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南征越巂李严领命

次日清晨。

“大人!大人!”

外面一声咆哮似的吆喝把刘琰吓了一跳,嘴里的茶水呛得他连连咳嗽。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曹军打过来了。”

刘琰厌恶地擦去身上的水。

“……也快差不多了。”

“这么严重?”

“真有这么严重。”

“那你还不赶紧说!”

“就是那马良,前几日不是在宫中冒犯了陛下,让贬官回家去了吗?诸葛亮把他……”

“说话注意一点。”

“是,是。诸葛丞相将他召回了丞相府,接替王连做丞相府长史。”

“这有什么?孔明想保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琰不在意地端起茶杯。

“问题就在这!刚刚我们安插在丞相府的信子回报,说他接了长史事后,一刻没停直接向丞相说了平定南中的计划。”

“没所谓的。从他规划好到具体施行,怎么也得两个星期。我们到时候再设计如何干扰他,怎么也来得及。”

刘琰抿了一口刚刚没喝进嘴里的茶水。

“他现在已经出发了。”

“什么?”

刘琰又是一口水喷了出来。

“不知道他是怎么安排的,下午刚将事情敲定,昨夜直接就领兵出发了!”

“什么意思?调兵遣将都不需要时间,还是他们早就计划好了?”

刘琰原地踱步了两圈,把手里的茶杯一扔:

“这是不让我们私下通气,有时间应对啊。且不说最近朝中没有什么和战事有关的动向,马良如何能计划的如此周密,既绕开朝奏,又调动的了军队?”

“恐怕……和他当时去见陛下的内容有关?”

“你的意思是,这是陛下和他一同,演的一出戏?”

“只是猜测……”

刘琰慌忙扯过挂在一旁的衣服:

“我要去见李严。李严现在在什么地方?”

“他今日一早便被丞相叫到丞相府去了。”

“顾不了这么多了。备车,去相府。”

“季常啊,此次往牂牁去,行事务必周密。但凡有一环出现问题,恐怕难有后续。”

诸葛亮望着战事图忧心忡忡。

他们的计划的确设计的非常急促,目的就是为了绕过成都城中的阻力。

马良刚刚设计推行了在定莋发展商业的计划,成都城中的商人正愁找不到借口对他还击。

此时又疾行牂牁,若不能有什么大的成果,恐怕坚持不了几日,便要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诏回了。

这次再回了成都,什么下场可就由不得诸葛亮包庇了。

“丞相放心。”

时间紧迫,多的话也不方便再说了。

他前脚刚走,刘琰后脚就到。

“丞相。”

“哦,是刘威硕。不知今日到访,所为何事啊?”

“今日本与李尚书约了宴席,却听说您临时将他召到丞相府来了。我心想丞相召集的如此紧急,定是有什么要事,便连忙也赶来看看。”

“哦,是这样。那威硕既然来了,就请先入府吧。”

相府中,两伙人坐得泾渭分明。

一侧是以杨仪为代表的丞相府属官,另一侧则是以李严为代表的一部分朝臣。

他们不光坐得开,立场也是完全不同。

“今日将大家聚在这里,就是想讨论一下南中的事。”

“丞相既然已经派兵,为何又假惺惺地召我们来讨论?”

李严不屑。

他话里话外,就是在指责诸葛亮专权。

不过这一方面,诸葛亮倒也没什么好掩饰的:

“我不是来找大家商量派兵的事,而是想和大家聊一聊南中平定之后,整个益州的经济该如何发展。”

孱弱的国力就必须配以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振兴,而强有力的中央中要有一个绝对的决策人。

刘禅如今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他便只得责无旁贷地揽在自己身上。

至于下面的朝臣怎么看,就权且让他们先看着。

“陛下已下令在定莋拓展商业。此举虽有利于南中与益北结为整体,但我也会对益北本地的商人们造成十分严峻的冲击。

我知道正方,以及威公——私下多有和本地商人联系。这次来,便是想听听几位的意见。”

“丞相行事,我等怎么敢有什么意见。”

李严面无表情。

他将桌子上为每人备好的餐食往旁边一拔,就算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呵呵,正方啊。”

诸葛亮站起身,走到李严身旁。

“你也知道:做事最忌讳为情绪所干扰。我既然能叫你来,自然是有些想法和你分享。”

他亲手将李严拨开的餐碟一个一个重新摆回来。

他的动作很慢,像是在拖延什么东西。

但眼下事情已经发展成这个样子,谁都知道阻止不了了。

所以李严索性就坐在这里,看着诸葛亮摆碟子。

“此次平定南中,设计兵分三路。往牂牁去的,马良已经领了。牂牁当今的太守为朱褒,他们二人有些旧交,想来也更好办事。等到他领了牂牁的兵,便方便朝益州郡方向做余后的部署。

可其余两路的将领,仍悬而未决。”

刘琰一直坐在一旁默默地听,听到这一句话,总算是明白了诸葛亮想干什么。

用兵这么大的事儿,他的确是能一人决定的了。但是因此给朝野留下隐患,想来也并不划算。

所以诸葛亮就想将平南的功劳分出去,以此平衡各方。

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李严周围的这帮世家商人,他们并不看重到底是谁在朝中,只看重在朝中的那个人,是否能为他们带来确切的利益。

马良做不到,马良想干的所有事情便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

刘琰做得到,他便能得到这些人的无条件支持,在蜀汉朝中屹立不倒。

而支持,是需要主动去争取的。

“二位,权且冷静一下。平南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何必要闹得这么僵?李尚书不过是怪丞相行事太过匆忙,恐不能全面;若是真商讨下来,想必他也一定会支持丞相的决定的。”

刘琰走上前来,笑呵呵地夹在二人中间。

“丞相既然有心赠功,我便先替李尚书揽下一路:越巂那一路,就交予李尚书。如何?”

“那还要看李尚书的意见。”

诸葛亮本就是这个打算。刘琰既然有心给李严台阶下,他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啧。”

李严再不情愿,刘琰作为他的战略伙伴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我领命便是。”

“既然如此,还请尚书回去收拾几日。兵马已备好,不日便可出发。亮就在这里,等着尚书凯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