送走诸葛亮,然后真的开始一份一份认真看起那些奏章来。

可越是翻看,心思便越是向外飘荡,最终手不自觉地便将和马良有关的那份放在了最上面。

“啧。”

他细细地研究了上面的每一个字,然后长吸一口气。

“来人!”

“陛下,奴婢在这呢。”

几个太监慌忙从外面赶进来。

“备轿。朕要去马家。”

“还像之前一样那般……”

“什么之前?朕出宫自然行皇帝仪仗。你们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奴婢们这就去准备!”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马宅。

几个佣人刚刚将今日份的烂菜叶子收拾干净,让这有些寒碜的大门勉强看起来算是一户人家。

“陛下到——”

为首的太监一声大喊,几个佣人便纷纷跪下。

听到外面的嘈杂声,院内的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将门打开。

刘禅慢条斯理地从车驾上下来,然后迈着轻快的步子,跨过马家的门槛。

“参见陛下。”

“请起。”

刘禅伸出手将马良扶起,却唯独一眼也不看马秉。

“爱卿近日,可是受苦了。”

“臣为汉室效力,受些冤屈便能令朝野和睦,自然算不得什么苦难。”

刘禅多少还是有些聪慧在身上的,只是一句便听得出马良话里有话。

“听爱卿这般言语,可是有朝中之人陷害于你?”

“……并无。不过向外用兵,自然应当有人来转移矛盾,缓解军事所带来的负面问题。臣只不过承一人之力便可调众人之心,想来也不曾觉得委屈便是。”

“爱卿颇善敬言。”

他这几日已经从风言风语中和朝臣奏章中,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拼了个大概。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得出是刘琰有意设局在陷害马良。

碍于他的身份地位,以及马良的情况,大家都不好多说什么。

唯独令他比较好奇的是,明明和马良势同水火的李严,这次居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保持了观望态度:

“李尚书对你的事颇上心思。前些天收到牂牁凯旋的消息,还向朕奏陈此事,希望为你平反。”

“承蒙尚书令大人抬爱了。”

“相父有意拔擢你,朕也是这番意思。那朱褒今日便会押送至城中,你不如就借此机会,和相父一同前往城门。”

此番话语,便是等同于准许他官复原职。

“陛下圣恩,无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