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商业帝国
- 人在欧洲,我是古董军火商
- 大匠人
- 2120字
- 2025-02-01 21:21:33
“将时间线拉长,金钱将不断的贬值,而只要不是人为制造稀缺炒高价格的藏品,大概率都会越来越值钱的,这是很明智的做法。”
正主不在,夏彧也锐评道。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有很多,但钱包的厚度不允许他们这么去做,最终还是成了富豪的专属。
不瞎创业,只投资靠谱的项目,有钱人只会变得更有钱。
“关键辛斯海姆汽车和技术博物馆还是收费的,十几二十欧买张门票,每年全欧乃至全球一百多万人次的参观量,这两三千万的收入就已经足够覆盖日常维护支出了。”
罗伯特语气中同样充满了感慨。
他当导演拍电影,也是为投资人打工,哪有杨斯这般快意。
“以后我去送货应该不收费吧?”
看着老卡尔已经和杨斯的助理商量好运输问题,夏彧也打趣的说道。
“不收,杨斯和支票一同给你的那张名片,其实就是一张终身门票,当然次数去多了刷脸就可以了。”
门票只收游客的,不收朋友和上下游供货商的。
“那下次我一定去好好看看霍普先生的3000多件藏品,来德国这么多年,都是在柏林和梅克伦堡周边活动,还没去过巴登-符腾堡州呢!”
“看来你对搞到一辆可以行驶的豹G很有信心,说不定到时候我能从杨斯那儿借过来专门拍一部电影。”
罗伯特觉得夏彧很有自信。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潜意识里也认为对方能成功。
主角光环?
不,应该是战地情报系统给予的底气。
五号G型在历史上总共生产了3000多辆呢!
被击毁被拆解,怎么着也应该有几百辆留存在世吧,但现实能确定归属的只有两位数。
剩下的那些不是停在哪个角落里吃灰,就是埋在了土里,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夏彧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可怜的豹豹们寻找新的主人,让买卖代替“流浪”。
“和《狂怒》一样?”
“亲爱的雨果,虽然我能确定你不是在羞辱我,但你要记住,大卫·阿耶这个前海军拍陆战片是个外行。”
同样是冤家定律依然奏效,罗伯特义正言辞的说道。
导演大卫·阿耶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担任大黑鱼上的声呐兵。
所以他作为编剧拍摄的《猎杀U-571》大体上还算对味,可后面自编自导的装甲对抗大片《狂怒》就差了许多。
罗伯特觉得二战题材的影视剧,你可以把德军拍的很坏,却不能把他们拍的很白痴。
否则的话,这帮家伙是怎么差点横扫欧洲的?
而在很多军迷眼中,《狂怒》虽然为了噱头租用了号称全球唯一能动的虎式,但却是一部抗德神剧,远不如《拯救大兵瑞恩》。
至少里面的虎式是被战斗机降维打击炸掉的。
“是的,大卫·阿耶是个外行,不过又说回拍电影,罗伯特,你那个关于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项目,是不是会用到很多二战道具?”
夏彧及时转移了话题。
“没错,这个项目最重要的道具是一辆奔驰G4三轴越野车。”
聊到自己的项目,罗伯特瞬间精神了。
传说中的大G其实源于二战前的W31军用越野车项目,梅奔在G1试验车的基础上开发出了G4,并最终生产了57辆,而小胡子一人独享其中的6辆。
夏彧记得这么清楚,主要是曾经写书写到过画家送了主角一辆G4,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过57辆车只幸存下来3辆。
“这么珍贵的车连元帅都做不到人手一辆,配给一名上尉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开口向罗伯特询问道。
“珍贵就对了,有这么一辆高级车,主角的伪装才能更游刃有余,而57辆中有11辆配给了国防军和空军,基本都在柏林周边使用。”
罗伯特也做了很多功课,都战争末期了,哪还有那么多上下区分,都是有什么车用什么车。
所以这款八缸猛兽也被改装成为无线电台车、指挥车、移动邮局、巡逻车和救护车。
当公务班车派出去送一名空军少尉执行特殊任务,从逻辑上也说得通。
“你要租那3辆车中的一辆?”
明白怎么一回事后,夏彧继续问道。
“好莱坞的确有一辆G4专门提供影视租赁服务,可都回德国了,杨斯答应投资我的项目,再赞助一辆车不过分吧?”
不过分,就是辛斯海姆汽车和技术博物馆的那辆奔驰G4要遭老罪了。
而夏彧想赞助的愿望也跟着破灭了,有杨斯这个金主,博物馆里的武器装备,罗伯特不是随便用么。
“还有其他的装备,卡车、摩托车、自行车什么的都没什么,但我需要一门Flak 38。”
罗伯特又继续说道。
“杨斯那儿只有半履带底盘的Sd.Kfz.10/4,还有高射速的Flak 36。”
三德子重名的装备很多,他说的三种高射炮全是20mm口径。
“要Flak 38干什么?炮决吗?”
“答对了,主角将会用它解决那些逃兵,进一步刻画其恶魔形象。”
“高炮放平吗?那可真是地狱般的场面。”
夏彧也忍不住感慨道。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还请明年前帮我们的霍普先生找到一门Flak 38,还有配套的牵引轮架。”
老罗不算假公济私,他有和杨斯说过。
但贵人多忘事,他只记得自己心心念念的黑豹了。
“行,剧组成立拍摄前,我一定帮你搞定。”
夏彧打着包票说道。
不管按炮管算,还是门数算,三德子20mm高射炮的总产量都是六位数。
想办法搞一门带牵引轮架Flak 38并不困难。
“那我这就先回去了,有机会一定要去柏林找我。”
看着BMW R-75套装已经打包好送往停车场装车送回德国,罗伯特也提出了告辞。
虽然自己没买啥东西,但他这次比利时之行非常圆满。
更圆满的是夏彧,不仅大件出掉了,还认识了好莱坞“大导演”和德国优质客户。
这对刚进入中上层军品收藏圈子的他来说很重要。
精品、普货这两条线,夏彧都想抓在手里,因为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精品收割富哥,收拢资金投入线下店、射击场的建设。
创造更多的就业展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是造福所有对古董武器装备感兴趣的普通军迷们。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创建属于他的古董军火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