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长安城依旧繁华如初。
昨夜的风波,丝毫不能影响长安城百姓的热情。
他们对长安城里的帮派斗争,习以为常。
路旁的小贩持着铜铃高声叫卖着自家种植的新鲜水果,清脆的声音在宁静的街道上回荡,却又不显突兀。
朝堂上,钦天监再次提起,“国将不宁”的批示。
他们希望陛下能将四公主李渔早些嫁出去,离开长安城,离开大唐的权力中心。
唐王李仲易不愿这件事情发生。
他一直都在查钦天监批语,究竟是谁在民间传播。
这些事情的背后,是否有亲王李沛言的影子。
李渔虽年幼。
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与其背上骂名被迫嫁出,倒不如给自己博一个好名声。
草原上有消息。
金帐王庭听信挑唆,可能会发生动乱。
李渔便想利用自身的联姻关系,解决这件事情。
虽然很天真,但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一条路。
在这宫里,凭着她父亲的宠爱,远不足以让她获得更多的权利。
未来,若有一日,草原的单于驾崩,她依旧可以回到长安城。
她的贤德名声,会为她争得无数民意。
坏事,未必不能变成一件好事。
能战胜谣言的,只有另一个更劲爆的谣言。
更何况,谣言也可能变成事实。
年仅十三岁的李渔,跪在大明宫前扣头,愿意舍弃长安城的繁华,嫁给草原金帐王庭的单于,远赴草原平息动乱。
消息没有人压制,甚至比之前钦天监批语传播更快。
大唐尊贵的四公主。
要下嫁给草原单于,平息战乱。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件事情比“夜幕遮星,国将不宁”的批语,更加劲爆。
老百姓也愿意,将这件事情放在茶余饭后,成为谈资。
陈凡很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但他不清楚,草原的单于真就是因为公主的下嫁,放弃了攻击大唐边境的想法?
陈凡曾住在荒原上。
对于草原蛮人的强大,深有体会。
如果排除顶级修行者的因素。
这个时期,迎来大一统的草原金帐王庭,军力之盛,无疑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草原骑兵的数量,是中原大地拍马都难以追赶的。
即便是极北之地剩余的荒人,也不愿意和蛮人部落发生武力冲突。
大唐军队虽强,却南北分散,且每年耗资巨大。
南方有南晋、西陵虎视眈眈。
西有月轮,东有燕国。
草原上的蛮人,若是愿为先锋开战,南晋、月轮、燕国,也未必不会出手分一杯羹。
若是有修行者介入。
修行界洞玄、知命境界的修士,绝大多数都在西陵的掌控中。
唯有五境之上战力。
书院夫子,独树一帜,可以一人之力,力敌整个世界的修行者。
若是五境之上的修士不出手。
夫子未必会下场,参与到凡俗的战争中。
陈凡觉得不会。
夫子超脱世外,根据陈凡读的历史,大唐传承千年,夫子真正出手的次数很少。
反而是大唐的昊天道南门,时常会参与各国的战事。
夫子和大唐交集最多的,是唐国的唐王选定,每一任唐王,都由夫子亲自确定,才能得到最后的登基机会,成为唐王。
还有夫子所掌管的书院弟子,也会加入大唐阵营。
若是各国能团结一致,在夫子不下场的情况下。
仅凭五境下的修行者。
大唐还真就未必能挡得住其余诸国。
然而,设想和现实是不同。
人性复杂,想要实现各国团结一致,几乎不可能。
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顾虑。
李渔嫁往草原,看似荒谬,却恰恰满足了某些人的利益。
草原单于也愿意达成这样的效果。
四公主李渔要嫁往草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快速的在大唐传播开,甚至飞到了草原金帐王庭单于的桌案上。
草原金帐王庭单于听了大喜,带足了礼品,派遣使者入唐。
大唐作为天朝上国。
公主下嫁,会有丰厚的聘礼。
这些物资,足以让那些反对单于的人住嘴。
大唐天启十年,这年的冬天更冷了。
极北寒域的气温骤降。
属于荒人的活动范围再次缩小。
许多荒人,没办法活过这个冬季。
也许那位被囚在幽阁的光明大神官说得对。
永夜真的要来了。
极北寒域的冰封,只是一个开始。
昊天世界里的顶尖强者,终于将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卜算、天象、问佛……
各种手段,无法看清楚永夜的真相。
只能默默的等待。
西陵桃山,暗无天日的幽阁,也常有大人物关注。
卫光明如老僧入定,再未开过口。
陈凡来到大唐三年。
他利用前世的头脑,在这片土地上,赚取了大量钱财。
改变了,魔宗固守天弃山脉的思想。
魔宗的手,伸入中原诸国。
寻求变法,找到让荒人活下去的办法。
荒人的南迁计划。
提前开始实施。
大量的银钱,从中原大地,流入北方草原。
根据长安城里的关系网。
陈凡不计代价的高价收购了大量的草原上的牛羊马匹。
一路金钱开路。
从长安到草原,建立起一条稳定的通商之路。
各方利益的绑定。
让这条路,变得无比的扎实。
这条路牵扯的利益群体也越来越多。
甚至皇帝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得了利益。
一条稳定的收益通道。
再想要斩断,就没那么容易了。
红星商会这个名字。
三年时间,扬名大江南北,成为了大唐崛起最快的商会。
司徒郎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富贵的代名词。
一个平凡的商人,用三年时间崛起,真正的站在了大唐帝国的舞台上。
世人都想见司徒郎背后的高人。
可始终,无人见得。
谁都无法想象,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能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对外。
陈凡只是司徒郎的表侄,王腾。
王腾的父亲王飞龙,曾在司徒郎最困难的时候,资助过他。
为报恩,司徒郎花费大代价。
聘请了道门长老,指导王腾修道。
王飞龙在天启七年,搬入长安城之后,两家常年互通有无。
传闻,司徒郎的女儿,司徒嫣然仰慕王腾,两家可能联姻,为后世传下一段佳话。
陈凡常年深居简出。
除了修行之外。
在司徒家能和他有交流最多的。
就只有司徒郎聘请的道门长老洪三才,和司徒郎的女儿,司徒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