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举进攻的刘琦

确实!

刘琦根本不考虑袁术反应,确实奇怪!

孙策顿时想到一个可能道:“莫不是那刘琦预料速战速决,这才如此?”

周瑜点头道:“多半如此,其以为有我为内应,可图速战也!”

也难怪孙策与周瑜会如此想来,谁能想到...这袁术能称帝啊!

而更不可能有人想到,刘琦更是一个穿越者,直接能料想到袁术称帝的时间!

于是想到最为合理的解释,也就只能是这个了。

孙策拿出沙盘道:“今日既然知道了那刘琦兵马动向,吾等该如何应对?”

周瑜凝视着沙盘上代表敌军的小旗,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刘琦屡战屡胜,颇有用兵之才,不可小觑;甘宁则勇猛善战,尤其擅长水战。若我们分兵应对,恐力有不逮。”

孙策点头:“确实如此,我军虽精锐,但兵力不及敌军总和。”

眼下孙策这头,自上次被刘琦杀败之后,袁术也不愿再给兵马了。

至于今日,只能在自给自足,在当地征兵征粮。

眼下总共就只有一万军马。

刘琦明面上就带了两万军马,路过会稽的时候,陆懏一定还有兵马驰援。

兵力上,孙策确实已经是有些吃亏了的。

然这些兵力上的差距,周瑜自然不咋担心。

当下眼中精光四射,却呼道:“伯符休要忧虑,我有一计,可擒贼先擒王!”

孙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公瑾的意思是...”

“集中优势兵力,先击溃刘琦的陆军!”周瑜的手指重重落在沙盘上刘琦部队的位置,“刘琦若败,甘宁独木难支,必然退兵。”

孙策抚掌大笑:“妙计!刘琦若被擒,荆州军心必乱!”

周瑜嘴角微扬,但很快又恢复严肃:“但此计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必须在甘宁水军赶到前解决刘琦,否则我们将腹背受敌。”

“需要我做些什么?”孙策毫不犹豫地问道,眼中满是信任。

周瑜感激地看了挚友一眼,随即指向沙盘上的一处山谷:“神亭岭!地势险要,最适合设伏。”

“时年吾等在此大破那刘扬州,今日...便是再破荆州兵马之地!”

“伯符可率精兵三千正面迎敌,我则领两千弓弩手埋伏于两侧山崖。”

孙策听了神亭岭三个字,顿时就来了精神了!

当年在此地,正是他风光无限的地方。

如今仔细查看地形,突然眼前一亮:“待我将刘琦引入峡谷,公瑾便可万箭齐发,断其退路!”

“正是如此。”周瑜点头,“但刘琦虽急躁却不愚蠢,需设计引诱他深入追击。”

孙策豪迈一笑:“这个简单!我可佯装败退,以骄其心。刘琦向来轻视我江东子弟,必会中计!”

“再说...前头送了乌程县给他,不正是也为这个?”

周瑜也是笑着应道:“正也是如此!只是幼敌之事,还当要小心一些。”

“哈哈!”孙策拍着周瑜的肩膀,“公瑾莫非忘了吾之勇武?区区刘琦,何足挂齿!”

周瑜无奈摇头,眼中却流露出赞赏之色:“既如此,水路防御也不可忽视。我建议派黄将军率部分水军牵制甘宁,不求胜,只求拖延时间。”

“黄盖老成持重,确是最佳人选。”孙策赞同道,随即高声呼唤,“来人!传黄盖将军速来议事!”

不多时,黄盖大步走入军帐。

听完周瑜的战略部署后,老将军抚须笑道:“军师妙计!老朽定当竭尽全力,让那甘宁小儿寸步难行!”

计议已定,江东军迅速行动起来。

夜色中,战船悄然出港,士兵们无声地准备着武器和盔甲。

周瑜立于船头,江风拂动他的衣袍,月光下那张俊美的脸庞显得格外坚毅。

“公瑾,还在思考什么?”孙策走到他身旁,递过一杯温酒。

周瑜接过酒杯,轻啜一口:“我还在想刘琦为何突然大举来犯,如果说是为了速战速决,多少未免也太过于自信。若是吾是刘琦,有内应之下,只需悄然出兵就是,决然不该如此大张旗鼓。”

孙策冷哼一声:“那刘琦虽有能耐,但精于用计,一旦自以为得计,必然大意,如此才会如此张扬。”

“伯符...”周瑜突然正色道,“与刘琦之战,务必小心,刘琦此人...实在叫人琢磨不透。”

孙策大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有公瑾运筹帷幄,我孙伯符何惧之有?来,干了这杯,预祝来日大捷!”

两只酒杯在月光下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江涛阵阵,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序曲。

次日黎明,孙策率领精锐骑兵出发,直奔刘琦行军路线。

有周瑜这个“刘琦的内应”,孙策对刘琦的兵马动向十分清楚。

知道刘琦将进入乌程县,稍作休整,再来准备攻打孙策。

并要求孙策这头的周瑜,不断提供情报。

当然了...

周瑜本也是打算不断提供情报的,只是这情报到底是真还是假,那也只有周瑜自己清楚了。

...

刘琦到了乌程县,自然受陆儁与文聘的接应。

而对于陆儁来说,这刘琦乃是他此一生的贵人,见得其,自然很是感激加敬佩。

“陆将军大捷,可喜可贺!”

正要上前,没想刘琦主动先是恭喜了一句,声音温润如玉,直叫人听得舒服的紧。

于是心头感动的陆儁,却在距离刘琦十步之遥处突然停住,双膝重重跪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刘琦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刘公子大恩,陆儁没齿难忘!”他的声音哽咽,额头抵在冰冷的土地上。

刘琦显然没料到这般阵仗,连忙上前搀扶:“陆将军何必如此?快快请起!”

陆儁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这位因为家族被杀了百人的年轻人,此刻却像个孩子般泣不成声:“若非公子借兵于我,陆儁此生恐怕都难报父仇...今日乌程城头换上陆字旗,家父在天之灵,终可瞑目了...”

这算什么瞑目啊!

孙策都没死呢!

心里吐槽一句,刘琦却也能感同身受。

这陆儁...的确背负了太多了!